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什么原因(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什么原因(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什么原因(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什么原因(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长期伏案易眩晕,按按后脑压痛点

症状:颈性眩晕

偏方:在枕骨下寻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在此进行大力的揉搓,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前几天,我接诊了一位姓张的男性患者,他今年29岁,是一名电脑程序员。前一段时间,公司要赶编一个程序,他作为主要负责人,更是忙得团团转,经常连续四五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不起来。今天早上,他正准备起身取水,突然一阵眩晕,差点跌倒在地上,旁边的同事急忙扶着他躺在沙发上休息。躺了一会儿,他感觉好一些,就起身继续工作,但发现,只要转头、低头或者仰头时,动作稍微快了点,立即会有明显的眩晕感。动作慢的时候,或者颈部不活动,则没有症状。他心里很着急,请了假就赶紧来医院就诊。

听他这么描述,我心里已经有了判断,问他目前是否还有这样的眩晕症状。张先生试着转了下头,马上闭上眼睛,连说发晕。

他问我是不是因为过度疲劳引起的,要不要打点什么营养针补一补。我告诉他这不是问题的关键,他这个症状是典型的颈性眩晕,要治疗也很容易。


我让他背向我坐好,在他的双侧枕骨下缘处用手指按压,很快各找到一个明显的压痛点,在那里用力揉搓了数下,再让他转头活动,他试着转了几下,再仰头低头了几次,告诉我竟然已经全无眩晕不适了。这么快就消除了他的症状,潘先生非常高兴,连呼中医真是神奇,不可思议。

我给张先生解释,中医对此病的治疗看上去神奇,其中的道理却并不难理解。从中医经络学来说,在枕骨下缘处有少阳经、太阳经、督脉等多条经络通过,长期伏案工作,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气机流动不畅,会导致枕骨附近的经络经气壅滞,经络不通,眩晕发作。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在枕骨下缘有好几条颈肌连接于此,长时间伏案工作,颈肌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会导致枕骨下缘处的颈肌发生痉挛,甚至产生损伤、组织粘连,挤压并刺激局部的神经感受器。


在转颈时,这种挤压会变得更加强烈,导致神经感受器产生明显的神经信号,传入枕骨附近的脊髓神经,再通过复杂的神经传导机制,就可能干扰到分布在颈部椎动脉上的神经纤维,使椎动脉发生收缩,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这样就产生眩晕了。

还有些情况下,神经信号不会导致椎动脉血管收缩,而是直接上传至大脑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会“误认为”这个信号是个“眩晕”的信号,于是也会导致眩晕症状发生。这种疾病,临床上称之为“颈性眩晕”。值得一提的是,“颈性眩晕”很多人认为是颈椎骨质增生或者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疾病,往往需要照X片或者CT、MRI,这其实是个误区。最起码根据我个人的临床体会,看过的颈性眩晕患者,95%以上都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没有关系,而只是由于颈肌或其他软组织损伤导致的。

在枕骨下寻找到的压痛点,实际上就是颈肌痉挛,或者出现组织粘连的地方,在此进行大力的揉搓,能够起到迅速放松痉挛肌肉、解除粘连的效果,从而解除对局部神经感受器的挤压和刺激,自然能够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期伏案易眩晕,按按后脑压痛点。

我刚解释完,张先生就说那以后再加班就放心了,只要一晕,用用此招即可。我笑着说可不能这样想,任何疾病都是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中医有句话叫“三分治,七分养”,其中就有重视预防这层含义。他的颈性眩晕是长时间工作引起的,所以平时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活动一下颈肩部,进行一下休息。具体该多长时间呢,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每隔45分钟就要休息十分钟,参照这样的时间间隔就非常合适了。

张先生听了表示明白,又问这个枕骨下缘的压痛点具体是在哪个位置呢?

我告诉他这可不一定,常见的位置会在风池穴、风府穴处,但因人而异,更多的情况下,这个压痛点并不是在某个固定穴位处,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大不相同,所以最好是在枕骨下缘处,从左至右仔细寻找,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后,在此处大力揉搓,一般即能起效。


中医有句老话叫做“治病无定穴”,意思是说有时治病不要拘泥于某个穴位的限制,而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颈性眩晕就属于这种情况。

经过这次打交道,张先生和我成了好朋友,经常带同事、亲戚来找我看病。有一次他告诉我,前几天他和部门领导出外公干,在车上领导突然觉得头晕,他立即用了我的方法应急处理,花一分钟时间就让领导的头晕症状消失了,领导因此对他大加赞赏,夸他不仅专业技术过硬,想不到还有一手绝活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什么原因(后脑勺子一阵一阵的疼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