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不就位翘动是什么原因模型不就位翘动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模型不就位翘动是什么原因

模型不就位翘动是什么原因()


牙科医生讲义第七讲: 可摘局部义齿初戴

导读:

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完成后,要求能在口内/顷利戴人和取出,且固位良好,基托伸展适度,咬合正常,患者能较快适应并恢复功能。有些复杂的义齿,需做必要的修改才能就位,然后还应调整卡环,磨改边缘和调牙合,义齿才能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

第一个部分:义齿初戴时注意事项

戴义齿时应按义齿设计的就位道方向试戴,轻轻施以压力,观察其能否/顷利就位。如有阻力,应分析原因予以修改,不能强行带人。在试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与反应,如有疼痛应立即停止就位,以免损伤口腔组织。义齿就位后应达到的要求:①基托与牙槽嵴黏膜贴合无空隙(除缓冲区外);②卡环臂位于基牙倒凹区并与基牙密合,且具有适当固位力;③抬支托应位于抬支托凹内并与基牙完全密合,且有一定的厚度,但又不影响咬合关系;④卡环体应位于基牙观测线上,不能影响咬合关系,与基牙密合,卡环体部无磨损现象;⑤修复体在口内应保持平稳,无前后翘动或左右摆动,具有足够的固位力且摘戴方便。

(一)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的方法

1.卡环过紧 卡环体区域有多余突出的塑料阻挡,可将多余的塑料磨除。倒凹填补不够,制作支架时磨损模型,以致卡环体部进入倒凹区,轻者可以磨改基牙卡环体部处的牙体组织,重者则需要重做卡环。

2.拾支托移位 牙合支托因磨损模型或装盒、充填时移位,可使义齿不能就位。此时需去除支托修理,或取模重做。

3.基托、人工牙进入软、硬组织倒凹区 此时义齿无法/顷利就位,可用红蓝咬合纸进行检查,确定出阻碍就位的具体部位,取出义齿,用不锈钢钻或小轮状石磨除代表阻碍处的着色点,即磨除进入倒凹区的塑料基托,如此反复戴人和调改,直到完全就位。但每次磨改量不宜过多,以免使义齿与基牙间形成间隙而造成食物嵌塞。

4.义齿变形 常见原因为印模、模型不准,或出盒、磨光时支架、基托变形。轻度变形可以通过修改支架、基托加衬等措施来纠正,明显变形者应取模重做。

(二)铸造支架或义齿就位困难和翘动的原因

1.支架变形

(1)琼脂印模材料质量不好,在翻制模型过程中造成印模收缩变形。

(2)高温包埋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够,不能补偿铸造后金属的收缩,而使支架变形。

(3)脱模铸造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控制熔模的变形因素所致。

(4)铸道设计不合理,铸件未避开热中心区,造成支架各部分不均匀收缩。

(5)模型缺损,特别是支托凹、牙冠轴面外形高点等部位缺损,或在铸造过程中支托、卡环体部有粘砂、瘤块,都会影响义齿就位,或形成支点造成义齿翘动。

(6)开盒去除包埋石膏时,用力过大或方向不当,造成支架变形。

(7)打磨过程中支架被磨损,甚至被抛出,都可能造成支架变形。

2.设计不当 模型设计时,共同就位道的选择不当;不利倒凹填补错误;缓冲区未做处理,致使卡环体部连接体进入倒凹区,造成义齿就位困难。

若义齿变形,使之不能完全就位时,可根据造成变形的原因和变形程度做不同的处理,整铸支架变形,原则上则需取印模重做。

二、义齿初戴的检查及处理

(一)卡环和骀支托

卡环与牙面密合,卡环臂端在倒凹区内,卡环体在非倒凹区,拾支托与支托凹应密合,拾支托、卡环体不影响咬合。若卡环在基牙上的位置不合适,可用技工钳加以调整;抬支托过高时,可磨改早接触点,但不能磨改过多,以免造成支托折断,必要时还可少量磨改对拾牙。

(二)基托

其边缘不能妨碍唇、颊、舌的功能性活动,基托边缘过长者应予以磨除;基托组织面应与黏膜贴合、平稳、无翘动。若有翘动现象,应查出支点予以消除;基托组织面有压痛者应采用义齿压力指示剂检查。将指示剂均匀涂在基托的组织面。戴上义齿,嘱患者作正中、前伸及侧向咬合动作后,取下义齿 观察基托组织面,有指示剂被粘掉的部分即基托的早接触部分,需进行磨改。而上颁结节、腭隆突、下颌舌隆突和内外斜嵴区,应做缓冲。

