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走路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走路的时候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这几天走路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走路的时候脚面疼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这几天走路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走路的时候脚面疼是怎么回事)

这几天走路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走路的时候脚面疼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刚来到门诊,就见到秦女士一跛一跛地来到了我的诊室,我看她跛得厉害,立刻请她坐下说。

据秦女士自述:大约在两年前参加单位举行的运动会时,拉伤过右侧足部,当时立刻喷了云南白药,并休息了一段时间,大概三天后症状有所缓解,便开始继续上班、晨练。

后来始终感觉右脚脚跟隐隐作痛。大约4个月以前,足底疼痛加重,秦女士前往县里医院打了封闭针后,病情逐渐恢复,但是两天前病情再次复发, 站立,跑跳都不行,于是前来我院就诊。

通过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足底检查,发现患者足底存在浅表性软组织损伤,并且深层组织也出现一定的损伤。之后又为患者做了详细检查,最终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引起的足底筋膜炎

相信足跟痛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罕见,甚至很多人都经历过足跟痛,但足跟痛究竟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常见的可以引起足跟痛的病症。

一、引起足跟痛的原因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也称跖筋膜炎。在日积月累的足部活动中,足底筋膜被反复拉伸、过度使用,最终出现劳损,进而使组织出现退变、纤维化,最终造成足底筋膜急性或慢性损伤。有重复性的研究表明,发生足底筋膜疼痛时很少有炎症发生,反而更多是组织发生了退行性改变。

足底筋膜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足跟痛的主要原因,占全部跟痛症患者的 80%。在美国大约有 10%的人群患病,每年约有60万人因此就诊。 这种疾病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人,多发于40-60 岁人群。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 有研究表明,慢性足底筋膜炎可能与体重过快增长、高足弓、扁平足、小腿肌肉紧张、长时间站立、肥胖、年龄、外伤、过度运动不合适的鞋子等因素有关。

除了筋膜炎,还有这两种也容易引起足跟疼痛

足跟脂肪垫炎

除了筋膜,足底还有很多脂肪。这些脂肪共同形成的脂肪垫,可以起到防滑、减缓走路时的震荡等作用。如果受凉或者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足底脂肪垫也会发炎,出现疼痛。特别是在中老年人当中,更容易出现脂肪垫萎缩而导致的疼痛。

骨刺

跟骨骨刺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骨刺即骨质增生的俗称,是关节因种种原因使软骨发生磨损破坏,并促成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属于一种自然老化现象。然而,现在由于工作原因,许多人必须久站久坐,再加上站姿坐姿不正确,很容易导致骨质退化进而诱发骨刺。

足底筋膜炎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导致足跟痛的原因,因此我认为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足底筋膜炎如何诊断与治疗。

二、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

临床诊断:病史结合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足底筋膜炎的痛是一种搏动性、灼热、刺痛性的疼痛。此病最大的特点是,晨起迈出第一步时或者长时间静止不动后迈出第一步足跟会感到刺痛或钝痛,行走数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时间增长或站立时间增加,疼痛又会加剧。

影像学诊断:

MRI。核磁共振(MRI)因其检查视野广,无创性,实施多方位扫描成像,分辨率高等特点,因此在软组织检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MRI检查可显示病变的筋膜厚度是否增加,以及内部是否存在异常的信号。

然而MRI成像时间较长,由于磁场反应,使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体内有某些金属的部位不能作MRI检查,且MRI检查费用较为昂贵,因此临床上较少使用。

超声。随着超声在肌骨领域的应用,超声机器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在软组织疾病、体表包块、肌骨系统的疾病诊断,获得了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

同时临床上对于这些疾病的超声诊断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超声具有 MRI 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超声诊断因无创、便捷、廉价、实时动态检查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等优势,成为了很多疾病的首选检查,也成为帮助提示预后的重要帮手。

所以 , 超声在因足底筋膜炎所导致的足跟痛的诊断中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

发生足底筋膜炎后,患者应尽量减少站立和行走,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物理治疗:通过电疗、超短波等方式,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改善患部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还可在足跟部进行冰敷治疗,每次10分钟-15分钟,共做3次,每次间隔3分钟。

