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喉疱疹(咽喉疱疹)婴儿喉疱疹(咽喉疱疹)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喉疱疹(咽喉疱疹)

婴儿喉疱疹(咽喉疱疹)

每年4-6月是儿童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身边频繁出现的手足口病病例让家长们很是紧张。然而,手足口病还没消停,疱疹性咽峡炎又出现了。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它和手足口病一样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是一种特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传染性强、传播快,通过接触和飞沫就可以传播。在1-7岁的儿童中普遍易感。特别容易在幼托机构造成流行。

患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会有哪些症状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疱疹、溃疡:一般在孩子发烧的1—2天之内,孩子的咽喉部会有灰白色的小疱疹,随后这些疱疹会爆开形成溃疡,呈化脓性的白斑。

除了孩子的咽喉部之外,软腭、舌头等其他口腔部位也会出现这些疱疹和溃疡,由于这些病症非常的疼痛,有些孩子会有不愿意吃饭的情况,严重的也会出现呕吐、厌食的情况。

2、发烧、流口水:如果孩子突然之间发高烧,体温在24小时到28小时之内一下子上升到39摄氏度到41摄氏度,同时伴有咽痛、流口水等症状,有些孩子还会伴有呕吐、抽搐的现象,那么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

如何区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所以家长们经常会把这两个疾病放到一起做比较。

对于这两个疾病的辨别,疱疹位置就是最好的区别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喉咙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两个疾病在皮损、并发症还有病程方面也都有所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为良性疾病,病程较短,可完全恢复。治疗以解热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为主,不需要特别使用抗病毒药物。

1. 注意口腔护理。嘴巴里有疱疹时会很疼,会影响进食。可以用凉水或冷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允许孩子吃冰棒。

2. 发热一般在2天内缓解,口腔黏膜损害5~6天可缓解。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口服退热药物降温。

3.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4. 如患儿精神萎靡、持续高热、抽搐,还需注意重要脏器合并症(心脏、肺、脑损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关键要做好预防工作: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居室多通风,在疾病高发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孩子被褥及玩具要定期清洗消毒。6月龄-5岁的适龄儿童可接种EV71灭活疫苗(但请注意,不同疫苗产品的适种年龄略有不同),预防由EV71病毒所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疾病,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喉疱疹(咽喉疱疹)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