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保健康复的方法(听力康复治疗的内容和方法)听力保健康复的方法(听力康复治疗的内容和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听力保健康复的方法(听力康复治疗的内容和方法)

听力保健康复的方法(听力康复治疗的内容和方法)

一、对康复的理解

我就不自我介绍了,因为准备得也很仓促,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我的题目确实有点难度,操作起来还可以,但是要让我来讲,很多理论上的东西可能不是特别熟,我主要跟大家探讨一下,把我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大家比较感兴趣,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比较感兴趣的,涉及到我怎么给孩子做训练?怎么让孩子学听、学说,最贴近我们最实际的东西。我讲一些康复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在讲之前我先提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对听障儿童的康复是怎么理解的?我们的听障儿童从你对他的听力解决方案开始,紧跟着就要进行康复训练,你对康复是怎么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是现在对孩子的听障训练当中为什么要强调听的康复?我们家长最关注的、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说的问题,很少有人问到我听的问题,你想一想,听跟说还有你的语言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想没想过?

第三个问题是这些问题解决了,我们如何进行听觉训练?

关于听障儿童的康复,大家是怎么理解的?我们有老家长,孩子进行过康复的,你对康复是怎么理解的?我们可以说一说。你们认为康复是什么?

//(训练吧)

怎么样的训练?

(交流)

交流是目标,还有吗?

(学习)

对。

(康复应该是让孩子回归正常社会的过程)

对,这是你最终的一个目标。//

我们说听障儿童的康复,第一句话以听力补偿或者重建为基础,因为咱们孩子的问题是听障,我们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他听的问题,以听力补偿或重建为基础,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促进听障儿童听觉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我们说通过听力补偿和重建,通过听力解决方案,可能是助听器的验配,也可能是人工耳蜗的植入,解决之后我们要做的训练,训练什么呢?让他听觉功能得到恢复和发展,我们通过训练得到的是听觉功能,不是说你的听力,我们常说的是听力的康复,实际上是听觉的发展。在听觉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顺序,我们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叫发展,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人的一生都是在发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要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顺序,不是特殊的。通过康复教育的课程,我们机构康复也好、家庭康复也好,都要有课程,这个课程家长如果说自己能够完成,能够很好的去掌握,你就可以在家里进行,你说我不会,那没关系,因为现在咱们有家长协会给你做指导,也有老师给你做指导,你可以去学习,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使孩子获得听觉、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听觉,就不说了,刚才解释过了;言语,就是我们每天跟小朋友、跟很多人交流的过程中你要说话,这个动态过程就叫言语,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语言,是一个工具性的,交际的工具、传播知识的工具,它不单纯是书面语言,我们言语产生的结果其实就是语言的一个部分。然后是认知和沟通,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他的发展过程肯定跟认知是分不开的,我们认知世界,去感知这个世界,你第一步是通过发展他的认知来完成的;然后就是沟通,语言的沟通,人与人的交流、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传承都是通过这个完成的。最终让听障儿童能够学会倾听、理解、表达和语言沟通,倾听、理解是对语言的倾听,对于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语言的沟通都是说话,刚才这位爸爸说了,最终能够达到回归一个主流社会,能够融入主流,去跟正常的人群进行沟通,能完成一些工作的要求、生活的要求,还有平时交往的一些要求,融入主流社会,这是我们对于听障儿童康复中的理解。

二、为什么进行听觉康复训练?

我们说听障儿童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听,因为他听觉的损失,才会引起后面一系列的问题,说的问题、认知的问题、沟通的问题、理解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强调你的孩子,首先要解决听的问题,无论是助听器的验配,还是人工耳蜗的植入,肯定是先解决听力方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解决他听得到。

第一,听得到的问题解决了,有老师跟你说了,你们家孩子的声音都能听到,很高兴,但是我们脑子里面要有一个概念,听得到并不等于听得清,更不等于听得懂,就像我们刚才说了,我的周围有很多的声音,我可以给你发一个,昨天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说各地方言,我是东北来的,我可能会说一句方言,我昨天跟付老师,看你这个孩子”埋了古汰儿”的,这个大家都听到了,听清了吗?可能不是特别清楚,那听懂了吗?可能有的人懂,这是我给你举个例子,其实咱们聋孩子也是这样,你给他做了听力解决方案以后,他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听清了吗?不一定;听懂了吗?那就更不一定了。我们做的是什么呢?我们通过听觉康复训练,解决你听得清你听得懂的问题,这是听觉康复训练的目标。

