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治疗(心衰病治疗措施)心衰病治疗(心衰病治疗措施)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衰病治疗(心衰病治疗措施)

心衰病治疗(心衰病治疗措施)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指的是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降低,使心脏的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心衰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据《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2018》(简称指南)资料,目前我国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3%全国大约有2千万患者,其中,多数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心衰的患病率达4.1%。我国每年新发心衰病约100万,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寿命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心力衰竭四阶段


心衰是心血管疾病链条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终末心脏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心衰发生、发展过程,《指南》将心衰病程分为4个阶段,即A、B、C、D四期。


A期指的是仅有心血管危险因素,但无心脏损害和心衰,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不爱运动等,这些因素进一步发展造成心脏受损就进入B期


B期也只有心室肥厚、心瓣膜损害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心脏损害,病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病人重视,可通过体检及仪器检查诊断。


C期就是临床心衰期。在危险因素持续作用下,心脏损害进一步加重,出现临床症状如心累、气紧、下肢浮肿等表现。多数病人此时才会去看医生,但已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期。


C期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会暂时缓解,但不久病情会反弹,如此加重——治疗——缓解,又加重——再治疗——再缓解;每一次病情缓解心功能均不能恢复如初,也就是说即使临时缓解了心功能也是逐年下降的,而且越来越差,最后进入D期。


D期是终末期,心衰的最后阶段,也称难治期。进入此期的心衰,各种治疗手段效果很差,如同“下了滩的船”,再难回头,生存率不足20%。



心衰药物治疗主要靠这七种“武器”:


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沙库巴曲缬沙坦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伊伐布雷定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在临床上可分为5个步骤


第一步,如患者存在液体潴留,应使用利尿剂,目前80%左右的患者都应使用利尿剂治疗;


第二步,加入R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形成治疗的“黄金搭档”;


第三步,加入螺内酯形成治疗“金三角”;


第四步,窦性心律患者心率增快在70次/分以上,可加用伊伐布雷定。仍有症状患者也可以加用地高辛


第五步,如在第二步中使用的是ACEIARB,此时可以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换ACEI或ARB。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的一系列研究提示,该药和ACEI/ARB一样,也可以用于尚不稳定的心衰患者如出院前和出院后的早期患者,即在心衰的全程应用,且由于该药在许多方面占优,故亦可作为RAS抑制剂起始选用的药物。



目前抗心衰治疗的简要流程


初始阶段从利尿剂开始使用,后联合使用三种RAS抑制剂中的一种,同时可以加入β受体阻滞剂,这两种药物联合被称为“黄金搭档”。之后,如患者血钾水平和肾功能正常,可加入螺内酯——形成治疗的“金三角”(图)。


图 慢性心衰治疗流程(根据2018中国心衰指南简化)


如经过治疗,患者仍然存在临床症状,窦性心律在70次/分以上,可加用伊伐布雷定


如果在前面治疗中使用的是ACEI或ARB,而未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那么在“金三角”之后,可在患者出现症状后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换ACEI或ARB。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衰病治疗(心衰病治疗措施)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