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上隐窝影是怎么回事(心包上隐窝影像表现)心包上隐窝影是怎么回事(心包上隐窝影像表现)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包上隐窝影是怎么回事(心包上隐窝影像表现)

心包上隐窝影是怎么回事(心包上隐窝影像表现)

这些“病变”不是病变,是常见变异。

作者|孙丹雄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淋巴结的鉴别

纵膈淋巴结肿大的CT,如下:

肿大的淋巴结常常呈结节状,有强化,横径与长径相比,一般>50%。

下面是一个我管过的病人:

气管分叉,隆突上方的病变,是肿大淋巴结吗?是淋巴结吗?

下面是指示图:

NO,这不是淋巴结,这是心包隐窝。

什么是心包隐窝?就是心包在纵膈内折返形成的结构,在CT上面,典型的表现是边缘光滑,很多为新月形,水样、均匀密度,常无钙化,随访无改变,增强无强化,是鉴别心包隐窝和纵隔淋巴结的相对特异性表现。

临床上见到的半月形,均匀低密度影,几乎都是心包隐窝。部分心包隐窝表现不典型,和纵膈淋巴结不容易鉴别。正常人胸部CT很容易发现心包隐窝,学习CT必须知道心包隐窝的概念。

再来一例,也是临床中遇到的典型心包隐窝。

图示如下,也是半月形,如鹅卵石,如香蕉

再来一例增强CT,气管分叉上面,规则的月亮形心包隐窝:

心脏搏动伪影

除了心包隐窝,还要注意主动脉搏动伪影,有时候波及到肺,会误诊肺炎:

血管变异

血管的变异很多,注意不要误诊为纵膈肿瘤,但是血管变异一般来个增强CT,瞬间一目了然。

这个病灶,不做增强CT,乍一看有点夸张,但是增强CT瞬间明了。

参考文献:李琦, 吴景全, 黄兴涛.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螺旋CT三维成像解剖学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8, 26(1):52-55.

奇怪的奇静脉,在临床中,也不少见。

坠积效应

坠积效应,在临床中,也不少见,特别是肥胖患者,应注意不是肺部炎症病变。

参考文献:傅强, 张震, 张铮,等. 鉴别肺部血管坠积效应与炎症的CT扫描改良方法[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9, 20(9):716-718.

再来一例,下肺坠积效应,患者反过来趴着睡,前胸部又出现坠积效应。

参考文献:南喜文,唐光健,彭泰松,等.CT肺坠积效应与气道阻力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3):183-185.

坠积效应特点,病灶在肺组织受压部位,边缘模糊,病灶模糊,分布有规律,胸膜下弧形、条片状。

最后,再来一张心包隐窝:识别心包隐窝,减少误诊,减少患者恐慌,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穿刺活检。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包上隐窝影是怎么回事(心包上隐窝影像表现)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