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不打麻药是什么原因(拔牙打麻药不麻是怎么回事)拔牙不打麻药是什么原因(拔牙打麻药不麻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拔牙不打麻药是什么原因(拔牙打麻药不麻是怎么回事)

拔牙不打麻药是什么原因(拔牙打麻药不麻是怎么回事)


减肥?被虐待?忧郁症?

不不不都不是,这只熊猫日渐消瘦是因为——牙疼!

世界上有很多痛苦,咬咬牙就能过去,但是牙疼呢?

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牙疼依然是十分痛苦的事情,如果在古代牙疼就更惨了,别看很多历史人物表面风光。


史上记载第一个拔牙的名人,是东晋名臣温峤,这位老兄曾平定王敦之乱,打了不少胜仗。

但是这样的狠人,也顶不住牙疼,他终于疼得受不了了,就让医生帮他拔了牙,没想到医生也是个狠人,比温峤还狠,在没有麻醉、消毒和止血手段的情况下,毅然帮他拔了牙,结果温峤伤口感染,诱发中风死了。

《晋书·温峤郗鉴列传》:“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江州士庶闻之,莫不相顾而泣。”

拔牙风险这么高,不少人就选择了保守治疗,比如著名诗人杜甫,不仅常常忧国忧民,也忧虑自己的牙齿,杜甫曾经和好友赞公和尚,一起逛街买房,但是杜甫非常挑剔,挑半天没挑到。

后来他就写了一首诗,再次邀请和尚去看房,该什么时候去呢?杜甫淡淡地说,等熬到牙疼好了就去。

《寄赞上人》:“当期塞雨干,宿昔齿疾瘳。”

杜甫这边忍得辛苦,字乐天的白居易,碰到牙疼也乐天不起来了,他只能躺在床上,一躺就躺了三天,等着老婆煎药给自己吃,中间顶多是写写诗句抒发下怨念,转移下自己的注意。

《病中赠南邻觅酒》:头痛牙疼三日卧,妻看煎药婢来扶。

还有宋朝的李昉(fang),也深受牙疼之苦,写出来一首诗是这样的

苍翠一丛湘岸色,问僧求得不嫌多。

重移砌畔新栽石,旋斸庭中旧种莎。

诱引吟情终不尽,装添野景更无过。

明年新笋成林后,袅袅长竿拂树柯。

当然有关系,这首诗的诗名叫《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李昉那么能忍,所以当牙疼找上了明朝文人吴俨,他就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出了最真实的感受。

齿落竟何悲,不落亦何喜。但愿不肿痛,叫号动邻里。

虽然文笔平实,但是胜在感情真挚,描写很接地气,让人深深感受到了牙疼的威力。


从这些名人的例子可见,古代牙疼常用疗法有

但不是所有牙疼都能熬过去的,所以有时需要,更强大的治疗方法——补牙和拔牙,比如东汉张仲景,就提出过,补蛀牙的方法。

《金匮要略》:“以雄黄、葶苈,上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雄黄加热氧化后,生成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可以有效杀病菌和神经。

外国人才也很多,中世纪的理发师傅Tony,不仅是理发高手,同时兼任外科医生,以及牙科专家等数职,拔牙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所以在当时的理发店,人们可以享受理发、放血、拔牙一条龙服务,非常划算。

随着时代的进步,阿拉伯人总结东西方所长,提出一套拔牙方法,先用尖刀分离牙齿和牙龈,再用手或钳子轻轻摇动牙齿,最后用强力的钳子将其拔出,可以说比较先进了。

但是有必要重新再提醒一下,古代基本是没有麻醉措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外各国各文明,不约而同达成共识,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拔牙。


既然认识到了牙齿的重要性,平时就得好好护理牙齿,比如饭后漱口、刷牙等等,没牙刷也没关系,古人直接用中指刷,想象了一下,大概是这个样子。

后来有人一想,不对啊,左右手得雨露均沾才行,于是提倡两只手一起刷,想象了一下,大概是这个样子。

最晚宋朝开始,牙刷就已经逐渐普及了,当时的牙刷是根木头,木头一端插上绑成一捆的牛尾毛,跟现在的牙刷已经很像了,城里还有专门卖牙刷的店。

明朝进一步改进,以猪鬃毛代替牛毛,理论上清理效果更好,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股猪骚味。

古人注重牙齿卫生,可以有效防范牙疼,不过话又说回来,牙疼说不定还是幸福的,毕竟起码还有牙可疼,不像韩愈,年纪轻轻牙齿就开始掉,而且是一颗接一颗地掉,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

后来掉着掉着就习惯了,一年掉一颗嘛,再过十几二十年就掉光了,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

韩愈四十多岁牙齿就快掉光了,整天喊牙疼的白居易,到六十岁才掉了两颗牙,也不知道是谁比较惨。

不过,在牙疼的情况下,这些人居然还有心情写诗工作,作品还能流传后世,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拔牙不打麻药是什么原因(拔牙打麻药不麻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