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制药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振东制药 新冠)振东制药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振东制药 新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振东制药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振东制药 新冠)

振东制药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振东制药 新冠)

原标题:【振东制药:“老药新用”成新冠肺炎药物开发主流途径 疫情后中医药产业或迎新发展】

(本报讯)疫情突发,蔓延迅速,危及民众生命健康,药物研制持续加速进行,但是,新药研发更需确保安全有效。随着抗疫进行,“老药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药物开发的主流途径。“老药”已上市多年,安全性大多得到验证,使用禁忌和副作用相对清晰,成为优先选择,在过去研究应用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扩大适应症,实现新情况下“新应用”。

此次抗疫期间,多款已上市中药的“老药新用”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西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成为战胜疫情的思路和方向,中医药产业迎来发展热潮。同时,疫情后,中医药行业更需增强实力转变思路,加快创新步伐、稳扎稳打确保产品品质,实现行业持续发展。

“老药新用”成新冠肺炎药物开发主流途径

新冠肺炎爆发突然,缺少“特效药”,也没有足够时间开发新药,由此,“老药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药物开发的主流途径。

有业内人士向财经网产经分析道,“老药新用”背后的逻辑是老药,特别是已上市多年的老药,其药代动力学、药理学、毒性学及安全性研究较为充分,安全性大多已经得到验证,使用禁忌和副作用清晰,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可以省去较多的中间步骤,从而起到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风险的作用。此外,已上市老药的生产工艺已经通过了规范验证,完成了从实验室样品到工厂规模化生产的转化,一旦证实对新适应症有效,生产环节的保供相对更有保障。

振东制药也在采访中对财经网产经说道,“老药新用”在明确新冠肺炎影响疾病进程的关键靶点后,相对应的靶点抑制剂就有可能被纳入候选治疗药物。如果“老药”刚好是该机制,那么就非常有可能实现“老药新用”。此外,还要确定症状是否相同,如果新冠肺炎出现的症状刚好在其他疾病中也有,并且该疾病有治疗药物,那么该药物有可能也被尝试应用在新冠肺炎治疗中。

据振东制药介绍,公司围绕产品复方苦参进行二次开发,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相关研究。目前已获山西省科技厅立项,并与湖南安全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等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同时,公司还从复方苦参中提取主要成份,进行结构改造,开发新药品;基于“减轻胸部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及食管炎,头颈癌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损伤,淋巴瘤引起的皮肤表现”等临床疗效点,深入探索扩展适应症。此外,兼顾剂型改变,开发口服制剂,服务更广泛的患者,扩大市场,增加用量的临床试验也已完成一二期。


车间一线员工加紧生产

疫情后中药产业或迎发展 行业自身还需加快步伐创新转型

在疫情期间,多款已上市中药“老药新用”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月以来,多项政策出台,强调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

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的通知》指出,建立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机制,加强中医药救治力量。1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19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在众目期待中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的通知》,强调力度、安排措施。

振东制药向财经网产经解释道,中医药根据病人表现症状和体征来辨证施治,让身体阴阳、脏腑、气血归于平衡,让患者自然康复,而不是杀灭病毒。中医在治本之外,亦能治标,标本兼治,提高治疗效率,给病人康复信心。这是中医药独特的优势,在大灾大疫面前尤为明显。

据了解,此次疫情期间,振东制药旗下各公司生产一线人员春节期间取消休假,加班加点生产复方苦参、中药抗病毒颗粒、中药饮片等疫情防治药品。“公司产品复方苦参,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具有抗炎、抗渗出、抗纤维化的作用,显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目前已应用在临床研究中”,振东制药方面介绍道,“此外,藿香正气胶囊入选第6版新冠治疗方案,公司的藿香正气胶囊已全部捐赠给武汉等重灾区,目前正加班加点生产中。”

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此外,《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的中医药行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药企业收入占整体行业比重从29.26%上升到33.26%。随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中药传统用法有望在新中药时代得以回归和升级。


中药提取车间自动化控制

资料显示,振东制药404个产品中有128个为中药产品,公司方面表示,“近年来,公司中药产品在深度研究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力求充分发挥中药优势”。

但是,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自身发展却还跟不上时代步伐,中药产品安全性尚未得到更广泛临床数据的验证,一度制约中药产业的发展,谈及中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振东制药表示,未来以现代化手段加快中药创新,阐明中药产品安全性内涵,推动实现“科技中药”将成为中药企业积极探索、加快转型的新方向。

公司解释道,通过与国外研发企业合作,嫁接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实力到国内,实现弯道超车。此外,更应加快中药制造装备的创新,通过数据系统和信息系统实现产品的质量稳定。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构中药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将更有助于阐明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以及质量可控的内涵。

智能科技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而中药产业稳扎稳打的发展更要落脚于产品品质的保证。公司补充道,“强化源头中药材质量控制,通过GAP基地建设、野生基地抚育以及道地药材基地等建设,保证中药的源头药材好。同时,亦要打造中药脂质体和微滴丸工艺平台,实现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创新技术平台,研发孵化系列产品。减少单兵作战的弊端,提升竞争力。”

“未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公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是基本需求”,振东制药在采访中表示。

(来源:财经网)

(中国晨报山西融媒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振东制药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振东制药 新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