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下来头上有血包是什么原因(小孩生出来头上有血包)宝宝生下来头上有血包是什么原因(小孩生出来头上有血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宝宝生下来头上有血包是什么原因(小孩生出来头上有血包)

宝宝生下来头上有血包是什么原因(小孩生出来头上有血包)

2001年的一天傍晚,刚从建筑工地打工回来的景发德带着满身疲惫回到出租屋,刚踏进门就听见一声巨响,他赶忙冲进去,看到儿子庆亮痛苦地捂着后脖颈,鲜肉染红了整个上衣,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爸……我好疼啊。”庆亮瘫倒在地,手上还紧紧拽着一个脸盆,里面的水洒了一地。

儿子后脖颈上那个偌大的肿瘤已经破裂,血一直流个不停。他背起儿子就往医院跑,一路上只恨自己只长了两条腿,巴不得速度再快一些。

“血流得太多了,得输血才行。”医生看着庆亮,一脸严肃。

景发德掀开袖子,伸出瘦弱的胳膊着急喊道:“抽我的。”

不久后,护士拿着化验结果匆匆赶来,低声与主治医生说了几句,目光时不时往景发德这边瞟。

“血型不对啊,你孩子是AB型血,他妈妈在吗?”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景发德瞬间犹如电击,将打入地狱,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眼花,身体控制不住地倒了下去。

他和妻子都是A型血,怎么生出来的孩子却是AB型血?

老夫少妻的幸福生活

景发德是青海西宁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头脑灵活的他开了一家公司,靠承包高速公路赚了不少钱,但有得必有失,事业顺利的景发德婚姻危机四伏,妻子埋怨他总是不着家,于是两人很快结束了关系。

伤心的景发德从此吃住都在工地上,性格和气的他没有一点老板架子,常和工人打成一片。也是在那时候,20出头的打工妹海珍悄然走进了他的心里。

海珍是景发德工地上的员工,对他很体贴,景发德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海珍在操心,久而久之,他对这个心地善良又年轻漂亮的姑娘动了心思,两人顺其自然走在了一起。

结婚后,海珍便专心在家当全职太太,景发德则一如既往在外打拼事业,相比前妻,海珍很懂事,从来不抱怨景发德工作忙陪不了他,每次都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等丈夫回来。

半年后,海珍怀孕了。得知这个消息的景发德欣喜若狂,当时他已经三十五了,对这个孩子格外看重,为了陪伴妻子,他推了不少外省的工程,钱自然是少赚很多,但景发德不在乎,满心满眼等待孩子的出生。

1987年1月底,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儿子庆亮出生了。看着怀中婴儿粉嘟嘟的小脸蛋,景发德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他面前。

家有娇妻和儿子,这让36岁的景发德春风得意,他决定赚更多的钱,给妻儿更优渥的生活。

好景不长,庆亮脖子后面突然长出了两颗红痣,像两个小米粒般,医生曾提醒过景发德,这两颗很有可能是血管瘤,如果不管的话,以后等发作起来,会有很大的影响,可当时的景发德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第二天就带着工程队去了外省。

那时,他并不知道,这两颗只有一两毫米的痣,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可怕的巨变。

爱回娘家的妻子

自打儿子一岁起,景发德就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海珍有事没事总想着回娘家,常常一出门就是好几天,回到家后也不怎么照看儿子。

景发德虽然有些不满,但想到妻子年纪轻轻就嫁给自己,想必是有些贪玩,也就没放在心上。

为了照顾好儿子,他慢慢减少了工作,可在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妻子的脸色也越来越差。

“你最近怎么不出去赚钱?”海珍坐在梳妆台前,擦着脸问道。

景发德抱着儿子,一边哄得他咯咯直笑,一边说:“我想在家多陪陪你和孩子。”

海珍转过头,眼神带着埋怨:“不出去赚钱,怎么养家?”

“咱家不是有些底子么?放心吧。”景发德笑呵呵说道:“饿不死你娘俩。”

第二天,景发德刚睁开眼,就见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约我出去玩,过几天再回来。

看着一旁睡得真香的庆亮,景发德无奈地摇了摇头,起身走进厨房给孩子泡奶粉。

他的包容助长了海珍的气焰,从回娘家到朋友约,妻子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照顾儿子的责任彻底落在了景发德的身上。

一个老大爷们,又是初为人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养育孩子,景发德又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平日里家里工地两头跑,丝毫没有多余精力关注庆亮颈部上的红痣,也由于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去医院不好,任由它从小米粒长到了半个鸡蛋那么大。

那天,他正给孩子洗脸,不小心磕碰了一下,就听见三岁的儿子疼得哇哇大哭,景发德一看,孩子颈部的瘤子突然破了,鲜血止不住地往外流。

景发德想起几年前医生说过的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带着孩子来到医院后,医生检查完满脸责备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是血管瘤,原本不是什么大病,生生被你们拖严重了。”

听到这些话,景发德心如刀绞:“医生,有没有什么法子?”