(三)连接杆

连接杆与黏膜接触应适当,若接触过紧,则会压迫黏膜产生疼痛;若二者之间有较大间隙,可能造成食物嵌塞,唾液滞留而引起不适,并影响舌的运动和正常的发音。

(四)颌位及咬合

缺牙过多,上下颌牙无正常牙合接触,需要确定颌位关系的可摘局部义齿,检查其垂直距离是否过高或过低,正中关系是否正常。若颌位正常亦应检查人工牙有无高拾、低拾,对早接触者需调拾,使人工牙和天然牙都有均匀接触,若个别牙无接触或低牙合,可用自凝塑料加高恢复咬合关系。

三、戴牙须知

1.初戴义齿时,口内可能暂时会有异物感、恶心或呕吐等不良反应,有时发音亦可能受到影响,同时也会感到咀嚼不便。一般经耐心戴用1—2周后即可改善。

2.摘戴义齿不熟练,需要耐心练习。摘义齿时最好推拉基托,而不是推拉卡环。不要用力过大,戴义齿时不要用牙咬合就位,以防止卡环变形或义齿折断。

3.初戴义齿,一般不宜吃硬食。若是前牙义齿,也不宜咬切食物,暂用后牙咀嚼食物,最好先吃软的小块食物。

4.初戴义齿后,有时可能有黏膜压痛,可暂时取下义齿泡在冷水中,复诊前2—3小时戴上义齿,以便能准确地找到压痛点,以利于对义齿进行修改。

5.饭后和睡前应取下义齿刷洗干净,用清水蘸牙膏刷洗即可。

6.为减轻支持组织负荷,使之有一定时间休息,最好夜间不戴义齿,取下义齿浸泡在冷水中或义齿清洁液中,但切忌放在开水或酒精溶液中。

7.如感觉戴义齿有不适的地方,应即时复诊,不要自己动手修改,以免影响修复体质量。

8.若义齿发生损坏或折断时,应及时修理,并同时将折断的部分带来复诊。

9.除了给予患者正确的维护义齿指导外,还必须建议患者今后对口腔进行维护,以确保余留牙及牙槽骨的健康持久。义齿戴多长时间应该再次复查,取决于患者的口腔和身体状况。易患龋者、牙周病患者及牙槽嵴萎缩患者检查频率应更高。如果条件正常,最好每半年至一年复诊一次。

第二个部分:可摘 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一、疼 痛

(一)基牙疼痛

先检查基牙有无龋坏或牙周病,若基牙正常,可能是卡环与基牙过敏区产生摩擦而引起的。如牙颈部过敏、楔状缺损等而卡环臂却也位于牙颈部处,这种情况可采用牙颈部脱敏治疗,并调节卡环臂位置,使其避开过敏区。有时由于拾面磨耗或拾支托预备过深,也可引起基牙酸痛,一般可采用脱敏治疗。卡环体或基托过紧,对基牙产生持续性的推力,亦可引起基牙的胀痛,此时可将过紧部分稍加磨松,如卡环系铸造形成也可少量磨改。但如果是不锈钢丝卡环体部过紧时,原则上不磨改卡环体部以免折断,可适当磨去少量基牙牙釉质,但不应过多,否则必须取模重做。另外由于咬合过高,特别是咬到过高的金属支架,例如拾支托、卡环体或金属基托等,可作调拾处理,将金属支架磨低一些,必要时也可将对拾牙尖或切缘稍加磨改。若出现过敏可做脱敏处理。总之基牙疼痛原因不一,应仔细检查后做相应处理。