按摩:采取横向与纵向的方式,用大拇指按压、揉搓足底筋膜,力度不宜太大,有轻微疼痛即可。也可采用轻度的足底按摩,以达到活血镇痛的目的。

药物治疗:较严重的患者,可口服非流体类抗炎止痛药,如芬必得、布洛芬等药物或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E及B1对足底筋膜炎有一定疗效)。也可使用中药外敷、涂抹;以缓解症状。

手术:对病情重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可采用内视镜足底筋膜切除术,切开筋膜使其放松。

足底筋膜炎患者一定要重视康复训练,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组适合康复患者日常锻炼的方法。

三、足底筋膜炎患者必须要知道的几种的康复训练方法

1.放松筋膜和肌肉

放松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可以来回滚网球或泡沫轴,注意动作要慢,要让足底充分舒展。 每组每次 3-5min,重复2-3组。

2.拉伸筋膜和肌肉

足底筋膜拉伸:坐在地上,用手抓住脚趾向上向后拉,直至感受到足底有牵拉感,维持该姿势约15-30s,然后放松。 一组5次,每天训练 3 组。

站立位腓肠肌拉伸:

面对墙站立,将腿向后伸,双臂扶墙,与肩保持水平。

前腿膝盖弯曲,身体前倾, 后腿伸直,脚跟尽量不要离地。

当感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时,若没有紧张的牵拉感,可以适当增加前倾程度,直至小腿后方出现紧张感为止。维持 20-30s。 每 3-5 组,每组 3 次。

站立位比目鱼肌拉伸:面对墙站立,患腿在后,双臂扶墙,与肩保持水平。

弯曲双膝至下蹲位,脚跟不要离地。 身体向前倾,身体重量施加在脚上, 脚跟依然不要离地。

后腿感受到牵拉后, 保持20-30s。

台阶拉伸训练:双脚站立在台阶边缘,将脚跟向下压低,直到小腿后方有牵拉感,整个过程需注意安全。 维持15-20s,每天3-5组,每组3次。

整个过程缓慢、轻柔地进行,如果感觉不明显,可以试着将脚跟放得更低一点,直到脚跟有紧张感,但注意不要过度。

强化肌肉力量训练:将一块毛巾放在地面上(也可改抓弹珠),脚平放在毛巾上,脚后跟着地,用脚趾抓取毛巾,然后松开。重复练习,每天2组,每组10-20次。

强化小腿三头肌训练:站在地面或台阶的边缘,两腿伸直,脚后跟向上抬起,然后再慢慢放下。每天2组,每组10次。

在台阶上训练效果较好,但需确保身边有可以扶住的支撑物保护。

以后可以逐渐增加至每天3组,每组20次。 练习数天,可以轻松完成而无任何不适后,可在患腿上增加负重(如:绑沙袋)。

强化胫骨前肌:坐在地上,两手向身体后伸支撑地面,患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膝,使弹力带一端环绕脚面半周,另一端固定住,踝关节用力背屈,然后慢慢还原,反复多次练习。 每天2组,每组 10次。 之后可逐渐增加至每天3组,每组20次。

神经肌肉控制练习:利用不稳定的表面,提供脚部关节的稳定训练,每组每次 30- 60s,可重复2-3组。

足底筋膜炎会影响我们正常行走,给我们的生活片带来诸多不便,患因此,我们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意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足底筋膜炎发生的概率。

补充:预防足跟痛的几点注意事项

使用矫形鞋垫可纠正不正常的足过度外翻,有效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发生。目前,这一方法已被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的是鞋垫是个性化的,不合适的矫形鞋垫不但不具有预防保护作用,还会引发足部损伤。

控制体重,避免因体重过重而加重脚部的负担。

尽量避免长时间跑动、行走和站立,运动和工作后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脚筋。

足底滚动练习是预防足底筋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在上文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再赘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这几天走路脚面疼是怎么回事(走路的时候脚面疼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