“不好治啊,咱们这里医疗条件有限,要不你带着孩子去其他医院看看?”万分内疚的景发德抱着孩子换了多家医院,看着越长越大的血管瘤,很多医生表示束手无策。

自从儿子确诊后,景发德就再也没心思管公司的事了,妻子也越发离谱,每次他抱着孩子从医院回到家,总是见不到海珍的身影。

儿子脖颈上的肿瘤,只要一碰就会出血,考虑到其中潜在的危险,当地所有的幼儿园,都表示不敢接收孩子入园。

景发德没办法,眼瞅着娃娃一天天长大,总得读书识字,他关了公司,全心全意在家照顾儿子,教他念书和做人的道理。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庆亮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学校和小伙伴一起玩,只能在家跟着爸爸念书。

每次看到儿子渴望的眼神,景发德内心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庆亮解释,孩子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疏忽,他害怕告诉庆亮这一切,更担心儿子会因此恨他。

多年来,他为了给孩子四处奔走,卖了房和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然而保守性的治疗根本无法阻止肿瘤长大,要彻底治疗,庆亮又必须承担手术的风险,儿子是景发德的命,当听到庆亮很有可能会因为手术出现意外时,他慌了,于是摇摇头带着庆亮辗转下一家医院。

他与妻子的感情越来越淡,海珍常年住在娘家,不怎么管他和儿子的事,景发德也没有力气再去维系脆弱的夫妻关系,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儿子身上。

他带着庆亮住进了出租屋,为了攒钱治病,房子越租越小,他当过保安、酒吧调酒师、餐厅服务员,想到在工地上干活赚钱多,他找了份建筑公司的零活。

从意气风发的老板到灰头土脸的工人,景发德从没后悔过,只要儿子能好,他散尽家财也无怨无悔,哪怕要他的命,也只管拿去。

谁能想到,上天居然如此残忍,在儿子14岁这年,给了他致命一击。

海珍的隐秘情事

景发德知道,夫妇俩都是A型血,不可能生出AB型的孩子。那一刻,庆亮正躺着手术台上等着输血,他却像个行尸走肉般悄无声息离开了医院。

他开着车一路狂奔,没有方向,直至来到黄河边上,天已经大亮了,他走下车看着面前奔腾的河水,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想纵身一跃而下。

死了算了,一闭眼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想到十多年辛苦付出,竟是替别人养了儿子,景发德泪如雨下,他蹲在地上抱头痛哭,任凭压抑在心底的所有委屈和愤怒随着滚滚泪水倾泻而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景发德抬起头,看着晴朗的天空,缓缓点了一根烟,刚抽两口,他突然像想起什么般,转头走进车里。

他要去找海珍讨个说法,哪怕是死,也要做个明白鬼。

看着头发凌乱、双眼布满血丝的景发德,海珍显得很平静。她叹了口气,慢慢闭上了眼睛。

“是我对不起你。”妻子告诉他,那年,她还没去工地打工,喜欢上同村一个年轻人,两人情比金坚却遭到了海珍父母的强烈反对,原因是这个年轻人太穷了。

海珍妈妈寻死觅活,搅黄了两人的婚事,伤心之下她决定远走外出打工,遇到了离婚的景发德。

“后来,他又来找我了。”海珍转过头,不敢看景发德质问的目光,“我们就……”

景发德抽着烟的手控制不住颤抖起来,他深吸了一大口气问道:“是老肖吗?”

见到妻子默默点了点头,景发德顿感五雷轰顶。那时候,他刚刚结婚不久,海珍就说自己的同乡老肖来西宁打工,景发德为人仗义,二话不说就让老肖进了公司,多年来,两人既是上下级关系,也是把酒言欢的朋友。

不曾想,对方竟是条中山狼,厚颜无耻破坏了自己的家庭,被妻子和朋友双重背叛的景发德想到这里,险些没站住,他扶着墙壁恨恨地盯着海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不知道是怎么从妻子娘家走出来的,只是觉得自己累极了,坐在车里昏睡过去。

后来,还是医院的人通知他,说庆亮因为找不到爸爸,不接受治疗也不愿意吃饭,听到这里,景发德纠结半天,还是决定去医院看看。

“爸爸……你去哪里了?”刚见到景发德的身影,庆亮激动地大哭起来,他死死拽住景发德的衣袖哀求道:“爸爸,我知道我老生病,总是折磨你,对不起爸爸,你千万不要离开我。”

这是怎样的孽缘啊!景发德看着哭得脸蛋通红的儿子,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疼,虽然他和庆亮没有血缘关系,可这些年来的父子情分到底是真的,如果孩子得知了真相会做出什么事情,他真的不敢往下想。

“爸爸去筹钱了。”景发德俯下身抱着儿子,他决定将这个秘密永远隐藏下去。

卖血筹钱救儿子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得知真相的景发德始终没有提出离婚。

庆亮的病情让他不敢大意,每天晚上睡觉,他都是捧着儿子的头,生怕压迫到肿瘤,尽管如此小心翼翼,孩子头上的血管瘤最终还是爆发了。

2006年,庆亮肿瘤再度爆裂,引起大出血。这一次,医生告诉景发德,如果不彻底治疗的话,孩子极有可能熬不过去。

“得去北京治疗,我有个同学在那边,他们医院可以做这种手术。”医生告诉景发德,这种死里逃生的机会以后会越来越少,只有上北京,孩子才有一线生机。

当得知手术需要六十万时,景发德为难了。他身上全部的钱只有几千块,到底要怎么办,才能凑足高昂的手术费?