(二)软组织疼痛

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压迫唇、颊舌沟或进入倒凹区擦伤黏膜,应适当磨短基托边缘,并使其圆钝光滑。当石膏表面有小气泡时,基托组织面可出现粒状突起,可造成黏膜充血红肿,甚至造成黏膜溃疡,可用小棉签蘸甲紫标在溃疡区,戴上义齿,将溃疡部分衬印在基板上,再以小磨石加以修改,去除粒状突起。在硬区、骨性隆突、牙龈缘、系带等处缓冲不够而造成的局部疼痛、溃疡,应查清疼痛部位,在基托相应处进行缓冲处理。采用义齿压力指示剂的方法检查义齿的早接触点,解决压痛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可摘局部义齿支持作用差或咀嚼压力较大,使基托过度压迫黏膜组织。例如缺牙较多、拾支托少或采用不锈钢丝牙合支托;人工牙面过宽或排在牙槽嵴顶颊侧;基托面积过小,压力较集中;义齿平稳性差,有较大翘动或摆动;牙槽嵴较窄,黏膜较薄,耐受力低,都可引起较大面积黏膜压痛及黏膜红肿。针对上述原因应做适当修改,可扩大基托支持面积,增加间接固位体或拾支托数目,调牙合解除牙合干扰。下颌牙槽嵴狭窄不能承受咀嚼压力时,可采用软衬材料加衬,以减轻黏膜负荷。

二、固位不良

(一)弹跳

卡环臂端未进入基牙的倒凹区,而是抵住了邻牙,咬合时基托与黏膜贴合,开口时卡环的弹力使基托又离开黏膜,只要修改卡环臂即可纠正。

(二)翘动、摆动、上下动

原因是卡环体与基牙不贴合,间接固位体放置的部位不当,牙合支托,卡环在牙面形成支点,卡环无固位力。处理方法为修改卡环与牙合支托,或需重新制作卡环。

(三)基托与组织不密合,边缘封闭不好

常发生于修复缺牙数目较多的义齿以及游离端缺失的义齿,没有充分利用基托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而影响义齿的固位、稳定。可进行基托重衬处理。

(四)基牙牙冠小,或呈锥形致固位形差

基牙小或呈锥形无法放置三臂卡环时可增加基牙或改变卡环类型,也可将过小牙或锥形牙做固定全冠以改变牙冠外形,有利于固位体的放置。

(五)人工牙排列的位置不当

如前牙排列覆牙合过大,在前伸时上颌义齿前后翘动;后牙若排在牙槽嵴顶颊侧,咬合时以牙槽嵴顶为支点发生翘动;若排在牙槽嵴顶舌侧,影响舌的运动。可以按选磨调拾的原则进行磨改,如无法改善,应重新排列人工牙。

(六)基托边缘伸展过长

影响唇、颊、舌系带及周围肌的活动,也可导致义齿固位不好。可将基托边缘磨短,并使基托避让开各系带处。

三、义齿咀嚼功能差

可能由于咬合关系不正确,人工牙拾面过低过小与对拾牙接触不良,拾面平坦,无适当的牙尖斜度或沟凹不明显,或义齿恢复的垂直距离过低,都可能降低咀嚼效能。可升高咬合,加大拾面,改变抬面形态,在牙合面增加食物排溢道,增加牙尖斜度。如系基牙和牙槽嵴支持不够造成的,可增加基牙和加大基托面积,以提高基牙及牙槽嵴的支持力。

四、义齿摘戴困难

卡环过紧、基托紧贴牙面,倒凹区基托缓冲不够。患者没有掌握义齿摘戴方向和方法,都可造成义齿摘戴困难,需调改卡环,磨改基托,教会患者如何摘戴义齿。

五、食物嵌塞

义齿初戴后出现食物嵌塞和滞留,主要是由于基托与组织不密合,卡环与基牙不贴合,基托与天然牙之间有间隙等原因所造成 改善方法是当基牙和牙槽嵴存在不利倒凹时,选择适当的义齿就位道,尽量减小不利倒凹,同时需要患者加强口腔卫生和义齿的清洗,防止天然牙发生龋病和牙周病。另外,如倒凹填补过多造成不应有的空隙,应用自凝塑料局部衬垫解决。

六、发音不清晰

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装置由舌、腭杆、卡环等组成,这些都对正常的发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产生发音障碍的频率,根据缺损部位、程度而异。特别是腭部前后腭杆及侧腭杆或舌杆的设置部位,与发音功能有极大关系。

口腔腭部的所有部位,都与发音运动有关,在选择腭杆位置时,尽可能避开易发生障碍的位置,腭中央区为发音动作时舌接触最少的区域,也是较少发生发音障碍的区域之一,在该区设置腭杆影响较小,特别是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的范围最合适。

设置舌杆的区域相对来说发生语音障碍的机会比腭杆要少,但在充分考虑下颌前牙区舌侧牙槽嵴的形态,避开倒凹区的同时,也要注意设置的位置不宜过低,否则会妨碍舌系带及舌底部运动,影响发音。

