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精神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精神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精神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2022年儿童节


投票决议

按照班级积分管理规定:

积分前三名:实木笔筒1个

4-13名:古风书立1对

14-23名:黄铜书签1个

24-33名:磁性书签1套

另:为鼓励上进,每人猛虎下山胸针1枚

未来可期,各位加油!


积分前三名奖励

















积分前7名


积分优秀者


数学成绩优秀者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为了成绩,为了未来,加油!

附:不同层次学生培养方案

一、对优等生的培养

优等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好、行为端正、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优等生在学生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一般在10%左右。但他们却是班级中的骨干,班主任的助手,学生学习的榜样,在班级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优等生的特点

1.思想品德端正,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优等生—般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习惯。他们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有很强的是非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优等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因此,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并能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但是,也有个别优等生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忽略班集体其他同学的存在,一心只读圣贤书。

2.学习刻苦,成绩优异

优等生一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勤于思考,态度认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他们珍惜时间,科学用脑,善于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成绩优异。但是,优等生也有弱点,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往往容易滋生高人一等的骄傲情绪,看不起其他同学,常常人际关系紧张;个别优等生怕别人在学习上超过自己,保守知识秘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还有的优等生看到别的同学学习成绩超过自己,产生嫉妒心理,比一般同学更加沮丧、气馁,甚至承受不住打击,出现心理障碍,继而打击别人、抬高自己,讽刺挖苦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同学,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级进步。

3.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优等生进取心强,具有强烈的超越同辈群体的心理趋向,有说不完的雄心、道不尽的壮志,在既定目标的激励下,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以强大的动力、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强烈的竞争意识是一种学习和进步的动力,促使他们积极进取,但必须正确引导。否则,可能成为阻碍他们发展的祸根。

4.很强的自制能力

优等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制能力。他们不为无关诱因所困惑,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坚持学习,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并有控制自己行动的坚强意志。一些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的学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游戏厅、网吧、游乐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学习,忘记了一切,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优等生则不然,他们能控制自己的举止言行,具有顽强的意志力。

5.强烈的荣誉感

优等生大多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常常受到家长捧、邻居夸、老师爱、同学赞,因此,对荣誉特别敏感。他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用自己的实力争得荣誉,并以此来鼓励自己,去争得更大的荣誉。这种强烈的荣誉感,使得他们听不得批评意见,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很容易转化为虚荣心,爱面子,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而不顾集体和他人利益。

(二)优等生的教育

1.坚持“响鼓要用重槌敲”的教育思想

为了帮助教育先进学生,使他们永葆先进不后退,班主任必须坚持“响鼓要用重槌敲”的教育思想。对先进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的班主任担心“重槌”敲“响鼓”,会把鼓敲破,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只要我们敲得适时适度,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工作中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慈相济,“响鼓”就能够发出铿锵有力的音符,奏出和谐的乐章。

2.对优等生要褒贬适当

对待优等生,班主任要全面分析。一方面,要看到优等生的长处,对他们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另一方面,对他们潜在的和已经暴露的缺点和错误决不姑息迁就,更不能只看到优点,偏袒缺点。班主任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先进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使其不断进步,保持其先进性。

案 例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一位同学的文章:《老师,批评我一次吧!》,文章说:“一天早上,我由于贪睡而迟到。我想,第一节正好是班主任的课,非挨批评不可。我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向我投出并不难猜测的目光,还发出嘀咕声:‘班长也有迟到的时候。’‘不要嚷嚷了!××同学迟到是有客观原因的,他是去探望生病的同学来晚了一会儿。’老师的话压住了同学的议论……”××同学就是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的庇护下生活和学习的,最终使他的学习成绩一降再降。后来,他在自我醒悟之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老师,批评我一次吧!”的呼声。这是一个值得班主任在培养教育优等生过程中深思的问题。

3.要教育优等生正确对待掌声和荣誉

班主任要教育优等生在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还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还要使优等生懂得“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英雄在前头”的道理,不要满足于眼前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要明白成绩和荣誉只属于昨天,如果自己骄傲自满就会落后,后进生、中等生经过努力也可以迎头赶上超过自己。只有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等生的提高

