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周检查出子痫什么引起的(36周发现子痫前期)36周检查出子痫什么引起的(36周发现子痫前期)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36周检查出子痫什么引起的(36周发现子痫前期)

36周检查出子痫什么引起的(36周发现子痫前期)

子痫前症,又称为妊娠毒血症,近几年来已成为孕妇死因的前三名之一,就连艺人大S、陈子玄都曾是此症状的受害者之一。本文带孕妈了解子痫前症的典型症状,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关心一下,看看你会是高危人群吗?

妊娠高血压疾病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慢性高血压,指的是孕前就存在的疾病;第二类为怀孕后才出现的妊娠高血压;第三类就是子痫前症。子痫前症是多数妇产科医生最大的敌人,也对孕妇及胎儿造成最大的威胁。


什么是子痫前症?

不同于以往对于子痫前症的定义,除了是发生于20周以上、合并高血压、水肿、尿蛋白之外,还包含孕妇的血压在间隔4小时以上,收缩压仍高于140 mmHg、舒张压高于90 mmHg,另外合并有器官损伤、胎盘功能异常或蛋白尿其中一项等,皆属于子痫前症。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尿蛋白、高血压,子痫前症所引起的水肿较一般孕妇来得明显,恶心想吐的症状也会更为严重,甚至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体重也会跟着上升;由于体内水分会跑至其他器官,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量也会减少,若是情况更为严重时,孕妇还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肝功能异常、溶血或是血小板下降,甚至还会有中风的危险。


发生主要原因,推测是胎盘功能不佳

对于子痫前症的发生原因,目前并无定论,但多数人推测主要是与胎盘演化的过程中滋养层细胞功能不良有关系!


子宫内的螺旋动脉有如水管一般,如果没遇到阻塞、宽度够大,就能给予足够的血液供宝宝使用,但若是怀孕初期胚胎着床于子宫时,胚囊中的滋养层细胞分化异常,胎盘的发展产生缺陷,因此其中螺旋动脉通透性变差、流量少、收缩压变差,从子宫动脉经胎盘流进宝宝体内的血液及营养,就会造成阻碍,进而造成胎儿发展迟缓,在临盆之际,也可能出现胎儿窘迫的情况。

小心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近期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高龄产妇患子痫前症的风险,比一般孕妇高出近两倍,除了高龄是患子痫前症的高危人群以外,像是怀孕前就有慢性高血压,20周之后就可能加重;其他像是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本身有风湿免疫问题,如:红斑性狼疮、前胎有过子痫前症、多胞胎、怀过葡萄胎等,都算是子痫前症的高危人群。而这类人群的孕妇,也容易因子宫环境不佳,引发胎盘剥离等状况。


14周前可做检测,得知患病几率

若想了解自己是不是子痫前症的高危人群,能借由测量胎盘生长因子,以判断孕妇在早期(34周)、中期(34至37周)、晚期(37周以上)可能会发生的几率。


确诊为高危人群,服用预防性药物阿司匹林

孕妇通过以上检测后,发现自己是高风险人群怎么办?检测的结果只是一份参考值,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子痫前症,但只要确诊为高危人群,在16周以前,医生会给予孕妇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同时也能减少胎儿发展迟缓、早产,甚至是死亡的机率。


另外,肥胖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孕妇应留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控制份量,以少盐、少油为原则,也须养成每日量血压的习惯并做纪录,如有异常就该服用药物,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也能适度增加胎盘的血流量,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分娩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虽产前有服用药物控制,但仍有部分孕妇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血压上升,一旦因子痫前症引发抽筋、抽搐,情况就会演变成严重的子癫症,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当孕妇因情况严重须住院治疗时,医生除了给予适量的血压药,也会打硫酸镁以控制病情,倘若仍为较早周数的胎儿,也能尽量争取胎儿能待在子宫内的时间,让其各器官及状态发展更加健全。


最佳治疗子痫前症的方法,就是分娩。得知自己是高风险的孕妇,就要定期产检且遵循医嘱。另外,也要观察胎动,一旦发生胎动减少,就应尽快就医。当采取上述的治疗方式,孕妇的血压仍无法获得良好的控制,胎儿的发展也处于迟滞状态,甚至是窘迫的情况,就该与医生讨论是否要让胎儿提早娩出,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生完就能解除警报?产后两周是关键

一旦将胎儿分娩出来,子痫前症的征兆就会大幅减少,但仍有些产妇可能在产后2至4周引发成子痫症,因此产后两周算是关键期,血压还是可能持续升高,这样不稳定的状况还可能持续至3个月。大部分的产妇约产后2周左右就会稳定,3个月后就能恢复正常,只有极度少数的孕妇才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无须过于担心,但部分产后妇女未来患慢性高血压的可能性会增加。


其实子痫前症并不可怕,进行检测后,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高危险因素,服用预防性药物直到35〜36周再停止,在产前维持良好状态,就能大幅降低并发症的产生,顺利迎接胎儿的到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36周检查出子痫什么引起的(36周发现子痫前期)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