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刺疮(治疗痔疮的小偏方)治疗刺疮(治疗痔疮的小偏方)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治疗刺疮(治疗痔疮的小偏方)

治疗刺疮(治疗痔疮的小偏方)

不久前,岑女士因右下肢疼痛2天,入住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曾一度怀疑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但过了不久岑女士右下肢逐渐出现了红斑、疱疹,才明确了诊断,原来岑女士所患的是一种会痛的皮肤病——带状疱疹。

针灸科王青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先予局部刺络拔罐放血,配合火针点刺。当天治疗后,岑女士的疱疹慢慢结痂,疼痛明显减轻。第二天,针对局部皮疹围刺,促进创口愈合,巩固疗效。经过两次精心治疗后,岑女士的带状疱疹逐渐好转。

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形象地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和“生蛇”,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疱疹皮肤病,常于季节急剧变换或疲劳、感冒后等抵抗力下降时感染病毒而发病,特点是沿一侧周围神经出现簇集水疱,呈群集带状分布,好发于胸腰、面、颈等部位,亦可见于四肢。

在前驱期,患者可先有轻度发热,怠倦,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浅表性刺痛、灼烧样痛或者神经痛等前驱症状,但亦有无前驱症状直接发疹者。

经过1至3日进入早期,逐渐出现不规则红斑,继而出现集簇状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疹或水疱,剧烈疼痛,排列成带状,多发于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

5至7日后发展到后期,疱液转为浑浊,疱壁部分破溃、糜烂和渗液,水疱干涸、结痂脱落而愈,病程一般2-3周。

皮损痊愈后,仍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群)遗留神经痛,其疼痛可延续数月至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

治疗带状疱疹有哪些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不足,邪毒乘虚而入,湿热毒邪内蕴,壅滞经络,发于肌肤而致疱疹,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剧烈疼痛。在早期,对付难缠的“蛇串疮”,除了常规的内服抗病毒药物和外敷中药外,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针灸科采用针对性疗法对带状疱疹进行围追堵截,降蛇伏邪,最大限度地拔除余毒。其中包括在疱疹初期采用拔罐放血疗法,祛瘀泻热,透邪外出;针对局部疱疹进行火针点刺,借火助阳,开门祛火,通络止痛;配合局部围刺,对疱疹进行截头断尾,围追堵截。

放血疗法,祛瘀泻热,透邪外出。

发病初期,选取龙眼、蛇头、蛇尾处放血。用三棱针点刺龙眼穴,然后进行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恶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龙尾为疱疹最先出现的地方,龙头为疱疹延伸方向的端口。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求恶血尽祛,透邪外出,减少邪毒在皮下的淤积。

火针疗法,借火助阳,开门祛火,通络止痛。

用高温烧红的火针对疱疹局部进行点刺,借助火力强开其门,使壅塞的毒邪直接外泄,同时又可温通经脉,助血气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火针治疗后,可迅速缓解带状疱疹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

局部围刺,截头断尾,围追堵截。

用毫针局部围刺,下针时在“蛇头”“蛇尾”各下一针,在“蛇中段”采取围刺,围住中段的红疹下针,手法采用泻法,泻其搏结之热毒,通则不痛,留针约半小时,以巩固疗效。

【来源:三水区中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治疗刺疮(治疗痔疮的小偏方)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