中等生又称一般学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学习处于中等水平、行为表现平平的学生。这些学生既不像优等生那样深得老师宠爱,同学羡慕,又不像后进生那样让老师伤透脑筋。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不惹是生非,常常成为被班主任“遗忘的角落”,他们的苦恼、忧虑很难成为班主任注意的焦点。在班级教育中,许多班主任往往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对优秀学生的精心培养和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上,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往往对大多数中等生的关注不够。这样一来,就会使这一部分学生身上潜藏的积极因素难以得到表现和发展。在一个班级里,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分布,常常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中等生常在半数以上。这部分学生的成长进步,可以推动班集体向前迈进。作为班主任,要拿出相当多的精力了解、关心、理解和帮助中等生。要看到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既有加入优等生行列的希望,又有转向后进生的可能。关键是班主任要主动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困惑,热情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成为班级的中坚力量。

(一)中等生的特点

1.学业上成绩平平

学习成绩平平是中等生在学习上的共同特点。出现这种局面大多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原因之一是中等生主观上的不努力。这部分学生头脑灵活,生性好动,贪玩或者怕吃苦,使他们不用心学习,以至于成绩平平。原因之二是学习方法不当。这些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上也肯吃苦,起早贪黑,节假日不休息,课余时间不出去玩,甚至请家教,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基础不好或客观因素影响,成绩总是居于中游。原因之三是教育环境和个人的期望值不高。从学校教育环境来看,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影响下,一些教师从自己不科学的教育观出发,一旦主观认定学生在学业上没有多少“培养价值”,便基本放弃了教育期望,中等生便成了这种做法的主要受害者。当学生从老师的表现中看出了其中的“含义”后,往往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一些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不理想,认为孩子笨,不是学习的料,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一些中等生对自己学习要求不高,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60分万岁”。他们不羡慕不嫉妒优等生,一般教育激励和正常的号召很难改变他们这种心理,所以学习成绩既不冒尖也不落后。

2.缺乏表现个性的热情

中等生大多数安于现状,很少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整日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由于表现一般又无突出特长,凡事难得抛头露面,因此,很少有被班主任表扬的机会。

3.对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甘居中游

对于大多数中等生来说,都能积极参加班里活动、遵守纪律,既不调皮捣蛋,又不惹是生非。但他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比优等生差,所以坦然地接受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和在班级中的地位,不前不后随大流。

(二)中等生的提高

1.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中等生一般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班主任应积极采取措施,给他们一些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例如,在班集体活动中,让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给他们以自我表现和充分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增强自信心和进取精神。

2.热情关心,积极引导

中等生的形成,既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又有主观、客观上的原因,教师对中等生关心和重视不够,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所以班主任应主动接近他们,热情关心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学习上的困难,引导他们向优等生转化。

3.多表扬,少批评,鼓励进步

对学生进行教育,通常表扬比批评更有效。班主任应密切注视中等生的变化,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班主任应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上进心得到强化,潜能得以开发,能力得以提高,向着优等生的行列迈进。

三、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相对落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包括“成绩不良”的学生、“表现不良”学生以及学习成绩不好,思想表现亦差的“双差”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人数虽不多,但能量却不小,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破坏性,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不小难度,影响着整个班集体建设。马卡连柯认为,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若不重视,甚至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则会形成大量的教育废品,那不仅是教育的失误,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班主任教育转化一个后进生的社会价值甚至要超过培养一个优等生。为此,班主任要掌握后进生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尽快转化。

(一)后进生的特点

1.学习动机弱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后进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得到否定性评价,受到老师的冷落,他们没有成功的喜悦,失去了学习兴趣,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从而导致了学习动机的泯灭和枯萎。这表现在他们经常逃学,讨厌他不喜欢的老师所讲的课程,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被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不能坚持学习,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等。

2.是非观念模糊

由于后进生认知水平低下,他们往往对是非、善恶、美丑等缺乏鲜明的判断标准与界线。在出现错误举动之前不能及时加以辨别和终止,在行动之后,也不能产生忏悔与改正的意向。因而错了不知其非,不知其恶,不知其丑,一错再错。例如,有的后进生自由散漫,调皮捣蛋,认为不受任何纪律约束才算自由,有的互相包庇,抄袭作业,认为交朋友就要讲“义气”,有的甚至把要求进步、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看成是“傻子”,认为“小节无害,文明吃亏”,连起码的是非观念都辨别不清。

