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孕妇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职场孕妇的权益呢)职场孕妇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职场孕妇的权益呢)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职场孕妇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职场孕妇的权益呢)

职场孕妇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职场孕妇的权益呢)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

没有容易二字,

对职场孕妈来说更是如此。

怀孕仍坚持上班,

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她们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于此。

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未满前,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

那么,

职场女性孕期遭辞退,

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有哪些孕期职场注意事项?

别急!科普!

哪些情况企业不能辞退怀孕女职工?

请假去产前检查。产检是依法算入劳动时间的,用人单位是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怀孕女职工的。所以,孕妈们遇到产检要请假时,就放心大胆地去吧,但一定要办好请假手续。

劳动合同到期。怀孕期间,即使是劳动合同到期了,用人单位也不能跟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只有等到女职工哺乳期满以后,才能恢复此项权利。

被调至危害身体健康或是工资低的岗位拒不服从的。怀孕期间,公司有权利视情况对怀孕女职工工作岗位做出调整,但前提是不得危害怀孕女职工身体健康和降低工资。

这些情况下公司有权解除聘用合同

怀孕也并不是女职工的保护伞。下面这几种情况,企业是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用付赔偿金的: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Tips:有些企业把迟到多少次也算作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并写进了员工手册。所以,即使在孕期也要将公司的规章制度熟记于心。

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④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孕期女职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央视《社会与法》栏目给出了以下建议,能帮助孕期女职工更有利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及时提交怀孕诊断证明书,保留怀孕的证据;

产前检查要走正规请假流程,保留已请假证据;

如果身体状况不适合工作,提交医生诊断证明及休假证明,保留休病假证据;

病假、产前检查之后,及时返岗,保留未旷工证据;

按时打卡,核对考勤记录保留正常出勤记录。

怀孕了被公司辞退怎么办?

怀孕后遭到公司违法辞退,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仲裁机关申请劳动仲裁,具体维权方案有两种:

第一: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且支付工资损失到合同再继续履行时。若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劳动合同到期,则仲裁或法院会撤销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认定双方劳动合同终止,并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到劳动合同终止之日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

第二:若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的赔偿金,用人单位则应按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至于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员工未履行完的劳动合同期的长短及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长短。

若员工未履行完的合同期较长,但工作年限较短,第一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

若工作年限较长,因违法解除按工作年限的双倍赔偿,第二种方式能较好维护权益。

怀孕被辞退,

以平等就业权纠纷为由

提起诉讼需要什么条件?

第一:平等就业权在民事案由中属于侵权类案件,起诉需要证明——

单位行为存在违法性;

损害事实存在;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单位对于其违法行为存在主观过错。

第二:怀孕被单位辞退如果以平等就业权为请求权基础提出诉请,那么会与以劳动合同提出诉请发生竞合,一般来说只能择一请求,若劳动者工作时间较短或尚处于试用期阶段,也无意要求原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通过平等就业权保护自身权利可能更为有利。

这些年来,我国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方面,前行的脚印清晰坚实——

一、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共同筑起的反歧视防火墙愈发牢固

2019年2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提出了“六不得”要求,将相关法律规范加以细化,就业歧视的监管机构、投诉渠道、维权机制等更加明晰,加大了监督和处罚力度,形成对用人单位的引导、教育和警示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二、全方位配套保障制度愈加健全,完善度更高。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全面落实产假政策,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优先支持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10月份,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开始施行,加强托育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今天的女性,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更能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更加出彩。

促进女性平等就业是一个“大课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多方合力破解。国家、社会、企业、家庭、女性个体等多方面形成共识、进行共治、成本共摊、成果共享,才能保障女性的职场之路更加踏实平稳,为新中国贡献巾帼力量。

来源:综合中国妇女报和中国妇联新闻整理

南宁女性编辑部综合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职场孕妇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如何维护职场孕妇的权益呢)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