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髓鞘引起的红点是怎么回事(点状脱髓鞘病变是什么病)脱髓鞘引起的红点是怎么回事(点状脱髓鞘病变是什么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脱髓鞘引起的红点是怎么回事(点状脱髓鞘病变是什么病)

脱髓鞘引起的红点是怎么回事(点状脱髓鞘病变是什么病)

#心理学考研#

知识点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胎儿六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具备。
2.婴儿2岁时,脑及各部分的相对大小和比例基本类似成人。
3.大脑的髓鞘化程度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4.出生后脑重增加最快的时期——婴儿期。
5.同步节律α波的出现是婴儿脑成熟的标志;5个月时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大脑各模块的脑电活动成熟的顺序:枕颞顶额。
6.大脑皮质中枢的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脑干和中脑(生命中枢)
7.大脑单侧化在新生儿期就已出现,但只有量的区别,随着时间发展,逐渐出现功能单侧化质的区别。
8.婴儿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良好的修复性,5岁以前语言中枢具有极强修复性,受损也会自行修复。


知识点二.婴儿动作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①头尾原则:从头到脚,从上到下
②近远原则:由近及远,由中央到四周,从躯干到四肢
③大小原则:从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④从整体性动作到分化性动作
⑤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
2.动作发展的顺序:
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3.婴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①遗传和成熟: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动作发展的物质基础,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因素控制的有顺序的过程,是机体固有的过程。
②学习和训练:长期的训练也能加速动作发展
③营养与健康: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儿童生理发育的影响会直接表现在动作发展上
④环境因素:气候,文化背景等。


知识点三.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1.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①实验过程:格塞尔让同卵双胞胎中的一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爬横梯,梯,每天练习10分钟,另一个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第s周。

②结果:到第55周,他们在爬楼梯技能上没有差别。

③讨论:格赛尔提出了“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支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两个,即成熟与学习,其中,成熟更为重要。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证明了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作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知识点四.婴儿言语发展理论
1.习得论(后天论)
主张言语是后天习得的,强调后天环境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
①强化说:斯金纳认为言语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言语获得的必要条件。
②模仿说: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语言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班杜拉认为婴儿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言语能力;怀特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所创造和选择的。


2.先天论
主张语言是天生的,强调先天因素在语言获得中的决定作用。
转换生成说: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

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天生就有一套普遍语法,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一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

每个句子都包含一个深层结构和一个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变为表层结构(语音等),从而被感知和表达。
3.相互作用论
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


知识点五.婴儿言语的发展

.1.婴儿期言语发生过程:简单发音期(0-2个月),发音游戏期(2-4个月),语言修正期(5-9个月),学话萌芽期(9-12个月)。

2.言语的发展阶段:前言语阶段(0-12个月);言语发生阶段(1岁左右)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词,场合限制性较强;单词句阶段(1-1.5岁)一次只说一个词,一个词代表一整句的意思;电报句阶段(1.5-2岁)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到多词句;复合句阶段(2-3岁)。

3.19个月出现词语爆炸现象,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到36个月婴儿基本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过度规则化与规则扩大化现象是婴儿思维自我中心性的表现。

4.婴儿双词句的生成规则包括:中轴开放式联结,范畴对应式联结。


知识点六.婴儿认知(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4个月表现出颜色偏好,3个月表现出人脸偏爱。

2.深度知觉: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表明,婴儿6个月能清楚地知觉到深度,并对高度产生惧怕。在这里提出一个小细节,坎普斯研究2个月婴儿的深度知觉,他把婴儿放在视崖的深浅两侧,记录婴儿心率变化,发现婴儿被放在深崖区心率下降,心率下降是对新事物感兴趣的表现,但还没有表现出害怕。

3.婴儿的方位知觉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定位的。

4.婴儿已经具有联合知觉(如将愉快或愤怒的声音与言语联系起来)。


知识点七.婴儿感知觉研究的经典范式

1.视觉偏好法
范茨通过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或多个刺激,观察他们对刺激的的注视时间,以此判断他们更喜欢哪个刺激。研究发现新生儿能够辨别不同的视觉刺激;相比于其他刺激,婴儿很早就对面孔感兴趣。
2.习惯化一去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是指反复给婴儿呈现同一个刺激, 当婴儿熟悉或习惯了该刺激后,就会停止对刺激的反应,表现为注视时间减少、头部或眼部运动停止,吸吮频率恢复到基线水平、呼吸或心跳频率增加。去习惯化是指给婴儿呈现一个新异刺激,如果婴儿能够分辨新旧刺激,对新异刺激的反应就会增加;如果反应没有变化,说明婴儿不能分辨新旧刺激。习惯化一去习惯化范式同样很难区分婴儿对刺激的辨别和对刺激的偏好。视觉偏好法、条件化转头程序、高振幅吮吸法都是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的变式。
3.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视崖"是一块长方形玻璃组成的平台,平台以中间为界分成两半,一半在紧贴玻璃下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布,作为“浅侧”,另一半在玻璃下方150cm处铺着同样的格子布,作为深侧”。实验时,将婴儿放在平台的中间,母亲站在视崖的“深“浅"两侧召唤婴儿。如果婴儿不假思索地爬向“浅侧"和“深侧”,说明没有深度知觉能力;如果婴儿主动爬向“浅侧”但拒绝爬向“深侧”,说明具有了深度知觉能力。研究发现,6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深度知觉。
4.阿姆斯特丹的点红实验
阿姆斯特丹借用了黑猩猩研究中的点红测验,在婴儿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在其鼻子上涂一个无刺激性的红点,然后观察婴儿在镜子面前的反应。如果婴儿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并用手去摸它或试图抹掉,表明婴儿已能区分自己的形象和加在自己形象上的东西,婴儿已经有了把自己当作客体来认识的能力,即“客体我”形成。