3.意志薄弱,自制能力差

意志力是人们克服障碍、调节自己行为和思想感情的精神动力。坚强的意志能帮助人们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困难,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式。后进生由于意志薄弱,即使懂得向哪个方向努力,也懂得应该怎样做,最终也会半途而废。由于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力,禁不起种种诱惑,因而做出种种违背社会公德和违反纪律的行为。由于他们意志薄弱,已形成的不良习惯难以改正,即使改正了,也易旧病复发。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上课、做作业不能专心,学习成绩一落再落,从而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说意志薄弱是制约后进生前进的重大心理障碍。

后进生的另一个表现是自制力差。自制力是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一个缺乏自制力的人,做事会随心所欲,言行脱节,正确行为难以坚持,恶习难以改正。后进生由于自制力差,高兴时会手舞足蹈,狂呼乱叫,忘乎所以;不高兴时会暴跳如雷,大打出手。他们的理智不能驾驭感情,情绪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喜怒无常。

4.自尊心强,自卑感重

与所有的学生一样,后进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不愿意教师当众批评训斥,也不能容忍同学们对他们看不起。马卡连柯曾指出: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的手段。后进生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羞耻心,实际上他们也是人,也有强烈的自尊的需要。这种自尊得不到满足,则引起内心痛苦的体验,感到委屈和苦恼。后进生由于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受到家长的打骂,使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和压抑,便产生了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自卑。后进生常常自卑感比较重,这与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有关。当他们受到老师的批评、训斥,同学的冷嘲热讽,家长的责备、打骂时,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进而产生自卑感,甚至自暴自弃。在他们内心深处,自尊的需要和自卑的体验经常交织在一起,构成情感体验的一对矛盾。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家庭环境

(1)家庭情绪和道德气氛不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冷漠,吵架斗气,情绪气氛恶劣;二是家庭成员中,有的品行不端,行为不轨,道德败坏,自私自利,道德氛围不好,影响学生学习和良好品质形成。

(2)缺乏家庭温暖。主要是有些学生因父母离异、再婚或亡故,从而失去家庭温暖。生活上无人问津,思想上无人教育,物质上得不到满足,精神上屡遭折磨,心灵上受到严重创伤,不仅影响学习,还会使他们产生没有温暖、没有爱、厌烦、恐惧、自卑等感觉,个别学生由于意志薄弱可能被坏人拖下水,危害社会、危害人民。

(3)家庭教育不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共同心理。然而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致使部分学生步入后进生行列。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家长忽视、放弃或无力教育。有些双职工家庭,因常常加班加点或出差在外,无暇顾及子女,下班后家务过累,没有精力教育孩子。特别是个体户,有些人整天忙于赚钱,很少关心子女在校内外的各方面情况,另一些家长,虽然有心把孩子教育成人,却苦于自身素质低,无力教育。第二,家长态度偏颇。有些父母对孩子百般娇惯,有求必应,“疼爱”有加,使其子女霸道成性;有的家长放任自流,让孩子顺其自然,对子女学习生活不管不问;有的家长专制粗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不讲民主,不进行说服教育,动辄打骂,使学生离家出走,企图逃避家庭教育。第三,家庭成员对子女要求不一致。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配合不默契,互相埋怨、互不服气,一旦发生分歧,便当着孩子的面大吵大闹,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4)家庭成员的不良兴趣爱好。有的家长爱玩麻将、赌博、酗酒等,无形中给孩子以不良影响,致使一些学生参与赌博,玩网络游戏、电子游戏上瘾,不仅影响学业,也损害身心健康。

2.社会环境

(1)不良文艺作品的影响。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社会信息不仅容量加大,而且传播速度之快,对小学生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录像、“娱乐”活动,使涉世不深的学生产生一种模仿效应,引发一些不良行为,有的甚至走上堕落、犯罪的道路。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如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请客送礼等等,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品行。有的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只要父母有地位,学习好坏无所谓。因而助长了他们平时为所欲为,屡教屡犯。

(3)不良社会交往。一些后进生不愿学习,逃课、打架、酗酒,成为社会上犯罪分子捕捉的对象。在他们的教唆下,这些学生可能误入歧途,成为危害社会的不良分子,难以自拔。

3.学校环境

(1)片面追求升学率。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办重点学校,一些学校办重点班级,着力培养尖子生,忽视对普通学生的培养教育,致使部分本来学习较差的学生跟不上,坐不住。

