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朋友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幼儿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小朋友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幼儿爱吃手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大班小朋友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幼儿爱吃手是什么原因)

大班小朋友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幼儿爱吃手是什么原因)

今天早上一个妈妈急躁躁的给我发信息,说孩子老是吃手,小的时候敏感期给他随意吃手,现在三岁多了又开始吃手,怎么说都不听,甚至吃手频率还会增强,其实,孩子自己也知道吃手不好,但不自觉的时候就会吃手,手指头都吃细了,该怎么办啊。

一般来说,很多孩子都有吃手的习惯,俗话常说“小孩有个蜜手指”,很多家长认为吃手纯属正常,大了自然就不会吃了,也有家长认为“病从口入”,不仅仅把细菌吃进去还能影响到牙齿的发育。

事实上,吃手是一种普遍现象,孩子、成年人都有这种情况,只是孩子不如成年人那么具有自控力而已。美国有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发现,在6~12岁的儿童中,有12%的儿童“经常”甚至“几乎整天”吮手指,而有44%的儿童经常咬指甲。

01 孩子吃手的原因

在很多心理学家眼中,吃手是儿童期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吃手时间过长,爸爸妈妈就需要多加注意,寻找孩子吃手原因,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孩子减少这种吃手现象。孩子吃手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孩子“口欲期”需求

孩子出生后最初吃手是因为喂养时候的吸吮未得到很好地满足而进行一种替代,主要是安抚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不属于不良习惯,只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孩子成长到2~3个月左右,认识到手的作用并开始发挥这种优势,或者抓到别的东西放进嘴巴进行品尝“世界”,或者将手作为“安抚奶嘴”安定自己的情绪。

孩子这些过程都是成长的需要,属于敏感期中的一个,爸爸妈妈无需做过多干涉,随着孩子的长大,随着他们从躺、趴、爬到站立、行走,视野的开阔,他们逐渐会失去吃手的兴趣,直到不再吃手。

缺乏爱与安全感

孩子内心敏感,哪怕只是一个躺着的小婴儿,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安慰,他们会用哭、喊去吸引成年人的目光,如果没有得到相关的需求,就会产生一些其他的情绪。

很多爸爸妈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大了反而无缘无故吃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不足,孩子内心缺乏爱与安全感,靠吃手缓解自己内心的那种孤寂。

惯性驱使,吃手上瘾

孩子本身吃手是本能,但因为某些特殊情况,吃手变成一种习惯,就如同很多人喜欢吃零食一样,吃手是孩子内心不自觉产生的一种依赖,受到惯性驱使上瘾而无法戒除。

02 孩子吃手危害

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部分,很多工作的完成都需要手的辅助,孩子因为刚刚接触这个世界,对于手的使用程度可能还不如成年人高,吃手在儿童之间就变成一种普遍的现象,当然吃手也具有很大的危害。

吃手得到的不仅有安抚还有细菌

我们的手一直暴露在空气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物品外装除了含有细菌,还有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果孩子吃手,就会将这些吸入口腔,轻则牙齿感染,重则肠胃受伤。

吃手造成牙齿畸形

很多孩子吃手过多,导致牙齿不能完全咬合,产生牙齿的不整齐现象,比如牙齿突出,比如牙齿缺角等,对孩子整体的仪容相貌产生很大影响,不得不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进行纠正牙齿。

吃手会遭到嘲笑

在大家的认知里面,只有很小的小婴孩才会吃手,如果一个已经上了幼儿园大班或者上了小学的小朋友当着其他人吃手,会遭到其他同学小朋友的取笑、嘲讽,这很容易造成这些吃手小朋友的紧张、焦虑,吃手变得更加频繁。

03 孩子吃手如何纠正

吃手不仅仅有这些看到的危害,还有一些目前看不到的影响,比如孩子吃手严重,影响着孩子手的精细化动作的锻炼与完善等,并且会因为这种不协调导致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得到更多的麻烦。吃手对孩子的影响如此巨大,爸爸妈妈该如何帮助孩子矫正吃手问题呢?

一、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孩子都属于成长型的一种“生物”,他们的个体成长、发育也与自身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关系。孩子出现吃手,有一种可能就是因为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孩子用吃手来做一种缓解、释放。

小婴儿时期,孩子需要喂哺母乳,可能会有孩子已经吃饱但是他依然不肯张嘴的情形,很多妈妈就会直接用各种办法打开孩子的嘴巴,不让继续含着。其实,孩子他本身只是想获得一种安慰和满足而已,一旦得到了充分吸吮,自然会张开嘴巴。

妈妈的强迫孩子张开嘴巴,孩子就会不自觉地将手放入嘴巴中来满足自己未满足的心理需求。这种时候,妈妈一是尽量不干扰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是吸吮,再一个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抚安慰,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意,孩子也会慢慢放松。

孩子大一些吃手时候,爸爸妈妈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最近陪伴孩子过少,是不是减少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对孩子的各种关心与呵护有所减少。亲子关系是家庭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亲密,就将这种焦虑、需求转移到了吃手上面。

