联合治疗通路(联合治疗法)联合治疗通路(联合治疗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联合治疗通路(联合治疗法)

联合治疗通路(联合治疗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首个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的驱动基因,以此开启了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时代。针对EGFR等基因突变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也就是分子靶向药物,以“疗效好、毒性小、精准度高”的特点,重塑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格局。

目前,对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单独使用EGFR-TKI是各大指南推荐的主流方案。然而,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出现的复杂分子事件,常使其挣脱治疗措施的束缚,靶向治疗也难逃获得性耐药的终局。

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使研究者们开始思考:EGFR-TKI联合其他药物使用,能否有效延迟耐药发生,使患者从治疗中获益更久?现有部分研究证据支持这种观点。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单药EGFR-TKI仍是目前治疗的标准措施。两方各持己见,都有些什么依据呢?癌度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正方观点:联合治疗应成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新策略

就疗效来讲,部分研究表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可能比无突变者较化疗更为敏感。此外,化疗与EGFR-TKI联合,可能通过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介导的血管生成等多种机制,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

NEJ009,是一项在日本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其结果表明: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培美曲塞+卡铂)较单用吉非替尼,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接近1倍,总生存期更是长达4年以上。

在另一项Noronha开展的比较中,主要疗效结果的趋势类似(表1,图1)。吉非替尼作为第一代EGFR-TKI,与化疗联合的效果,在这两项研究中优于使用单药的效果。

表1.NEJ009和Noronha等的研究主要疗效指标汇总

图1.NEJ0097(A)和Noronha等(B)研究中OS的K-M生存曲线

EGFR和VEGF通路存在关联,是EGFR-TKI与VEGF通路抑制剂联合使用的理论基础。NEJ026,ARTEMIS,RELAY,ACTIVE等多项大型3期临床研究均表明,EGFR-TKI联合VEGF通路抑制剂,与单独使用EGFR-TKI相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表2)。

表2.3项EGFR-TKI联合VEGF通路抑制剂临床研究的结果

目前联合治疗的证据,多数是基于第一代EGFR-TKI。对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结果如何?目前,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比对单独使用效果的3期FLAURA2研究,以及奥希替尼联合VEGF抑制剂的早期临床试验还在开展,结果值得期待。

此外,EGFR-TKI联合MET抑制剂等其他治疗策略,也在积极探索中。这些研究证据都支持将EGFR-TKI联合治疗作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

反方观点:单药EGFR-TKI仍是当前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标准

虽然不少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支持联合治疗的观点,但出于治疗的安全性考虑,部分研究者认为目前证据并不足以支持EGFR-TKI联合策略广泛用于临床。

对NEJ009和Noronha等研究来说,虽然联合治疗能改善疗效,但安全性需要考量。与单独应用吉非替尼相比,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这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而T790M检测比例低及奥希替尼应用价值的评估,在两项研究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评估,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多出入,因此总体总生存期获益其实也值得商榷。

对于EGFR-TKI与VEGF通路抑制剂联合应用,NEJ026、ARTEMIS、RELAY等研究中,

联合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对于疗效来说,虽然VEGF抑制剂的联用能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但没有转化为总生存期获益;此外,联合应用明显增加了医疗花费。

当然,EGFR-TKI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研究也有很多,但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大型临床研究证据,将它们写入指南。

安全性和有效性兼顾,是肿瘤个体化治疗应考虑的策略

单药还是联合?

就目前临床实践来讲,对于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仍是指南推荐。但是,随着联合策略的探索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开始支持联合治疗的应用;序贯治疗或许能有效改善同步治疗毒性较大的弊端。此外,临床作为真实世界,情况更为复杂,结合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或许更加精准。

肿瘤治疗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平衡,是治疗考虑的关键。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而疗效改善,则有助于肺癌生存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联合治疗通路(联合治疗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