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常脉中医正常脉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医正常脉

中医正常脉()

正常脉象的特点

正常脉象,即平脉,是健康人体的生理脉象。

正常脉象的形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一息四五至(相当于一分钟脉搏搏动70~9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脉力均匀,柔和有力,尺脉沉取有一定的力度,并随生理活动和气候环境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正常变化。

正常脉象的特点分析

正常脉象具有胃、神、根三大特点。

1、有胃:

也就是脉有胃气,是脾胃运化腐熟功能正常,化生水谷精微充足,气面调匀的表观,特征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脉力均匀。即使是病脉(异常的脉象),只要有从容和缓之象,脉力均匀,便是有胃气的脉象。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古代医学书籍,《素问·平人气象论》写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以,脉象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神:即脉有神气。其特征是脉来流畅,节律一致,柔和有力。

即使是病脉,节律一致,弦实(刚直)之中不失柔和之象;微弱之中,仍柔和流畅,便是有神的脉象。《灵枢·平人绝谷)写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意思是说水谷精微是神(生命活动)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水谷精微又由胃气所化生,所以有胃则有神,无胃则无神。临床上二者往往同时存在,很难截然分开,所以有人将“脉律一致”也称为脉有胃气的特征。

脉神的有无,同胃气一样,对判断疾病的预后和恢复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有根:

即尺脉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尺部候肾,故尺为脉之根。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脉气有着直接的蒸动作用。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必然影响到脉气。所以,《难经·十四难》中说到:“人之有尺,树之有根,枝叶虽枯稿,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意思就是:人的尺部脉象是有力的,就像树有根一样;说明尺部脉象有根与否,对判断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关于正常脉象,您有需要补充的吗?欢迎在评论留言。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喜欢记得关注@医然为您。

本文参与#健康#、#头条健康科普赛#、#健康乐享官#、#头条健康#、#中医养生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医正常脉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