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反复是怎么回事(反复性失眠是怎么回事)失眠反复是怎么回事(反复性失眠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失眠反复是怎么回事(反复性失眠是怎么回事)

失眠反复是怎么回事(反复性失眠是怎么回事)

失眠亦称不寐,是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而不入阴所得。《素问》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汉·张仲景《伤寒论》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指出少阴病热化伤阴后阴虚火旺之不寐证。《金匮要略》云:“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指出肝血不足、虚热烦躁的不寐证。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医宗必读》云:“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六君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云:“是以壮年肾阴强盛,睡沉熟而长,老年阴气衰弱,则睡轻而短。”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有关。


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卫阳能入于阴。如思虑过度,内伤心脾;或体虚阴伤,阴虚火旺;或受大惊大恐,心胆气虚;或宿食停滞化为痰热,扰动胃腑;或情志不舒,气郁化火,肝火扰神,均能使心神不安,发为本病。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因血之来源,由水谷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得所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化而为精,内藏于肾,肾精上承于心,心气下交于肾,阴精内守,卫阳护于外,阴阳协调,则神志安宁。


故中医治疗失眠之原则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为基础。治疗时遵循“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实证泻其有余,如疏肝泻火、清化痰热、消导和中;虚证补其不足,如补益心脾、滋阴降火、益气镇惊安神,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使气血条畅,阴平阳秘,脏腑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同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即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安神镇静的治疗,临床上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而择用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以及安神定志等治疗方法;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还应注重精神治疗的作用,治疗中应随证采用精神调治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对因情志不舒或紧张而造成的失眠,精神治疗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发挥中医特色,可根据病情,选择多种治疗手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失眠反复是怎么回事(反复性失眠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