父母需要在从事工作之余,拿出有效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足够的陪伴,即使十分钟也有十分钟的高质量,而不是用两分钟代替十分钟,更不要在陪伴孩子的时间刷手机、打电话等等产生干扰亲子活动的行为。

孩子因为父母的陪伴,空虚的心理得到了充分满足,自然内心喜悦,吃手的事情也会慢慢的淡化掉。

二、注重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长环境,最基础温暖温馨都来自于家庭。如果爸爸妈妈天天吵架,导致家庭气氛紧张,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之下,情绪很容易出现跳动不稳的情况。

我有个朋友,属于急性子,在家里从来都是急急燥燥,因为他的这种着急与对象的那种慢性子,造成家里天天鸡飞狗跳,孩子每次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自己的一点点问题引起家长的再次“战争”。孩子就在这种环境之下,慢慢的吃上了手,每次一紧张就使劲的吸手指头。

朋友一家后来突然发现孩子的手指头比其他手指头要细,才知道孩子因为平时他们自以为大人之间孩子无关的吵架,变得焦躁不安,用吃手进行缓解,直到变成了一种习惯。

朋友夫妻两个有些懊悔,开始用一些别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一家人的亲密行为,比如孩子上学前的拥抱,比如大人上班前与孩子的真诚告别等等,孩子一开始还有些胆怯,随着时间的增长,孩子不再贪恋手指头,变得落落大方起来。

孩子天生敏感,家庭中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孩子就会产生一些不安的情绪,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的进行安抚,孩子会不自觉的认为与自己有关,内心产生焦虑与无助。父母是孩子的精神寄托,家庭关系和谐,孩子才会展示出更好的自己。

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精力旺盛,他们时时刻刻都想参与到不一样的刺激的活动中,但现实中,总有一些空闲时刻,孩子就要处于一种自我感觉的“无聊之中”。怎么打发这种时间呢?很多孩子就爱上了吃手。想要孩子忘记吃手,家长主要是将孩子的手占用起来,不妨这样来转移孩子注意力。

增加活动时间与频率

孩子都喜欢运动,不管是你追我赶还是简单的一些骑车等等,孩子只要手中有一些玩的内容,他们就会忘记无聊忘记吃手。爸爸妈妈不妨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与频率,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场所或者户外,带领他们开心玩耍,孩子精力得到足够发泄,自然也就不再打手的注意了。

鼓励孩子交际

孩子一个人玩耍可以十分钟,但是超过半小时可能就会感觉很无聊,解决无聊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耍,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不错的小点子,几个小点子一碰撞可能又会产生更多的点子,孩子们玩起来就变成了了一种创意性的循环游戏,不存在无聊也就不会有吃手行为。

发现手的其他作用

孩子吃手是因为对手认识不足,爸爸妈妈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认识手的作用,手可以吃,还可以做很多很多的工作,比如写字画画,比如吃饭穿衣,等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展开想象,让孩子对手加深认识,从根本上排除掉吃手。

三、改正吃手不需强迫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有吃手现象,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不然对孩子大声呵斥要不然就是各种打骂教训,效果基本收效甚微,父母就开始采用一些在手上涂抹辣椒粉、胡椒面等这种强迫式手段,最终结果不是孩子不再吃手,反而强化孩子吃手,孩子变成偷偷吃手,变得焦虑、紧张。

吃手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但也绝对不像父母想象的那么恐怖,以至于采取的手段让孩子害怕。孩子们存在很严重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长过度的使用一些手段,孩子就会越来越趋向于父母不想让孩子做的方面,对待吃手也是一个道理。

父母发现孩子吃手的时候,不妨很温和的询问孩子为什么吃手,孩子肯定会有一些自己认为的理由,父母先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理由对错,反而是帮助孩子分析,是不是可以有一些别的方式代替这种吃手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思考如何避免吃手。

当然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吃手会存在一定的坏处,将一些与孩子息息相关或者孩子在乎的方面联系起来告知孩子,效果会更好,比如很多小女孩都爱美,如果告诉他们吃手影响了她们的仪容,她们自然会克制自己,由被动改为主动改正,最终结果要有效得多。

当然,如果家长最终没有解决掉孩子的吃手问题,也不要过于着急,一般来说,孩子在3~6岁吃手也属于正常现象,6岁以后很多孩子的吃手现象会很自然的消失。父母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不要搞得人心惶惶,否则孩子会认为自己犯了大错,更加强化吃手行为。

孩子吃手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爸爸妈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不要急于下结论,先仔细观察发生的情形,了解吃手的原因,对症下药,一一解决。

父母在孩子吃手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爸爸妈妈尝试将对孩子的爱意落实到孩子可以真真正正看到的地方,孩子不会产生内疚、自卑,家长也能够收获很好地亲子关系。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大班小朋友爱吃手是什么原因(大班幼儿爱吃手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