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很多红色的痘痘是怎么回事(背上有很多红色痘痘是什么原因)背上很多红色的痘痘是怎么回事(背上有很多红色痘痘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背上很多红色的痘痘是怎么回事(背上有很多红色痘痘是什么原因)

背上很多红色的痘痘是怎么回事(背上有很多红色痘痘是什么原因)

“张教授,我的后背长了好多痘痘,该怎么治疗呢?”实际上长在后背的“痘痘”虽然和脸上的“青春痘”很相似,原因却不尽相同,面部叫寻常型痤疮(主要由痤疮丙酸杆菌引起),前胸后背的叫毛囊炎,头部叫脂溢性皮炎。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一下好发生于前胸后背的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

病因


1969年Weary报道1例毛囊性丘疹、脓疱 , 从皮损中分离出圆形糠秕孢子菌 , 首次提出糠秕孢子菌 (Pityrosporum) 可引起毛囊炎。


1973年Potter研究 , 认为该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 正式命名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随着分类学的进展将菌名定为马拉色菌后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也就被称为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属嗜脂性酵母菌属,为人体和温血动物皮肤常驻菌群之一,易定植于皮脂腺丰富部位,长期共生于皮肤之上。


在适宜条件下马拉色菌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将毛囊部位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者可刺激毛囊口产生较多脱屑并阻塞开口,使皮脂潴留,加之游离脂肪酸刺激,致毛囊扩张破裂,导致毛囊内容物释放入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马拉色菌致病需要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外环境因素多为温暖、潮湿的地区和季节泌旺盛者,还与抗生素滥用、糖皮质激素滥用有关。


临床特点


马拉色菌毛囊炎多发于青壮年、特异体质者 (多汗者、免疫力低下者)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滥用者,好发于胸背、面颈、肩上臂及腹部等部位。

马拉色菌毛囊炎

典型皮损为半球形,炎性毛囊丘疹、斑丘疹或小脓疱,直径约2~4mm,周边有红晕,可挤出粉脂状物质,常数十至数百个散在或密集分布,疹间有正常皮肤,丘疹中央可间杂有小脓疱或黑头粉刺。常出现不同程度瘙痒,或刺痛、感灼热感,出汗后加重。


辅助检查方法


常规KOH涂片检测方法


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对于马拉色菌的检测敏感度并不能很好满足临床要求。


Wood灯


Wood灯作为皮肤的“显微镜”,利用其发出的长波线,照射真菌感染的部位,使被检测部位呈现出不同颜色、强度的荧光,来诊断病因,且检查结果快速准确,能够为皮肤浅部真菌的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马拉色菌毛炎在皮肤镜下皮损表现为棕黄色荧光。


荧光染色、PAS染色和美蓝染色


有专家对三种染色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三者各有其优缺点。


真菌荧光染色法:简便快捷,仅需1滴染色液立即压片即可荧光显微镜观察,而且镜下背景反差较大,图像清晰,相比于PAS和美蓝染色法更易于观察,省时省力但真菌荧光染色法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限制了其临床的广泛使用。


PAS染色法:菌体被染成玫瑰红色,结缔组织染成浅红色,菌体较易于识别,但其操作相对繁锁、费时,且阳性率略低于另外两种方法。


美蓝染色法:相对于前二者而言,美蓝染色法的菌体染成紫红色,易与脂滴、细胞间隙相鉴别,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对于初学者易于常握。


治疗与护理


一般来说,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可以根据医生建议和实际情况,采用2%的酮康唑洗剂,洗澡时抹在身上,过5分钟再冲掉;或用50%丙二醇、咪唑类霜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擦拭患处。


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选择口服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光动力疗法,窄谱紫外线,液氮冷冻、IPL-420nm等。


除此以外,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方面,谨防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反复发作:


勤擦汗、勤洗澡:运动出汗后,赶紧把汗液擦干净,然后再洗个澡,清洁好背部,以防汗液油脂堵塞毛孔。治好后也不能掉以轻心,每到湿热季节可定期用酮康唑洗剂洗澡,抑制马拉色菌生长、预防复发,每周1~2次。


洗澡时不要过度用力搓背:有些人觉得,后背“长痘”是因为清洁不到位,在洗澡的时候就拼命搓背。道理你虽然懂,但做法却错了。大力搓背过度摩擦,反而可能导致皮肤受损,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注意衣服的清洁干燥:洗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然后穿上晒干的衣服,防止皮肤太湿,给糠秕孢子菌滋生的机会。


改掉不良习惯:戒烟酒、少吃油腻食物、少熬夜,减少焦虑和压力。


小结:总之,马拉色菌毛囊炎病因明确,检查方法可靠,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药物多种,适应不同人群人群选择。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控制症状后,间歇使用外用药即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皮肤健康科普##颜值科学社超能团#


参考文献:

[1]陈朝丰,胡小平 , 伍方佩 .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真菌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16(1):81-84.

[2]Alvese EV,Martins JE,Ribeiro Ebm,et al. Pitvrosporum folliculitis: transplantatiom case report [J]. J Dermatol,2000,27:49-51.

[3]何丽莎 , 路永红 . 马拉色菌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7):729-732.

[4]吴凡 , 李宗辉 , 桑红 . 马拉色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医学 研究生学报 ,2014,27(8):878-880.

[5]Akaza N,Akamatsu H,Takeoka S,et al.Increased hy-drophobicity in malassezia species Malassezia species correlates with in-crease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 in human ke-ratinocytes[J].Med Mycol,2012,50(8):802-810.

[6]Buommino E, De Filippis Aeds al.Innate im-mune response in human keratinocytes infected By afelineisolate of Malassezia pachydermatis[J].Vet Microbiol, 2013,163(1-2):90-96.

[7]庞艳华 , 曹双林 , 刘维达等 . 南通和南京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调查及致病菌种分[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45(2):95-98.

[8]陈卓英 , 朱宝峰 , 齐焕英等 . 宝安区石岩地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病情况及多种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2(18):1-2

[9]Lee J W,Kim B J,Kim M N.Photodynamic therapy:new treatment for recalcitrant Malassezia folliculitis[J].Lasers Surg Med,2010,42(2):192-196.

[10]韦无边 , 卢柳伊 , 莫小春 等 . 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误治 63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6,29(5):48-50

[11]Takahashi H,Nakajima S,Sakata I,et al.Antifungal effect of TONS504 -photodynamic therapy on Malassezia furfur [J].J Dermatol,2014,41:895-897. [12]Lee JW, Kim BJ, Kim MN. Photodynamic therapy: new treatment for recalcitrant Malassezia folliculitis [J].Lasers Surg Med,2010,42:192-196. [13]延晓伟 , 朱嵌玉 , 万齐华等 .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 ,2018,40(6):918-924.

[14]毛雁江 , 宗坦 .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5(1):42-46.

[15]阿布 , 钟泽敏 , 胡永轩等 .420nm强脉冲光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研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25(5):265-268.

[16]韦无边,莫小春.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研究与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25-12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背上很多红色的痘痘是怎么回事(背上有很多红色痘痘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