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两天的注意力真的是难以集中,看东西会走神、吃东西没胃口,原因就是让一次晕车给闹腾的;晕车的状态包括头晕、头疼、恶心、呕吐、心慌等,在短短一个小时的车程里都出现了,这个感觉比宿醉还要难受。


老司机也会晕车吗?

客观来说只要是地上能跑的交通工具、包括驴子都乘坐过,作为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从乘用车型到商用车型也接触了很多,但还就是怕坐生手的车;这里所谓的生手不见得等于新手,是所有的、你不熟悉他或她的驾驶风格的司机,不熟悉则有可能出现晕车的症状。

「晕动病」是晕车的学名,找到病根就容易解决了。

不过咱们还是来尝试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晕车药或晕车贴还解决;造成晕车的核心因素是对运动状态错误感知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曾经在解析电动汽车的电场与磁场强度的时候详细解释过,很多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人会“晕电车”也是因为运动状态的错误感知。


就以柴油公交车为例吧,从上车到站稳(车辆开始行驶)的流程如下。

拉好扶手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觉共振缓慢起步

由于内燃机的最大扭矩往往要到2000rpm左右才能达到峰值,这还得是加上涡轮增压机的内燃机才能做到;所以重载起步的时候需要“轰油门”,转速带动功率同步升高,尾气大量排放出去,随后柴油机出现明显的振动并开始起步。

注意三个要素:听觉系统、嗅觉系统、触觉系统。

乘坐柴油公交车的“操作”也是经过思考后执行的操作,坐车是一套“程序”,打开程序后需要“校验数据链”才能让程序正常运行,否则程序崩溃导致系统宕机。


程序验证所需要的数据正是听到的发动机轰鸣、闻到的尾气味道,以及通过拉手或座椅产生的共振,这就等于三个验证码;那么更换为电动公交车之后则会非常容易晕车,因为电动汽车使用的驱动电机几乎噪音,即便是以上万转的高转速也不例外,不消耗燃油当然没有尾气的气味,电机没有振动则车身也会同样的失去“触觉验证码”。


至此曾经的程序作废了,这套系统需要的验证数据在新的载具中压根不存在,但是车辆最终都能实现驾驶;当然乘车之前激活“乘车程序”并看向车外的时候,没有获得任何数据验证之前车辆开始移动,此时的直观感受是“为什么景物在后退”。这样的错误数据会让这套程序崩溃,会让大脑开始进行校验和“编写新的程序”,在编写完成之前总还是会晕车,那么如何才能“加速编写”呢?

答案很简单。

读懂上面的内容就可以了,让自己的大脑知道晕车的原因是“对动态状态错误感知导致”,说白了就是“自己认为的”和“车辆表现出”的不一致才会晕车;那么在不能改变交通工具的前提下,只有去了解新的交通工具的特点才能够让晕车自愈。


说得这么热闹,那你为什么还会晕车呢?

其实常年自己驾车的司机坐别人的车都很容易晕车,我也不例外,只有少数几位驾驶风格类似的、心心相通的友人驾车时才不会晕车。

前日之所以会晕车是因为对于驾驶人并不足够熟悉,其驾驶风格完全不了解,重点是驾驶过程中有一些无意义的操作;比如在畅通道路忽然刹车,在目测斑马线畅通时刹车,或目测斑马线有盲区时加速——用两个网络词评价乘坐其车辆的感受,那就是“萌币”和“慌得一批”。

该加速的时候不加速,该刹车的时候不刹车,在该刹车的时候即便坐在副驾驶也会不自觉地蹬一下右脚;这种状态说明自己已经打开了“驾驶程序”,获得的数据与自己的程序储存数据不匹配,大脑紊乱则同样会晕车。

返程的时候是另一位友人驾车,我们的驾驶风格就高度重合,他开车就像是我自己在开车一样,所以相同里程和路段的返程过程就没有一点感受了。


综上所述,乘坐汽车会晕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采集到对应的数据,但也不排除有耳朵里的前庭系统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如果该系统发育不好则会一直晕车,不过一般在20岁之后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晕车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没有编写好程序,这是可以自行调整过来的,为此我们还做过测试;把普通的维生素片描述成晕车药给容易晕车的朋友吃掉,随后在路上开始讲解这些内容,全程都没有晕车。

至于老司机坐别人的车容易晕车,这只是自己形成了思维定式,且对于驾驶车辆的司机也不够放心,各种因素融合在一起就会晕车了;想要不晕车只需要多乘坐别人的车,或者乘车时什么都不管,与驾驶相关的内容主动屏蔽掉也能够避免晕车。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经常晕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