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老不吃饭是怎么回事(老人总不吃饭怎么回事)老人老不吃饭是怎么回事(老人总不吃饭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老人老不吃饭是怎么回事(老人总不吃饭怎么回事)

老人老不吃饭是怎么回事(老人总不吃饭怎么回事)

“年轻时吃嘛嘛香,到老了就吃不动了”,随着年龄增长,不少老年人遇到食欲减退、吃饭不香的困扰。长期吃不好饭,老年人会出现营养不良、虚弱、体重进行性下降等问题,大大降低晚年生活质量。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从5个方面进行调整。

老年人食欲不振有5个因素

日常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常常感到食欲不振,吃饭没有胃口,有的时候甚至懒得吃饭。研究发现,胃口不好的老年人寿命会缩短,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食欲不振有5个因素:新陈代谢降低和体育锻炼减少,身体需要的能量较少;嗅觉和味觉改变,对食物的味道不再敏感;牙齿或胃肠道变化,对食物的选择受到限制;无法自行准备饭菜,吃不上可口的食物;日常作息不规律,导致用餐时间混乱。

除了衰老,老年人对食物缺乏兴趣也可能是健康问题导致的,如沮丧或孤独等负面情绪、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药物的副作用等。而认知障碍、帕金森病、口腔和喉咙感染、牙周疾病、唾液腺功能障碍、甲状腺疾病等,也会导致老年人食欲明显下降。

因此,如果老年人饮食习惯突然发生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都“没胃口”、体重波动较大等,应及时就医诊断潜在原因。

5个方法帮助老年人“吃得香”

无论衰老还是健康问题导致的没食欲,都可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老年人“吃得香”,以获得足够营养。

改善味觉:一些长期需要服药的老年人,唾液腺不能产生足够的唾液,会使食物的味道不同并且难以吞咽。经常刷牙可以改善味觉,进而增加营养摄入。此外,一些药物会使食物尝起来有金属味。如果觉得某种肉类“变味”,可以改用其他蛋白质来源,如奶制品或豆类;如果不想喝白开水,可以尝试用枸杞、红枣或柠檬等泡水喝。

增加营养密度:大份的食物会让食欲不振的老年人产生紧张情绪,不妨将菜肴做得小巧精致一些。与此同时,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即在同等分量下,提供更多营养素。比如,用粗粮代替精米精面、用深色蔬菜取代浅色蔬菜、用鱼虾代替部分红肉。

设定饮食时间表:定时进餐可以提高摄食中枢的兴奋性,使吃进的食物被有规律地消化吸收,提高食欲。受睡眠质量、消化能力、体力活动等影响,一些老年人在正常用餐时间可能吃不下饭,此时,可以先喝点汤、吃些小点心,刺激身体产生“饥饿信号”,再吃正餐。

让饭菜更有吸引力:一成不变的饭菜会让人没那么有食欲,可通过增加配料,如加入柠檬、酱汁或泡菜,或用五颜六色的食材等,使饭菜更具吸引力。使用一些装饰物、变更摆盘方式、更换不同款式的餐碟、进餐时播放优美的音乐等,也会增加老年人吃饭的欲望。

家里备点健康零食:老年人可考虑每天吃6-8顿小餐,而不是3顿大餐,或寻找一天中食欲最好的时间段进餐;在房间里摆放水果、坚果和其他健康食品,方便老年人适当吃零食补充体能。

作者/李开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老人老不吃饭是怎么回事(老人总不吃饭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