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外耳道容积正常值是多少cc)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外耳道容积正常值是多少cc)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外耳道容积正常值是多少cc)

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外耳道容积正常值是多少cc)

眩晕性疾病

是一类多发病、常见病,人群患病率高达4.9%,病因纷繁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对于刚接触眩晕疾病很多医生对眩晕的诊治、查体、辅助检查的判读感到非常的棘手,针对零基础小白的疑惑,

医脉通「应“晕”而生」栏目为大家推出特辑——众说纷“晕”,共13节系列课程,由陕西省人民医院陈丽副主任医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听觉与平衡医学中心姚寿国副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朱佳浩主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赵铖听力师

分期为大家阐述。希望大家从中获益,共同进步。

第10期内容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赵铖听力师为大家讲解——眩晕相关的听力学检查相关要点

往期回顾☟☟☟

第1期丨眩晕基础篇——前庭解剖生理概述(多图)

第2期丨这些基本功你掌握了吗——眩晕问诊与查体

第3期丨眼震视图(VNG)的临床应用第4期丨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治策略第5期丨一文梳理:中枢性眩晕的识别与常见后循环梗死的眼动异常第6期丨图文并茂:BPP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第7期丨眩晕基本功:视频头脉冲试验与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相关要点 第8期丨前庭神经炎眼震的诊治要点,你了解多少?第9期丨一文带你秒懂「梅尼埃病」

团队风采

专家简介

赵铖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听力检测学组成员

北京听力协会临床听力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业委员会眩晕学组青年委员

前言

由于听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的解剖结构比邻,听神经又与前庭(上、下)神经共同组成了第Ⅷ对颅神经,因此它们经常受到同一疾病的影响,比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聋、听神经瘤等。所以对眩晕患者进行听力学检查,对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与眩晕关系密切的临床听力学检查方法。

进行听力学检查的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通常包括主观听力学检查和客观听力学检查(图1)。

图1

通过以上听力学检查可以确定听力损失的性质(定性)、程度(定量)和部位(定位),帮助明确病情。

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又称纯音听阈测试或“电测听”,通常临床听力学检查首先进行纯音测听。纯音测听是听力学中最基础的检测技术,是了解听敏度最基本的方法。它简便快捷,无创,价格低廉,只要能够主动配合和简单交流的患者都可以进行此项检查。纯音测听包括气导听阈测试和骨导听阈测试。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听力图(图2)

图2

1. 听力图(audiogram)

又称听力曲线,是用来标记纯音测听结果的图表。

听力图以频率(Hz)为横坐标、听力级(dB HL)为纵坐标,按照国际通用的听力图标记符号(图3)记录受试耳听阈结果并将其连线成图(以蓝色标示左耳结果、红色标示右耳结果)。

图3

在听力图中气导和骨导阈值之间的间距称为气骨导差(air-bone gap),临床上根据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以及气骨导差的不同可对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作出判断。可将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听力损失(conductive hearing los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混合性听力损失(mixed hearing loss)。

图4 正常听力图(各频率气导和骨导阈值均≤25dB HL,气骨导差值<10dB)

图5 传导性听力损失听力图(各频率骨导听阈正常、气导阈值升高且气骨导差>10dB)

图6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图(各频率气导、骨导听阈均升高且气骨导差≤10dB)

图7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图(各频率气导和骨导听阈均升高,且气骨导差>10dB)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标准规定,以受试者较好耳的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气导平均听阈进行分级,可将听阈分为正常、轻度听力损失(mild hearing loss)、中度听力损失(moderate hearing loss)、重度听力损失(severe hearing loss)和极重度听力损失(profound hearing loss)(图8)。

图8

2. 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acoustic immittance)是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和声导纳(acoustic admittance)结合的统称。中耳对外界传来的声能有阻碍(声阻和声抗)的特性,又有传导(声导和声纳)的特性。通过测试中耳的声阻抗或声导纳了解中耳的功能状态。听力学常用声导抗测试作为两者的通用术语。

图9 声导抗测试模式图

当探测音测试时,随着外耳道气压变化,鼓膜活动度和反射能量也发生变化。气压接近0daPa时,鼓膜活动度最大,声顺达到最大值,反射能量最低,随着耳道内正压或负压的增大,鼓膜活动度减弱,声顺值减小,反射能量增大(图10)。

图10

226Hz探测音鼓室图主要记录四个参数:

(1)耳道容积(Ear Canal Volume)

(2)鼓室图峰压(Tympanogram Peak Pressure)

(3)静态声顺(Static Admittance)

(4)鼓室图宽度(Tympanogram Width)