知识点八.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1.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2.布雷泽尔顿(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3.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活动型,冲动型,情绪型,社交型)

4.卡根的抑制型,非抑制型。

5.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冲动型(胆汁质 ,黄胆汁);活泼型(多血质 ,血液);安静型(粘液质,粘液);抑郁型(抑郁质,黑胆汁)。

6.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

①容易型: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且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接受新事物;情绪积极;对成人的行为反应积极,容易受到父母的喜爱。

②困难型:生理机能活动无规律;爱发脾气且不易安抚;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很慢;很难接受成人的喜爱,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疏远。
⑧迟缓型:活动水平低、反应慢;情绪偏消极;逃避新事物、 新刺激;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这类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父母养育方式的不同发生分化。
上述三种类型的婴儿只占65%,还有35%的婴儿属于混合型。
气质对早期教养的影响:
①容易型婴儿对各种教养方式都容易适应

②困难型婴儿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早期教养和亲子关系的问题,为了使婴儿抚养和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能够维持下去,家长们必须处理很多棘手的问题。
③对于迟缓型婴儿的教养,关键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知识点九.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伊扎德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5种:惊奇,伤心,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2.婴儿在1岁半时出现与自我意识相关的情绪(客体我出现,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如羞愧,骄傲,内疚,尴尬,嫉妒等。

3.分离焦虑(6-7个月产生,与母亲分离时会产生焦虑),陌生人焦虑(6-8个月产生,看见陌生人时会焦虑),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陌生、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搜索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4.婴儿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1)内源性的微笑: 0-5周。婴儿最初的微笑是自发的,不是社会性的微笑。(见到生物和非生物都会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3.5个月。婴儿能区分人的声音、面孔和其他非社会性刺激,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但此时婴儿对不同人的社会性微笑是不加区分的。(只对人微笑,但对熟悉人和陌生人都会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尤其从4个月以后。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开始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表现为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


知识点十.婴儿依恋

1.依恋是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形成于6-8个月,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陌生情境实验
为了研究婴儿的依恋,艾斯沃斯及其同事先安排母亲和婴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活动,然后让婴儿分别经历陌生人进入、母亲离开、母亲返回、母亲再离开等情境,观察婴儿在与母亲分离和相聚的过程中以及面对陌生人的过程中的表现,从而对婴儿的依恋类型进行判断。

3.婴儿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场时,能在陌生的环境进行独立的探索,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母亲的离开会引起明显的不安;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很容易被安慰。

回避型依恋:同母亲分离时很少表现出焦虑,对陌生人的反应相当友善,母亲回来时,也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反抗型依恋:又称矛盾性依恋。紧紧靠在母亲身边,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大喊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混乱型依恋:当与母亲分离后再团聚时,婴儿表现出各种混乱的矛盾行为,如当母亲安慰他以后,他却出乎意料地哭起来或表现出一种冷冰冰的姿态。

4.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鲍尔比和安斯沃斯等将婴儿的依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个月。婴儿还未形成对某个人的依恋,他们对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婴儿对母亲、熟悉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更加偏爱母亲,产生陌生人焦虑。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婴儿能更好地理解母亲的目标,理解影响母亲离开和出现的因素,分离焦虑逐渐下降。


知识点十一.婴儿早期同伴交往的发展过程
婴儿从半岁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一般认为,婴儿早期同伴交往要经历三个阶段
(1)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6-8个月。婴儿的交往更多地集中在玩具或物品上,而不是对方,大部分社交行为是单方面发起的。
(2)简单交往阶段: 9-13个月。婴儿已经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开始出现社交指向行为(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能得到同伴的反应。
(3)互补性交往阶段: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出现了更多复杂的社交行为,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还可以与同伴展开需要合作的游戏。
缪勒和范德把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划分为简单社交行为、社会性相互影响、同伴游戏以及早期友谊四个阶段。


补充知识点:

哈特对自我意识发展的理论:9-12个月出现主体我,12-15个月主体我明确发展,15-18个月出现客体我,18-24个月用言语标示自我(客体我明确发展)。

婴儿期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主体我(人我知觉分化)客体我(能够识别镜像我,物我知觉分化)用言语标示自我

写在后面的话:从去年(2021考研)始北师大,清华,中科院等这些名校又重新加入312统考,命题组的出题风格一改从前,也没有所谓的套路了,选择题考的知识点更加细化,更偏向于理解,而不再停留于一个知识点的表面意思。大题更是如此,只凭背诵而不去理解分析,怕是很难去适应312了,任何一个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出一个30分的大题。这也是在警告我们,基础很重要,看书要全面,不能只挑一些大的点看,稳扎稳打,一步一步的走好每一步,到了考场上才能有应变一切的底气。

最后,欢迎大家来我的公众号(psy考研人)探讨知识,一起学习,若有幸见证彼此成长,也是幸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脱髓鞘引起的红点是怎么回事(点状脱髓鞘病变是什么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