为什么听觉很重要,却没有进行听觉康复训练呢?我们通过学习获得一些知识、获得成长,让你的思维得到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都有什么?看、听、触觉、嗅觉,这几种感觉都可以获得信息,那么哪一个感觉获得信息是能够让他发展他的口语、发展他的认知呢?我们旁边这位家长说了,视觉,视觉可以,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

(刘老师发音)我声音很小,可能离我近的可以听见,离我远的听不见,你们来告诉我,我说的是什么。。。。。。(议论),我说的是“妈妈”、“爸爸”两个词,你们就来看看,“妈妈”、“爸爸”,离得近的可以听得到,离得远的听不清。从物理特性上讲音高、音强、音色,我们说话的语音有长、有短,你们来听听我说的是长的还是短的?我就说一个“啊”,“啊”,你能看得出来我说的是长的还是短的吗?但是我们用耳朵可以听出来。还有声音有高低变化,我们用视觉来分辨,看得出来吗?看不出来,但是你听呢?很容易分辨出来,所以说听觉是获取完整的语音信息唯一的途径,比较完整,你能够获得完整的信息。另外一个你通过听觉获取了完整的信息,才有可能发展你的口语,我们通过听力解决方案以后让孩子学说话,学什么?口语的发展,所以我们说听觉是获取语音信息和发展口语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们要强调听觉的康复训练。

这个我本来打算画一棵树的,但是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就没有画这个图,我以前给我的家长讲的时候经常会给他们讲,孩子的康复训练,听觉、言语、语言、认知和沟通,使他获得发展,听觉是什么?如果这是一棵树,你们告诉我听觉是什么?

(有家长回答,是根)

对,从根部长出来是树干,所有的营养都从这里来,在这个基础上其他的是一个一个的树枝,发展你的语言、思想、认知、沟通能力,一定要记住了,这棵树听觉是树干最主要的部分,所以脑子里先要改变你的观念,听,是最重要的。

三、发展口语、反馈信息

听觉是发展口语、反馈信息,为什么强调听的训练呢?因为听觉可以发展口语。在发展口语的基础上,我们跟孩子说话,我们家长说我们孩子的发音为什么不清楚呢?为什么这个音总是不会呢?他听不清,所以他就说不清,我们可以通过听让他来反馈,我们跟孩子说一个词的时候,比如说我跟他说“包”,“书包”,好多孩子上来“刀”,这时候有一些家长习惯性的你看我,“包”,有用吗?我们的孩子可以听得见的,你这个时候如果用听觉反馈呢?你好好听,因为你觉得他“包”和“刀”是哪儿错了?声母错了,所以你强调,你听“包”,然后再让他看一下“包”,一定要回到听觉,这时候孩子的听觉上有一个反馈,他对自己发出来的音我错哪儿了呢?“刀”、“包”,噢,我错了,你要让他有一个听觉的反馈,这样就可以让他认识到听可以调整自己的发音。

听,是发展有声语言的前提。我们的语言、孩子学的语言,刚才家长说了书面语言,对把?我们孩子做康复、学说话学的是有声语言,书面语言是将来上学以后用到的一个工具,但是我们讲的更多的是有声语言,就是口语,我们通过口语跟人家交流,通过有声语言获取信息,完成你各种传递信息的目的、学习的目的、交往的目的,所以听才是发展有声语言的前提,你听不见,靠看、靠摸,可能会学到一部分,但是学到的语言听上去总是很奇怪。

关于语言这块,既然提到了有声语言,就讲了一下语言的两个功能,它是一个交际的工具,我们靠语言来交往,没有语言,我们可以靠一些简单的手势语,也可以靠一些简单的符号,但是只有语言可以完成你交际的功能;语言还是思维的工具,我们要发展孩子的思维,如何发展?只有他对语言的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很多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其实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四、听觉评估

我们做听觉训练开始之前,每一个孩子的听觉训练开始,以什么为标准呢?以评估为标准,这里讲的是一个功能性的评估,刚才我们说了,通过听力补偿或者重建之后,要发展他的听觉功能,我们在训练之前首先要做一个功能的评估。

功能评估: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感知声音的能力,尤其是感知言语声音的能力。

我们做功能评估,评估哪一部分呢?就是这一部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感知声音的能力,这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就像我们孩子出生以后,我们说哺乳是先天的,是不需要习得的,听觉是习得的过程,不是先天就会的。然后是感知言语声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听觉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听觉训练。

既然讲到听觉训练,我们就要讲到听觉发展的规律,听觉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所有人听觉发展的规律,不是针对我们听障孩子的,包括察觉、分辨、识别、理解。最终的目的是听觉理解,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达到听觉理解,恭喜你,你的孩子以后在学习当中、生活当中、交往当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

我们进行听觉训练的时候如何完成这四个阶段呢?