耳道容积(ECV)表示外耳道等效容积(ml)。耳道容积正常值:成人 = 1.1ml(0.6~1.5ml),儿童 = 0.7ml(0.4~1ml)。异常情况:耳道容积减小提示耵聍栓塞、探头顶端与外耳道壁相贴;耳道容积变大提示穿孔鼓膜、鼓膜置管等。

图11

鼓室图峰压(TPP)峰压是指鼓膜顺应性最大时的压力(图11 中的横坐标)。

鼓室图峰压处中耳处于最佳传声状态。正常范围: - 100 daPa~+50daPa。TPP可以间接反映咽鼓管功能。TPP也可用来鉴别中耳炎发展情况,在中耳炎早期,TPP可能为正。

图12

静态声顺(SA)指示鼓膜的活动度。(图12 中的纵坐标)

声顺正常值:成人=0.8ml(0.3~1.4ml);儿童=0.5ml(0.2~0.9ml)。

由于在海平面(760 mmHg,20 ℃),探测频率大约为226Hz时,体积为1ml空气所具有的声纳相当于1mmho,因此226Hz声导抗声顺单位可用ml表示,其他频率时SA单位为mmho。

图13

鼓室图宽度(TW)位于峰值一半位置的两点之间的鼓室图的压力宽度(daPa)(图13)。

TW缩窄提示听骨链中断、鼓膜愈合性穿孔。TW增宽提示中耳积液。

下面是226 Hz鼓室导抗图常见分型:

图14 A型鼓室图(峰型)TPP:0 dapa(+50~-100 dapa)、声顺:0.3~1.6mmho。

常见于:正常听力、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图15 As型鼓室图(低峰型)TPP:正常、声顺:<0.3mmho。

常见于:耳硬化症、听骨链固定、鼓室硬化。

图16 Ad型鼓室图(高峰型)TPP:正常、声顺:>1.6mmho。

常见于:鼓膜萎缩松弛、鼓膜愈合性穿孔、听骨链中断。

图17 B型鼓室图(平坦型)声顺:<0.3mmho。

常见于:鼓室积液、鼓膜穿孔、耵聍堵塞、探头被外耳道壁封堵等。

图18 C型鼓室图(负压型)TPP:<-100dapa、声顺:正常。

常见于:咽鼓管功能障碍。

镫骨肌声反射(图19 镫骨肌声反射弧示意图)

同侧声反射径路:中耳→耳蜗→听神经→耳蜗核→同侧面神经核→面神经→镫骨肌→中耳

对侧声反射径路:中耳→耳蜗→听神经→耳蜗核→上橄榄核→对侧面神经核→面神经→镫骨肌→中耳

声反射阈:能引出声反射的最小的声音强度。以 dB HL表示。正常值:70~95dB HL。对侧声反射阈值较同侧高3~12dB HL。

Metz试验: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之差小于60dB(Metz试验阳性),是耳蜗病变的指征。

声反射衰减:较长时间的持续刺激声,但声反射的幅度明显减小。多见于蜗后病变。

测试方法:刺激时程10秒,刺激声强度为声反射阈上10dB ,半衰期小于5秒,声反射振幅减少50%者为阳性。(图20)

图20

3. 耳声发射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是产生于耳蜗经过卵圆窗推动听骨链引起鼓膜振动传导释放入外耳道记录到的一种音频能量。

耳声发射发现的意义:改变了人们对耳蜗感受声音机理的认识,证明了耳蜗内主动机制的存在,为临床听力学检查提供了一个新的检查手段。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较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具有更好的频率特性:DPOAE听力图可反映听力曲线,了解不同频率听力情况,较TEOAE更易引出,听力损失大于55dB HL,一般引不出。(图21)DPOAE的敏感性高,可以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耳鸣、梅尼埃病、听神经瘤等很多听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图21

4.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

主要应用:神经学上的评估(比较潜伏期、波间期)(图22、23);听力学上的评估(寻找V波反应阈值)

图22

图23

耳蜗电图(ECochG)两种常用的记录方式(图24左:外耳道金箔电极、右:鼓膜银球电极)

图24

临床意义

1.可以帮助确定ABR的I波,确定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听觉反应;

2.辅助诊断听神经病等蜗后障碍;

3.-SP过度增大(-SP/AP>0.4)可见于内淋巴积水。

小结

临床听力学检查非常多,随着科技发展,新技术新项目层出不穷,临床医生在选择听力学检查时也会有许多困惑,每一项检查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没有一个检查完美无缺。了解每项临床听力学检查的特点与优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明确检查目的,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检查为诊断提供依据和线索。有些病情错综复杂,不是一项检查就可以诊断,需要几个检查交叉验证。有时也需要连续检查,观察病程变化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临床听力学(第2版)韩东一,翟所强,韩维举主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0

插播个小广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外耳道容积正常值(外耳道容积正常值是多少cc)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