看着庆亮颈部的血管瘤,想到说不定哪天就会爆裂,随时会夺走他的生命,景发德终于没忍住,将隐藏在心底五年的真相告诉了孩子。

庆亮愣愣的,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的话。

为了确定自己的身世,庆亮决定去找海珍,他要亲口听母亲说出真相,并为父亲找回尊严。

然而,令他绝望的是,自己的确不是景发德的亲生儿子,更可怕的是,海珍拒绝回家,也不打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庆亮失魂落魄地回到家,看着满脸沧桑的景发德,父亲今年五十八岁了,为了他每天都要打两份工,本来他是不必吃这些苦的。

“爸爸。”这一声爸爸刚叫完,庆亮就哭了:“你离婚吧,我以后跟你。”

原本,他是想着如果母亲愿意回头,等他死了,爸爸也不会孤单一人,为了给他治病,景发德放弃事业,连个安身立命的房子也没有。担心老父亲一个人没法过下去的庆亮才会决定找母亲,没想到,对方的无情让他彻底心寒了。

身心疲惫的景发德看着儿子哭成泪人,他又怎么不清楚孩子心中的苦楚,妻子多年来给他的侮辱瞬间烟消云散了,只要儿子还在他身边,过去的恩恩怨怨他决定一笔勾销。

“儿子,你的举动让我感觉到这些年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我愿意用我后半生的生命,为你争取一个有希望的未来。”和海珍离婚后,走投无路的景发德瞒着庆亮来到血站卖血,听到眼球和肾脏更值钱后,他决定用自己的器官筹集款项,给庆亮争取一个彻底做血管瘤节扎手术的机会。

尘埃落定

对于景发德的决定,庆亮十分反对,生怕父亲真的用器官筹钱,他多次以死相逼。

“你如果真要这么做,我立马就去自杀。”看着无助的景发德,庆亮心疼万分。他已经欠了父亲那么多,怎么忍心再让他为自己付出。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景发德父子的故事被当地记者得知后写成了报道,众多爱心人士纷纷捐出善款,想要帮助这对濒临绝境的父子。

拿着捐款,景发德带儿子踏上去北京的征途。

列车刚过了三门峡,庆亮病情突然发作了,当地医院接到通知后,派出救护车在车站等候。

列车长曾看过景发德父子的报道,深受感动,他专门为他们腾出了宿营车,救护车一路相随,一直把景发德父子护送出了三门峡境内。

好不容易来到北京,缓过劲儿来的庆亮提出想去一趟天安门,这是他从小的心愿,景发德答应了。天刚亮,父子俩站在天安门附近,看着国旗缓缓上升,庆亮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相比儿子,景发德内心翻江倒海,他准备带庆亮去中日友好医院碰碰运气,如果这次也不成,他就打算和儿子一起了断。

2007年1月6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同意为庆亮进行手术。

手术前庆亮满怀信心,他相信自己在父亲满满地关爱下,一定可以战胜死神。

整个手术过程凶险异常,当负责操刀的医生李京宏划破庆亮的肿瘤,发现里面是一大块囊泡,只要稍不留神让其中一个地方破裂,庆亮很有可能死在手术台上。

为保险起见,整个手术进行得异常缓慢,直到次日凌晨才宣告结束。看着从手术室走出来的李京宏,一直等在外面的景发德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血管瘤比我们想象中的严重,不过好在很成功。”医院告诉景发德,他将会与其他专家一起会诊,争取让庆亮早日恢复健康。

整整经历了三次手术,庆亮在无数爱心人士和医护人员的关爱下,总算彻底脱离了死神的威胁。

当李京宏宣布这个消息时,这对历经千难万险与人性考验的父子相拥而泣。

那一天,刚好是庆亮二十岁的第二天。

捡回一条命的庆亮决定把二十岁当成生命的起点,要用自己未来的时光好好陪伴父亲,因为是景发德,才让他有了重生的机会。

2007年9月,景发德父子回到西宁市园树村的一间出租屋里,看着窗外的阳光,景发德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些年他搬过好多次家,儿子康复了,这一次应该不用再搬家了。

多年后,懂事的亮亮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据天眼查2022最新公开信息显示,他已经是两家公司的监事,这对苦命的父子终于否极泰来,也希望他们将来一切都好。

参考资料:

青海新闻网:悲情父子的“兄弟”情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宝宝生下来头上有血包是什么原因(小孩生出来头上有血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