首先是听觉的察觉,什么叫察觉?我们用最常说的话来说,就是我能听到,这就是察觉,你给个声音我有感觉,我听到了,这就是察觉,有意识的判断声音有或者没有。这里面包括三个:有意识、判断声音的有或无,你观察孩子这是一个过程,我们的孩子人工耳蜗开机了,第一天开机回来了,可能医生会首先告诉你,你要让他听各种声音,肯定每个医生都告诉你,你要让他听各种声音。

怎么听?你说这好办,我就抱着孩子大街去吧,有汽车声、人说话的声,什么声音都有了,或者我给你抱到外面声音比较多的环境当中,去听吧,反正我的孩子听到了,我要让他听声音。你在孩子的听觉察觉阶段,有意识是最后要达到的目的。

实际上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估的过程可能会看到他是通过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的,在无意识听的时候,我们家长要做什么?你要给声音,给声音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做的工作,从这时候开始你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听觉习惯,怎么培养?

给声音的时候,你的表情、语气,因为孩子这时候依靠视觉比较多,哎呀,听到了,这个手势一定要注意,我们老师经常做的一个手势,就是注意听,孩子最开始没有听的意识的时候,你要指指小耳朵,注意听了,哎呀,我听到了,这时候你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我们说小孩一两个月的时候,玩的一个玩具——风铃,他会看这个风铃,他的眼睛看到这个风铃,有声音听到了他而很高兴,我们的孩子开机以后,听到声音跟正常孩子是一样的,我给他一个风铃的声音、乐器的声音、关门的声音,你要告诉他,哎呀,听到了,他可能对于听到了没有理解,但是你每次有声音的时候,这是一个刺激和强化的联结,听到了,听到了,每次都要告诉他,这样他对于有声音的时候,他就会有反应,无意识慢慢就会过渡到“哦,有声音了”,你每次都这样告诉他,我们的孩子很棒、很聪明的,一两天他就能听到了,你再有声音的时候,你没有提示他,他自己会有一个眼神的变化,他有表情的变化,你可以看出来我的孩子肯定是听到了,一定要提示他,听到了。

然后是没有声音,我们知道声音不是连续的,是持续的,是一节、一节会停顿的,没有声音我们要告诉孩子,“啊,没有了”,孩子这时候就能理解声音是什么,声音是持续的,不是一直存在的,这是基础,一定要判断出第一我可以听到,第二没有声音了。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入到无意识察觉,一定要从孩子开机一开始,就要有言语声的刺激,我们说什么时候开始给言语?最开始的时候,先让他听,你要到机构,老师可能会给你听乐器声、自然声,没有给你语言声的刺激,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听不见,先不要给言语声吧,不是这样,从一开始你就要给言语声的刺激,他可能听不到,我们说首先要让他听得到,知道这个也是声音,每次你说话,要让他知道,有声音了,我要听。所以言语声从开机的第一天开始,从助听器配上那一刻开始就要给言语声的刺激,这个言语声可以随便选,非常简单,比如爸爸、嘎嘎、或者孩子的咿呀学语声。

然后进入有意识的察觉,孩子有察觉了,可以给你一些反应了,一些放物的游戏、孩子举手,或者做一个动作去找,这个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林氏六音来完成,a、i、m、u、s、sh,我们孩子能听到的时候,你每天给孩子戴上机器,第一件事情首先要检查设备工作是不是正常,我们每天都要对他的设备进行检查,你戴上以后,可能今天孩子就没听见,这个设备可能出现线路的问题,可能就没听见,你今天说了半天、做了半天,白做,你这个检查可以通过林氏六音来完成,你让孩子听一下,孩子有反应,我们进入有意识察觉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给你反映,他就会“我听到了”,我们说让孩子表现他听到了,最简单的经常做的就是“我听到了”,孩子会模仿你的动作,你每次给个声音,“啊,我听到了”,下次他听到了声音,他也会这样去做,你就可以判断出来,我们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可以判断孩子是否听到了,这是一个手段,但是这不是目的,不是说非得要让孩子达到给你个声音能举手,这算完成了一项任务,这不是目的,你记着我们这里面讲的很多是孩子参与给你反应的,我们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