上颌前磨牙舌侧的卡环臂常作为固位体的对抗臂,放置在基牙舌侧的最大隆起部,成为一个异物而影响舌的发音功能。建议卡环臂的厚度要适中,或在基牙置卡环对抗臂的区域做相应的选磨,使卡环放大后能再现基牙的良好外形。

牙位与发音有密切关系,后牙缺失引起舌体变大,前牙缺失使唇缺少足够的支持,这样起重要作用的发音器官——舌、唇、牙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排牙时除了考虑咀嚼功能外,发音、美观都要加以重视。另外,基托厚度、戴义齿的时间、义齿修复史等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发音的清晰度,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多数患者可逐渐习惯恢复到正常发音水平。基托过厚则可将其磨薄、磨小以改善发音。

七、咬颊黏膜、咬舌

由于上下颌后牙的覆盖过小,或由于缺牙后,颊部软组织向内凹陷,天然牙的牙尖锐利都会造成咬颊黏膜。应加大后牙覆盖,调磨过锐的牙尖,加厚基托推开颊肌。

咬舌多因下颌后牙排列偏向舌侧或因拾面过低造成。可适当升高下颌舌平面,磨改下颌人工牙的舌面或重排后牙。

八、恶心和唾液增多

戴人上颌可摘局部义齿后,由于基托后缘伸展过多、过厚,或基托后缘与黏膜不贴合,二者之间有唾液刺激而引起恶心。应磨改基托或重衬解决。

如唾液分泌多、口内味觉降低,只要坚持戴用义齿,逐渐习惯后,这些现象即可消失。

九、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

由于垂直距离恢复得过低或过高,改变了咀嚼肌张力和颞下颌关节正常状态,患者常感到肌疲劳、酸痛和张口受限等颞下颌关节症状。可通过加高或降低垂直距离和调拾来解决。

十、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

人工前牙的选择不恰当,如形态不协调、牙冠太长或太短、颜色差别较大;人工牙的排列不当,过于偏向唇侧、颊侧或舌侧,唇部外形太突或凹陷,可根据情况酌情进行修改。对患者提出的合理意见应认真听取并尽量修改,必要时重做。

第三部分: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

可摘局部义齿在戴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牙周组织和牙槽嵴情况的变化,金属的疲劳或患者使用不当,或修复体设计制作缺陷等原因,使可摘局部义齿发生折断、损坏、基托不密合和咬合不良等,必须修理后才能继续使用。也有因邻近牙过度松动而拔除,需增加人工牙,改变卡环位置。如修理后尚能符合修复治疗要求的,可进行修理,否则应取模重做。此外,尚应仔细检查分析产生修复体折断、损坏或不合适的原因,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进,防止再次损坏、折断。

一、基托折裂的修理

基托折裂主要是由于基托强度不够,例如基托过薄、过窄,又无金属加固设计,塑料热处理不当产生气泡,连接体位置不合适,使基托产生薄弱环节。也可由于患者使用不当被咬断、压断或跌断等原因造成。

修理方法是:如基托折断处的断面较大且清晰,可以正确拼对者,可用蜡粘固在正确位置上,然后在组织面灌注石膏,翻制石膏模型,以便固定基托。此时应注意断裂面不能有任何移位。待石膏凝固后,在基托折断处两侧各磨成约5mm的斜坡,深达石膏面,但不得损坏石膏模型。滴少许室温固化型塑料单体在折断处基托表面,使其表面溶胀,调拌室温固化型基托塑料,充填折断处。待塑料固化后取下义齿,磨平抛光即可。如果基托折断面不清楚,无法正确拼对者,可将折断义齿戴人口中,连印模取下灌模、脱模,再在石膏模型上修理。如基托仅为裂缝,可直接在组织面灌注石膏进行修理。如基托过薄者应在修理时适当加厚,或弯制加强丝横跨裂缝,以增加强度。若基托与黏膜不密合或咬合不平衡,应进行重衬和调牙合。

二、卡环、颌支托折断修理

卡环、拾支托过细,过薄或粗细不均匀造成弱点,不锈钢丝弯制时弯曲次数过多,用力过猛使金属渐生疲劳,初戴时拾支托、卡环体磨改过多,金属表面存在裂痕、钳印,铸造不当金属内部形成缩孔、砂眼、杂质等都可降低金属强度。

