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丸孕妇(黄氏响声丸孕妇)三黄丸孕妇(黄氏响声丸孕妇)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三黄丸孕妇(黄氏响声丸孕妇)

三黄丸孕妇(黄氏响声丸孕妇)


中成药品类繁多,其中不乏有好多名称很相似的药品。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看来,名称相似的中成药,功效大多也是相似的。但是,您可能不知道,虽然有些中成药,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功效却有着天壤之别。

中成药处方来源、组方及功能主治是各有不同的。所以在使用时需要遵医嘱,注意辨别,对证服药。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容易混淆的中成药。

大活络丹VS小活络丹

大活络丹

大活络丹处方来源于清代名医徐大椿的《兰台轨范》,由近50味中药组成,方用人参、熟地、当归补益气血;防风、麻黄、羌活、葛根、细辛祛风散寒,白花蛇、乌蛇祛风通络,肉桂、附子温通经络;天麻、全蝎、地龙、僵蚕平肝熄风解痉;乳没、血竭活血散瘀;何首乌、龟板补肝肾、强筋骨;牛黄、水牛角、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清心;沉香、藿香、冰片、安息香芳香透络,开窍醒神,诸药合用,共奏舒筋活络、祛风散寒、镇痉止痛之功,适用于外风侵袭、素体不足所致的腰腿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处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仅有6味药,方中制川乌、制草乌祛寒湿、散风邪;天南星祛风通络;地龙息风解痉;乳香、没药活血散瘀,具有温经散寒、除湿活血通经络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邪或湿痰、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拘挛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此药含有大辛、大热的制川乌、制草乌等药性燥烈的药物,不适于中风引起的后遗症。若中风后遗症患者服用小活络丹,可能出现头晕、烦躁等不良反应,尤其血压偏高的患者更应禁用。

孕妇忌服。

三黄丸VS西黄丸

三黄丸

三黄丸处方来源于《金匮要略》中的泻卜汤,方由大黄、黄连、黄芩等三味苦寒之品组成,以大黄为主药,清热泻火,攻积导滞、凉血;辅以黄连清泻心火、胃火,黄芩清泻肺火,三药合用以清泻三焦实火,清湿热、凉血解毒,用于三焦积热所致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及热盛入血脉、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等症。

孕妇忌服。

西黄丸

西黄丸处方来源于《外科全生集》,方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等四味中药组成。方中牛黄清热解毒,麝香香窜通络,散瘀消肿、化结,共为主药;辅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适用于痰火壅滞、气血凝结所致的痈疽疮疡、乳疮、瘰疬、肠痈等症。

孕妇忌服。

左归丸VS右归丸

左归丸

左归丸,方由熟地、山药、山萸、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八味药组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之遗精盗汗、骨蒸潮热、遗淋不禁、神疲口燥、头晕眼花、腰腿酸软等症,对贫血、高血压、佝偻病、耳源性眩晕、腰肌劳损等属精血亏损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慎用。

右归丸

右归丸为纯补温肾壮阳之剂,方由熟地、山萸、山药、鹿角胶、菟丝子、枸杞子、当归、杜仲、肉桂、附子等十味药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遗泄、腰膝酸痛等症。

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服用。

内容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 孙磊 秦沙沙 王晶晶 董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三黄丸孕妇(黄氏响声丸孕妇)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