(2)教育者自身存在薄弱环节。从整体上说,我们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其中也有素质低下、言教与身教相脱节的现象。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即使有1%的教师是滥竽充数,不能胜任教学,那么这部分教师所教孩子就有100%不合格的可能。例如,有的教师受经济思潮的影响,认为当班主任所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不愿当班主任,即使当了,缺乏责任心;有的教师由于缺乏班主任工作理论与经验,有良好的愿望,却收不到好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如,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最直观的榜样,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时时注意检点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但有些教师却不注意这个问题。个别班主任利用手中对班级的管理权力,乱收班费,乱用班费;训斥、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等。其结果严重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走向教师的对立面,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正值生理、心理发育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是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一个学生成为后进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化后进生要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对症下药,以便收到实效。

(三)后进生的转化

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不论对后进生本人、对班集体还是对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一后进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关心爱护后进生

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以往得到的爱护太少。由于他们缺点毛病多,往往被人歧视、遭人冷落,是在批评、训斥、打骂声中长大的。因此,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粗野孤僻。这就需要班主任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消除“心理防线”,用教师的爱在师生心灵之间筑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使教育和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失去尊重的人最需要尊重,失去信任的人最需要信任,失去温暖的人最需要温暖。处于特殊境地的后进生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体贴,班主任对待后进生要像母亲对待体弱多病的婴儿那样,加倍呵护。

首先,班主任要关怀和爱护后进生,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师的心坎上。要关怀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一种非常细腻的工作。它要求教师用心灵来认识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了解他们的动机,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衷,了解他们的性格、兴趣和才能,了解他们的情感和意志,了解他们心灵上所有闪光发亮的东西,了解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

其次,要尊重和信任后进生。尊重后进生是班主任热爱后进生的具体表现。美国作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心扉的钥匙,后进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由于后进生长期受到别人的歧视,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班主任在帮助教育后进生时,切记不要揭短,不要伤害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消除疑虑和对抗,以便“亲其师,信其道”。

再次,要同情理解后进生。有人说,理解是爱的别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心理基础。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单纯幼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毛病是难免的,班主任要多一些同情理解,要给他们以改正缺点错误的机会,鼓励他们告别昨天,痛改前非,做一名大家期待的好学生。

2.要用放大镜找优点

就大多数班主任而言,往往忽略一个细节,那就是后进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以及一些好学生不具备的特质。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后进生身上的缺点、毛病,甚至以点带面,对学生全盘否定,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自甘落后,这样非常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转化。

案 例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妈妈因为儿子特立在学校经常闯祸而深感失望。特立在老师讲课时常故意插话,每次那样做都要受到惩罚造个句子。老师惩罚特立,而他又不肯屈服,常常惹得老师要求他加倍造句。妈妈害怕孩子变得不可救药,开始嘲笑他,希望能激发他的自尊心而努力学习。这样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受到了惩罚,使他受到很大的打击。特立渐渐失去信心,再也不想有好的表现了,于是整天我行我素,毫不在乎。妈妈非常着急,最后要求与老师面谈,共同探讨教子的方式方法。妈妈问老师特立的坏行为在他的总体表现中占多大比例,老师说:“大约15%。”这使妈妈十分惊讶,因为15%的坏行为和85%的好行为相比起来数字悬殊,坏行为却得到了注意和张扬,正是这15%的坏行为给孩子留下了坏名声,使得特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而85%的好行为却被忽略了。

教育后进生,我们要转变观念,要全面地看待他们,要把注意力锁定在85%的优点上,要从过去用放大镜找缺点改为找优点,对于优点要加以赞美和张扬。只要我们不断强化,学生就会把优点当成自身固有的东西,不断发扬光大,从而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只要他们相信自己行,他们才能真正由后进变成先进,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学生。

3.激发学习兴趣

无论是学习方面的后进生,还是思想品德方面的后进生,都存在着厌学、逃学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要教育转化后进生,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班主任首先要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缺乏学习兴趣的人,他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役,一种沉重的负担,一种令人讨厌的事情。后进生这种厌学心理,需要班主任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用自己的热情、真诚感化后进生,把他们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班主任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等,让后进生动手动脑,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可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如会同科任教师为后进生补课;确定一帮一互助组,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与后进生一道探讨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等,使后进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自信心

