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戴口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长期戴口罩诱发过敏性鼻炎)长时间戴口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长期戴口罩诱发过敏性鼻炎)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长时间戴口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长期戴口罩诱发过敏性鼻炎)

长时间戴口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长期戴口罩诱发过敏性鼻炎)

央广网北京4月22日消息(总台记者白杰戈 张伟泽)春天是杨柳等植物飞絮的季节,也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病等高发的季节。北京21日已经进入今年第二个飞絮高发期,预计将持续到五月中上旬,园林绿化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医疗专家表示,近两年因为疫情戴口罩的时间增多,对过敏性的呼吸道疾病有预防作用,但整体上过敏症的发病率仍然呈上升趋势。

每年的这个季节,花粉、飞絮过敏都会成为热门话题,看不到过时的迹象。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王建亭告诉中国之声:“现在过敏性鼻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大概影响了我们全球10%~20%的人口。我们做过一个流调,2005年到2011年,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从11.1%增加到17.6%,增加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西安等大城市,北京排第一。”

在北京,受去年雨水充足等因素影响,杨柳生长茁壮,今年飞絮量比往年明显增多,高发期延长,园林绿化等部门继续采取多种方式防治飞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我们基本上每年从2月底,杨树开始萌动的时候,就持续在定点观测。首先我们建了10处高清摄像头,实时关注整个树体、花絮的变化。另外,我们还有日常的监测队伍,每天我们会采集花絮,测量花絮生长的状况,长了多长、什么时候开始膨大了,我们都很精准,然后进行气象数据的叠加。已经连续三年,我们每次发布的预测预报,包括始期、高发期,现在来看都非常精准。”

主管部门通过乔灌草复合立体绿化,以及喷水、清扫,减少飞絮在空中飘扬的机会。喷水也要讲究精准。“以前很多技术人员可能不了解,喷水的时候,只要见了柳树、杨树就喷。现在我们对防治对象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把握,对毛白杨什么时间飞絮,柳树什么时间飞絮,或者是黑杨什么时间飞絮,都会提前进行精准的指导和判断,这样喷水的对象就会很精准,既起到了环保、节能、省水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防治的效率。”张博介绍。

治理还要从源头抓起。张博表示,治理飞絮的过程中,园林绿化部门一直坚持“能不砍树就不砍树”的原则,但在树种选择和更新的过程中,都会考虑飞絮问题。

“规划里边所有的毛白杨,包括柳树,我们现在严禁用雌株。如果确实需要用杨柳树的,我们每年繁育5万株雄性的不飞絮的杨柳。对一些飞絮比较严重的柳树,我们进行高位的嫁接,也就是说把雌株变成雄株,让飞絮的树变成不飞絮的。”张博说。

疫情以来的第三个春天,戴口罩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王建亭表示,根据临床观察,确实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因此减轻甚至消失,但总体来看,过敏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戴口罩是预防过敏性鼻炎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因为疫情,戴着口罩,临床上看,过敏性鼻炎有的人就不犯了,或者是减轻了。但是根据它的发展趋势,据我们观察,过敏性鼻炎最近几年还是在增加。工业原料和汽车废气的增加,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还有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比较快,加班加点……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我们机体的免疫状态。”王建亭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卫生假说,它认为环境过于清洁,使得我们暴露在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机会减少,打乱了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平衡,也是导致过敏性鼻炎发生率高的一个原因。

专家建议,过敏者可以避免在飞絮严重的10点到16点外出,除了戴口罩预防过敏性鼻炎、哮喘,也可以戴护目镜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穿戴长袖衣服和纱巾预防过敏性皮肤病。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黄克武介绍,过敏性哮喘患者还可以提前服药,避免突然和严重的发作。“比如有些病人可能一到4月份、5月份就有这个症状,别的季节都挺好,这种病人我们就跟他说,可能到了4月初或者3月底,就得开始把原来的药用起来,不能说觉得挺好就不用。如果到了过敏的时候,有可能会非常严重,这个也是很危险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长时间戴口罩引起的过敏性鼻炎(长期戴口罩诱发过敏性鼻炎)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