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做的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开始做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做的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开始做梦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从小就做的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开始做梦是怎么回事)

从小就做的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开始做梦是怎么回事)


  那一年是东汉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延熹是汉桓帝刘志的第六个年号,虽然此时的汉桓帝已经做了十五年的皇帝,不过真正掌握大权仅仅三年,而未来的蜀汉皇帝刘备就在这一年的夏天出生在幽州涿县。


  我们知道燕蓟之地寒风凛冽,毕竟北国风光嘛,然而北方的夏天跟南方一样的无比炎热。刘备的出生并没有什么异象,没有雷电交加,也没有烈日中天,更没有像刘邦母亲怀孕的时候有黄龙附体。


  对于刘弘来说,得子之喜肯定是难以言表,便为儿子取名为“刘备,字玄德”。所谓玄德,就是存于心中而不显著于外的德行,不是什么虚伪的德行,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天撒谎,做人虚伪吧!


  刘备刚出生的时候,家庭的经济条件还算充实,祖父刘雄做过县令,父亲刘弘仕州郡。虽然只是小公务员家庭,但是比起一般的平民家庭还是要好上许多。但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刘弘的去世,成为刘备生命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父亲去世的时候,刘备还很小,家里就失去了经济来源,对于年幼的刘备和刘备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刘备跟随母亲以贩履织席为生计,勉强能够维持生活,但是刘备还是渡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严密的等级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就初步形成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所谓的士就是读书人,农就是庄稼汉,工就是工人阶级,商就是商人,而排在末位的就是商人。按社会和政治地位来讲,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都是吃皇粮的,即使刘备的皇室身份是一个谜的话,那刘备也算是没落的士人阶层。


  相对于曹操和孙权的家庭条件来说,刘备确实是命运多舛,贫困潦倒了,不过他小时候的志向却不比曹操和孙权的小,那就是他梦想成为天子。刘备是大汉子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与罗贯中先生笔下仁德厚重和一心扶汉的刘玄德相差太大了,那刘备是不是真的从小就有当皇帝的想法呢?


  史书上记载,刘备家东南方向的篱笆内有一颗高约五丈的桑树,这棵桑树的的树顶在远处看就像皇帝坐的车盖一样,从刘备他们家门口过的人看到这棵树的人都说,这家会出贵人,当然这个贵人指的就是刘备。


   刘备小时候有一次和同族的小朋友在这棵桑树下玩儿的时候,就说他以后一定要坐用羽毛装饰过的盖车,《三国志》中原话是:“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那什么是羽葆呢?就是用羽毛作为装饰的华盖,原本指葬礼仪仗的一种,这是非常高贵的仪仗,后来逐渐成为天子的象征,《礼记》中有记载“御棺用羽葆”。


  众所周知,古代士大夫的棺只能用茅草装饰,诸侯用羽葆,而天子以纛,“纛”是什么呢?纛也是指羽葆,天子的仪仗用羽葆,诸侯的仪仗也用羽葆,不是矛盾了吗?其实不矛盾,那为什么诸侯也用羽葆呢?在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汉景帝想要拉拢梁王对抗七国的叛乱,汉景帝就赐予了梁王乘坐羽葆盖车。羽葆虽然是天子的仪仗,但是天子可以将这种仪仗赐予朝廷上重要的大臣或者诸侯王,对于大臣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荣耀,也是皇帝对大臣和诸侯王的信任,所以一般人肯定是不敢想的。


  然而刘备的叔叔刘子敬正好路过,听到刘备的话后吓了一大跳,就说:“你不要乱说话,想让我们家满门抄斩吗?”当然刘子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其实就相当于古代政治问题,从汉武帝时期巩固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君主专制,君权是至上的,想和皇帝平起平坐不就是造反吗?


  俗话说童言无忌,当时的刘备还小,说话的时候脑子没有经过过滤的,他怎么知道这是政治问题呢?如果他知道说了这句话会招来杀身之祸,还敢说这句话吗?所以很可能,刘备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无心的,只是当时玩儿得兴起,说了这么一句话。


  就例如说,和朋友们走在大街上,看到富二代开着一辆价值连城的兰博基尼,一路目送,羡慕不已,大谈兰博基尼的豪华和性能,一个胸怀大志的朋友就说,二十年后他一定会买这样一辆跑车,可能会得到两种反应,一是嘲笑他痴人说梦,二是这个人确实有志气,二十年之后,他真的买了一辆兰博基尼时,各种传媒就会把他二十年前所说的话大大的宣传一番。


  我们试想,如果刘备没有做皇帝,史书上还会记载这样的“不臣之说”吗?也许他只是沧海一粟,已经被滚滚的历史长河淹没了。陈寿写这段话的时候,也许只是想说刘备少有大志而已,而且前面也解释过,“羽葆”虽然是天子的仪仗,但德高望重的大臣和诸侯也可能会得到这种特殊的待遇。


  刘备说了这话,就抹不掉他的野心,陈寿说刘备有高祖之风,高祖是谁?高祖就是刘邦啊!刘邦曾经担任泗水亭长,到咸阳去送徭役的人时见到秦始皇的仪仗,说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子嘛!与刘邦争天下的项羽也说过这样的不臣之言,秦始皇出巡江东时被项羽看到,项羽更是赤裸裸的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也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结果最后取代秦始皇的是刘邦。


   那刘备想过当皇帝吗?想肯定是想过的,天子高高在上,君临天下,谁又不想当皇帝?不过这肯定是刘备春风得意的时候,当然不仅是刘备,曹操也是想当皇帝的,别看曹操晚年进公称王的,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当了皇帝,会遭到后世的唾骂。所以孙权称臣时劝他称帝,就说孙权想把他放在火炉上烤,曹操是一个比较重实际的人,只要大权在握比什么都重要。


  曹操死于公元二百二十年三月份,过了九个月之后,其子曹丕就废掉了汉献帝刘协自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做了曹操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然而也就在第二年的四月份,身在成都的刘备也自称皇帝,史称“昭烈皇帝”。


  根据刘备一生的做事准则,如果曹丕不做皇帝,刘备是不会做皇帝的,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嘛!首先,从战略形势来讲,汉献帝在洛阳被权臣欺负,而刘备打出的政治口号以振兴汉室和恢复中原为己任,如果在曹丕之前称帝,是绝天下人之望的事情,刘备不会像董卓、袁术一样无知;其次,刘备漂泊半生,后来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策,取荆襄和巴蜀为资,刘备也是按诸葛亮的战略一一实施的,说明刘备是很想得到刘表和刘璋的领土的,但是为什么刘备没有直接明着攻打荆州和西川呢?就是因为他和刘表、刘璋都是汉室宗亲,取之不义,绝天下人之望,最后荆州没有取,结果被曹操所得,才有赤壁之战,而攻打西川的时候,也是故意和刘璋制造摩擦,最后取得了西川。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做任何事情,都会想出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对于称帝这件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刘备的做法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很虚伪的人,再用同样的视角看曹操,反而觉得曹操要光明磊落得多,曹操用政治权谋在朝堂上除掉政敌,用在军事谋略在战场上收拾了中原诸侯。然而对于实力比较弱的刘备来说,需要政治权谋和军事行动并用,才能够真正的有所作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从小就做的梦是怎么回事(从小就开始做梦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