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婴儿哭好吗(让婴儿哭好不好)让婴儿哭好吗(让婴儿哭好不好)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让婴儿哭好吗(让婴儿哭好不好)

让婴儿哭好吗(让婴儿哭好不好)

对于小婴儿来说,哭泣是他们从出生起就自带的一种“基础技能”,特别是对于半岁以前的宝宝来讲,这是快速呼唤抚养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问题是,新手父母由于缺乏经验,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宝宝的基础需求,大多数时候只能靠猜,几次下来难免会产生挫败感和烦躁情绪,甚至有时还会气鼓鼓的想“干脆让宝宝一直哭算了,等哭累了应该就没事了”。

那么这样的想法真的可行吗?

宝宝哭了以后不用管?“哭声免疫法”不可行

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提出了“哭声免疫法”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避免让孩子养成过于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因此要求父母在小婴儿哭闹的时候采取“漠视”态度,反而等孩子不哭时候再去安抚,让其形成一种只有乖巧才能获得父母呵护的心理暗示。

这种方法虽然乍一听有些道理,可问题是,小朋友们虽然会因为哭累了而逐渐止住哭声,但并没有得到正确安抚的宝宝。

事实上,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压抑情绪”,影响到他们内心安全感的建立以及后续性格的形成,甚至给纯洁的心灵笼罩上一层乌云。

除此之外,《每日邮报》也曾刊登过育儿专家佩内洛晋·莉赫的研究理论。

佩内洛晋·莉赫认为:小婴儿长期哭闹且得不到安抚,会引起体内压力水平升高,若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可能会在认知方面产生障碍,特别是对于半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

月龄在6个月以下的婴儿,哭泣其实也有“限定时间”

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的教育主任玛戈特·桑德兰在研讨会中表示,婴幼儿因为不适而出现啼哭情况时,如果得不到家长及时安抚,大概20分钟就会引起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由此看来,家长即便是想用“延时满足”的方式来带娃,但也要注意分寸,孩子哭泣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时间”,毕竟“超时”对孩子本身的成长有弊无利。

相反,若父母们可以及时抱起小婴儿,这不仅会让他们在情绪上的逐渐平静下来,还会从心底里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可谓是一举多得。

那么话说回来,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才能尽快了解到孩子哭声的意义,并及时做出反馈呢?

“解读”孩子哭声有技巧,有几个细节要注意

在宝宝半岁以前,语言能力发育并不完善,哭泣不仅是他们释放能量的方式,同时还是表达情绪的渠道,但若是细细观察后也不难发现,哭声与哭声之间是存在差异的。

●醒来寻找妈妈的声音:哭声会由小变大

母亲在新生儿心目中的地位较为特殊,再加上妈妈本身作为照顾小家伙的“主力军”,因此婴儿会对其产生较为强烈的依赖感,在睡醒之后也会下意识的寻找妈妈的身影。

但若是宝妈并没有在身边,小婴儿就会通过哭声来寻找,而且母亲出现的时间越晚,哭声就会越大。

●感到饥饿但妈妈没喂奶:哭闹声急促但有节奏

一般来说,新生儿大多需要每三个小时喂一次奶,如果家长在中途“偷懒”,或者宝宝不配合就会将喂养时间往后延。

当宝宝感到饥饿的时候,会用哭声来提醒妈妈,这种哭泣大多比较有节奏,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觉得身体出现不适:突然哭闹起来并伴随着皱眉蜷缩等举动

宝宝在3-5个月的时候,由于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在喂完奶后容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此时的哭声大多没有规律可循,而且细心观察后会发现他们会出现蜷缩等举动。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用飞机抱的方式,帮助他们缓解这种情况。

●出现紧张或恐惧的情绪:哭声急促手脚舞动

此外,当宝宝的哭声比较急促,并且一直挥舞着手脚,呈现出拒绝靠近的状态,这可能说明宝宝做噩梦了,或者是即将进入认生期的外在表现。

互动小话题:你觉得孩子哭闹时,究竟要不要抱起来哄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让婴儿哭好吗(让婴儿哭好不好)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