爱默森认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后进生之所以后进,缺少自信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班主任教育转化后进生,一定要培养他们自信心,告诉他们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任何一位成功者的桂冠都是由多次失败记录编织而成的。同时,班主任要给后进生创造培养自信心的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案 例

张老师的班里,有一位新来的学生,他学习不用心,成绩很差,但他做操认真。张老师就培养他为“广播体操标兵”,后来当选体育委员,受到大家的好评。在一次全市组织的广播体操比赛时,体育老师让他给全校学生带操,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受到了校长的表扬、老师的鼓励,成为大家的榜样。从此,他信心十足,文化课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教育转化后进生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真切地感悟到,“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战胜自我”,从而克服缺点,告别过去,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

5.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要查明原因,抓住要害,对症下药,辨证施教。每个后进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他们的表现程度、表现方式、形成原因、问题症结各不相同,班主任必须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例如,对头脑灵活、成绩较差的思想品行后进生,班主任要通过谈心等帮教手段,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优点,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对学习后进生,班主任要分辨原因,属于智力因素造成的,班主任要在开发学生智力上下工夫,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也可以为他们开小灶,帮助他们补习功课,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属于“顽皮型”的后进生,班主任要利用他们聪明、机灵、讲义气、重感情等特点,通过疏导、迁移等方法,将他们的兴趣吸引到学习上来。

6.抓住转化契机

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我们有个别班主任失去信心,认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是顽石不开窍,是铁树不开花。其实,后进生也有上进心,他们也渴望进步,渴望成为一名好学生。班主任要看到这些蕴藏在后进生心中的积极因素,抓住转化契机,促其转化。通常可供班主任把握的转化契机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环境变化时。当新学期开始,或由一个学校进入另一个学校,或调换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后进生往往会产生从头开始的心理,希望告别昨天,迎头赶上。班主任要善于了解他们此时的心理,主动亲近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促进他们进步。②长期遭受失败偶尔成功时。对于学习后进生来说,他们学习成绩差,每次考试总是落在别人的后面,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如果他们偶尔得了一次高分或主动回答了老师的提问,班主任应及时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再接再厉。对于思想品行后进生,当他们参加了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或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后,班主任要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7.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后进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常常出现反复,为此,班主任大伤脑筋。正确地对待后进生的反复,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关键。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正视反复。后进生在进步过程中出现反复,是合乎规律的正常现象。在反复中进步,在前进中反复,这是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其次,要常抓不懈,毫不放松。要把转化后进生当成班级教育中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

转化后进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班主任只要建立一个基本信念,即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就一定能成功。

相关链接

抓住他的闪光点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人人说他“胸无大志品德差,不爱读书学习差,鲁莽散漫表现差”。根据他的情况,我准备让他留级。但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我同意他“试读”。当时有人说:“留下他,就留下隐患。”

但有一件事给我启发很大,使我愈加坚信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早读铃响了,全班学生都在门外走廊上。班干部向我反映,说铁链子拴得太紧,门没办法开。我连忙找来一根铁棒,匆匆向教室走去。可铁棒粗了,没办法伸进去,怎么办呢?正在此时,只见他从人群外挤到门边,把手指伸进铁链,用力一拉,门开了,他和同学们都高兴地坐到了座位上。可我忽然发现门闩上有血,我赶紧走近他的身边,叫他把手指给我看看,可他羞怯了,嘴里重复着:“没事,没事。”我强硬地扳开他的手一看,右手中指和食指的指甲全翻断了,血糊糊的……

我及时抓住此事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了《当门闩拉不开的时候》专题讨论,表彰他这种行为,重塑他的形象,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他,热情帮助他.班上学习委员主动承担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的任务,为他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我还要求大家对他不提过去,不揭疤子。从此之后,他学习劲头大了,发高烧也不愿缺课,课余还主动为班级做好事。期末考,他由原来的第61名上升到第38名,获得“进步奖”,并被推荐做了班干部。

我深深感到:教育学生就得注意发现“闪光点”,“以一当十”,“以小论大”,“以此论彼”,这样才能更深沉、更强烈地引起他心灵的震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精神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精神科病人健康教育内容)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