修理时,首先应仔细检查拾支托沟深度和宽度是否足够,否则应加深加宽,或适当磨改对牙合牙尖。然后将耠支托、连接体磨除,若卡环与牙合支托相连可一同磨除。注意尽量不要破坏人工牙面,磨除的地方用蜡填补,将义齿戴人口内,取模,把义齿放人印模内正确的位置上一起灌模。义齿从模型上取下,用热水冲去软蜡,在模型上重新弯制不锈钢丝牙合支托、卡环或铸造牙合支托、牙合卡环。用自凝塑料或热凝塑料固定。若在磨除卡环牙合支托时破坏人工牙的面,可在模型上先制作卡环拾支托,然后安放在基牙正确位置上,用自凝塑料固定,再用白色自凝塑料恢复人工牙形态。也可先用蜡固定并雕刻人工牙蜡型,经装盒、去蜡后充填基托塑料和人工牙塑料。

三、人工牙折断、脱落或增添的处理

充填塑料时人工牙未得到充分溶胀,分离剂涂在人工牙上或溶蜡未去除干净,人工牙排列不当等因素均可造成其折断、脱落。

修理人工牙折断或脱落的义齿,可磨除义齿上的残留牙冠及舌侧基托,但注意保存基托唇侧龈缘,以保持原有基托颜色的一致。选择颜色、大小、形态合适的人工牙,或仍利用脱落的原人工牙,磨改其盖嵴部使之粗糙,或预备出固位倒凹。在人工牙盖嵴部及舌侧和相应的基托部分滴单体,使塑料充分溶胀,按咬合关系,用自凝塑料固定。修理前牙时应尽量少暴露自凝塑料。

四、义齿牙合面磨耗或咬合过低的处理

义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塑料牙牙合面磨耗以致与对拾牙无接触关系,或由于义齿支持作用不足,牙槽嵴吸收萎缩而造成义齿下沉,致使咀嚼效率降低。

若个别后牙低,可将塑料牙面打磨粗糙,用自凝塑料在口内直接加高恢复正常咬合关系。若人工牙较多且磨耗严重,则应在面上加烘软的蜡,在口内作正中咬合,必要时利用蜡拾记录上牙合架,在模型上雕刻人工牙面外形,按常规装盒,用热凝塑料恢复正常咬合。

五、重 衬

义齿戴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牙槽嵴的吸收,使基托组织面与黏膜组织不密合,嵌塞食物,基托翘动,咬合不平衡,甚至造成基托折断。此外,对游离端缺失的义齿,为使基托组织面与其下方的口腔组织更贴合,亦采用重衬(relining)处理。

(一)直接法重衬

将义齿刷洗干净,擦干。在基托组织面均匀磨除一层,使之粗糙。用小棉球蘸单体涂在基托组织面上,调拌自凝塑料,达粘丝早期时涂布于基托组织面上,用棉球蘸液状石蜡或藻酸钠分离剂涂于患者需做重衬区的黏膜上。将义齿戴人口内,使义齿就位,嘱患者自然咬合。同时检查卡环及拾支托,是否与隙卡沟和牙合支托凹密合。让患者作功能性整塑,多余的塑料从基托边缘挤出,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在塑料尚未凝固之前,从口内取出义齿,置于温水中浸泡,加速完成聚合作用,待塑料完全硬固后,去除倒凹区塑料,磨光即可。注意,必须在塑料未硬固之前,将义齿从口内取出,否则塑料进入倒凹区的部分变硬后,义齿无法从口内取出。另外,在凝固之前取出也避免了塑料在完全硬固之前释放热量而灼伤黏膜。

(二)间接法重衬

适用于义齿需要重衬的范围较大时。此法是在基托组织面放印模材料,在口内取咬合印模,取出后灌模,装盒,按常规工艺进行热处理、打磨和抛光,在口外完成基托组织面的 六、余留牙拔除后增添人工牙、卡环

义齿修复后,又拔除余留牙,如拔除牙少,只是增添个别人工牙,可直接用自凝塑料在口内修理;如除填补人工牙外,还需增加卡环、基托,则需要将义齿戴人口内,取印模灌注模型后在口外修理。若余留牙拔除较多,义齿使用时间较长,则应取模重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模型不就位翘动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