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血管健康指数评估方法泛血管健康指数评估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泛血管健康指数评估方法

泛血管健康指数评估方法()

近日,第十四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0)上,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泛血管医学。

他还提出基于综合评估的“泛血管健康指数”,是将泛组学概念,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组学等,通过人工智能赋能,生成“中国泛血管健康指数”,对未来患者的生活方式以及治疗进行个体化指导。

葛均波院士表示,要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将临床理念实现为建立中国泛血管疾病全景管理模式。建立泛血管临床信息库、泛血管影像资料库、泛血管生物样本库。

将患者的组学特征、影像学特征通过医学中心统一管理与共享。同时建立泛血管疾病的行业协作组织,建立项目推进和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物联网和诊疗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实现疾病的早诊、早防和早治疗,最终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人类”的目标。

泛血管医学是从系统生物学角度,重新和统一认识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特征,提出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模式和发展理念。

“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突破了单个疾病研究的局限性,推动临床医师能够整体评估患者,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去年,葛均波院士牵头发表了《泛血管病防治科学声明》。

声明建议,应当改变当今以“以疾病为中心”和“以临床事件为中心”的防治模式,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

声明也指出,泛血管医学是基于多学科合作和跨学科整合理念的新兴学科,应围绕“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和“协同创新、交融式研究”的模式进行建设。

声明建议构建泛血管疾病的防治平台、研究平台和产业平台,从基础到临床不同层面探索泛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有效防控策略,整合三级诊疗体系,建立疾病中心进行“防治康养”全程管理。

来源:杨靖,王克强,霍勇,等. 泛血管疾病综合防治科学声明.中国循环杂志,34:1041-104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9》!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长按图片,显示识别二维码,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购买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欢迎关注《房颤科普》公众号!

《房颤科普》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提供科学、靠谱、有用的房颤防治知识!

如果您有关于房颤的问题,请您留言,我们会择期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予以回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泛血管健康指数评估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