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才正常呢(50岁每晚睡几个小时正常)50岁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才正常呢(50岁每晚睡几个小时正常)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50岁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才正常呢(50岁每晚睡几个小时正常)

50岁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才正常呢(50岁每晚睡几个小时正常)

老徐跟几个朋友约好每天早晨去爬山,他从来没有迟到过,因为他多年来养成了四点必醒的习惯,比闹钟都准时。

对于自己的生物钟,老徐很得意:”我这么多年身体都习惯了,一天睡四个小时就够!“

上班的时候老徐确实属于精力旺盛事业狂人,可自从退休后,他总感觉自己精神不济,白天无精打采的。不过睡眠时间依然保持年轻时的习惯,到时间就醒,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睡眠有问题。

为了锻炼身体,老徐才跟朋友约好爬山的,他每天都能准时到,就是爬山的时候体力跟不上其他人。为了补充体力,他去健身房练肌肉、补钙、补蛋白,种种方法都试过了,还是容易累。

朋友们开始质疑他最得意的”生物钟“:“你是不是睡眠时间太短了?老年人要八个小时才健康呢!”

老徐也想多睡,可他根本就睡不了,无奈之下去咨询医生,想要延长睡眠时间。

经过检查,老徐有神经衰弱症,需要营养神经调整睡眠。原来睡眠真的是体力的“加油站”,对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来说,是不是一定要睡够8小时才科学呢?

一、“8小时睡眠”最科学?

每人每天需要8个小时的时间睡眠,才是最科学健康的。这句话,来自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兴起时代,那时候的工人非常辛苦,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左右,而且还没有双休日。超长的工时剥夺了工人们的休息睡眠时间,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工人们打出了“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8小时睡眠”的口号。

8小时睡眠理论,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所谓8小时睡眠最科学、对健康最有益这种说法,实际上并没有经过科学检验。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系也越来越关注。在实践当中发现,真正影响健康的是睡眠质量,而不仅仅是时间。

有的人每天睡5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有的人能睡10个小时,也不见得比别人更有活力。所以,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来说,能够通过睡眠获得身心的放松,醒来后神清气爽无不适症状,就是良好的睡眠。

正常成年人的一个睡眠周期大概是90分钟,一晚上持续3~5个周期,人才会逐渐清醒。在这段时间里,要经历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几个阶段,才会逐步地进入深度睡眠。只有经过了深度睡眠,人才会得到真正的放松。

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阶段,那就属于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都会下降,所以不要熬夜学习和工作,一晚上睡眠不足,会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调整。

当然,有不足就会有过度,过长的睡眠时间也不行。就像周末补眠的工作人士,“睡饱”以后却发现身体更累,没有想象中那么神清气爽。这是因为过度补眠打破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下丘脑中的细胞能量分配发生混乱,引起了疲劳感。

8小时睡眠,可能对一部分来说是合理的。可它依然会对某些人来说太长,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太短,总而言之一句话,睡眠时间不可一刀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睡眠节奏,根据身体的状况适当调整,不用拘泥于时常。

当然,每个人的睡眠时间也是会变的,比如说年龄增长的同时,睡眠时间变少,这是为什么呢?

二、中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是因为身体不行了?

睡眠障碍在中老年人中十分常见,长期失眠可导致老年人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

在睡眠障碍人群中,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同类问题,那中老年人的睡眠到底是怎样出问题的呢?影响中老年人睡眠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

研究表明,性别对睡眠存在一定的影响。老年女性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男性,这可能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剧烈相关,而女性对家庭、社会的关注比较多,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

心理变化也是引起中老年人睡眠时间缩短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日常活动减少、疾病增加,容易引发抑郁症和焦虑症状。有研究表明,中老年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常常出现睡眠障碍。

慢性躯体性疾病也会影响中老年人的睡眠。老年人的器官机能下降,被认为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高危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脑卒中、慢性疼痛、脑肿瘤等疾病本身的症状以及引起的负面情绪,都会影响中老年人的睡眠节奏。

当疾病引发睡眠障碍时,睡眠障碍又同时加重身体的这些疾病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对于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是主要原因。

药物也会影响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中老年人往往会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疼痛等等症状,这些需要长期通过药物来控制。

有些抗菌药物、精神系统药物、降压药等,都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起刺激作用,无形中就影响了睡眠,造成睡眠障碍。

也正因为这些因素,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缩短是不可避免的,那对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来说,睡眠时间多久对身体健康最好呢?

三、50岁后,最佳睡眠时间是多少?

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睡眠质量是衡量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睡眠质量不好也是危害健康的一大隐患。

那么,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应该睡多久呢?

一项随访2年的研究发现,极短睡眠时间会增加抑郁和焦虑的患病风险。而极端睡眠时间,包括每天小于5小时和每天大于10小时。其中短时间睡眠组抑郁检出率最高,睡眠时间越短,抑郁程度越重;反之,抑郁程度越重,睡眠时间越短,睡眠与抑郁相互影响。

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饮酒、健康自评、抑郁是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会导致极端睡眠时间的现象的发生。

由此我们可以基本上划定正常的睡眠时间,在每天5小时到10小时之间。但这只是一个普遍的区间范围,到底每个人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多长,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先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1.需要闹钟叫你起床吗?

2.经常在周末睡懒觉吗?

3.经常在参加会议、讲座等无聊的活动或久坐时打瞌睡吗?

如果三个问题都不存在,说明存在睡眠过量的现象,需要减少睡眠时间。如果一项符合,那说明有短期或长期的睡眠不足,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调整。

对于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来说,保证自己能睡个好觉,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四、中老年人如何提高睡眠质量?

睡眠是衡量健康的指标之一,睡眠时常与死亡率之间呈U型相关,睡眠时间过短、过长都会导致高风险死亡,尤其是睡眠时间长的人死亡风险更高。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成了50岁以上人群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相关的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方面包括饮食、吸烟、喝酒、午睡、运动锻炼等方面。

均衡与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有较好的睡眠,以肉食或素食为主、不吃早饭或晚饭的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吸烟和喝酒都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午睡习惯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夜间睡眠的质量。有研究显示,若夜间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大于8小时的男性老年人,他们白天更容易嗜睡,然而白天嗜睡的老年人死亡率会增加。

每周至少一次或经常锻炼、参加社区活动及从事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白天不容易打瞌睡,有助于晚上的睡眠。社交生活较少或生活无聊的老年人,睡眠时间大于9小时,睡眠质量不高,很难达到深睡状态。

情绪对老人的心理有一定影响,也会缩短睡眠时间。所以中老年人遇到问题,要学会以平 和的心态去面对,“看开”很多事,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文章结语:

睡眠是人们健康和幸福的基本要素,包括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主观健康在内的健康状况是对个体在健康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影响睡眠状况的重要维度之一。

关注身体健康,提高睡眠质量,是所有人的追求和努力方向。中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运动、生活习惯,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对于提高睡眠质量也有极大的好处。

参考资料:

【1】《老年人睡眠障碍相关研究进展》,医药论坛杂志,2019.10

【2】《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多重慢性病患病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研究》,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1.12

【3】《老年人睡眠时间与认知、抑郁关系影响因素》,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8

【4】刘连启,刘贤臣,刘兆玺,等。山东省城市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的现状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2,35(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50岁每天晚上睡多少小时才正常呢(50岁每晚睡几个小时正常)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