五、注意的问题

在听觉、察觉这部分,是开始建立孩子的听觉习惯、倾听习惯的第一个阶段,从这时候培养,这时候可能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一个刚才我说的,从一开始就要进行言语的刺激,就是无语言输入,我在察觉阶段给的都是自然声响、环境声音,但是没有语言的刺激,所以我们在察觉阶段,孩子开机了,我判断他能不能听见,就要给语言,最简单叫他的名字,宝宝,听见了吗?妈妈叫你呢,他就听到了,提示他。

刚才我说了,我们训练不是评估,所以要让孩子能够完成放物或者举手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非得说我们孩子不配合,他就不举手,我非得要训练他学会我给你个声音你举手,没有必要,因为这个是我们评估的时候要用到的,你举手了我才能判断你听到了,他不举手,他可能有一个工作或者眼神看你了,听到了就可以,不要让孩子烦,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烦你,你每次做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太烦了,又要让我举手了,下次看见你,宝宝,过来,我们来听一听吧,我先哭,要么我爬走了,或者我去找奶奶,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

所以你是训练不是评估,这是手段不是目的,他不配合你要想办法让他配合,让你参与游戏的时候,你参与进去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是如果老师让你完成你是什么心情?你要让孩子参与,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玩声音,他很高兴,我听到了,我听到了,你来试试?啊,我也听到了。他会很乐意配合,所有人都投入到游戏当中来,他不会认为你在考我,你为什么让我举手呢?孩子会很烦的。

还有要学会等待,你可能给声音了,孩子没有反应,你认为他应该听见了,但是他没有反应,这时候很多家长一个习惯性的,昨天我跟壮壮妈说了,你可能就要扒拉扒拉他,听见没有?表情就很急,或者你就开始提示了,听到了吗?不要,你要等他一会儿,看看他,他可能听到了,他这时候注意力不在这,或者他听到了不是特别确定,你给他两秒,他有反应,你要给他鼓励,非常棒,你听到了。如果还是没有反应,我们再说一遍,他的注意就会在这了,我们在听觉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发展他的注意,这个注意是一点点养成的,不是你通过这样的一种强调,每天的强化来完成的,这种强化往往会让孩子非常分散,你不强化的时候,他就不会注意听。

然后是分辨阶段,我们说在听到的基础上才能听得清,声音是不一样的,能够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就是分辨的阶段,能够分辨声音的时长的不同、响度的不同、频率的不同,我们分辨声音的时候也是从易到难,先是从无意义的音节到有意义的音节,从嗯、啊,或者给一些自然的声音,拍拍手,嗒嗒嗒,让孩子听一听,这是不一样的。

然后过渡到有意义的音节,我们有意识跟他说这个是什么啊?叮铃铃,这是电话的铃声;咚咚咚,这是敲门声。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拟声词,汪汪,小狗在改,喵喵,小猫在叫。汪汪的音节数量多、节奏快;喵~~~,一个音节,比较长,所以你在开始做分辨的时候,从易到难,让孩子先听简单的声音,不要说你听到了,过去说谁在叫呢?我们说先理解然后才是表达,我们在教的过程当中,你在教你就让他去体会,让他听,喵~~,小猫,要有语言输入,不是我告诉你两遍,这是小猫,这是小狗,不要这样急于去做,这是你教育的过程。

这个刚才讲过了,包括时长、响度、节奏、音调、高低、元音、辅音的不同。

在分辨的阶段不要求你一定可以确认出这个就是猫的声音,那个就是狗的声音,那是下一步达到识别的阶段,识别是你能记住声音的特性,并将声音识别出来,声音的特性是什么?还是拿刚才那个例子,喵~~~,长、慢,这是特性,识别出来,就通过这个可以知道这是猫叫的声音,汪汪,是狗叫的声音。

在识别中我们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能把声音和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他知道声音代表的意义,这是理解的前提,我们刚才说了,听得到听得清,我们在分辨的阶段,解决听得清的问题,现在到识别的阶段,慢慢的就过渡到听得懂。

怎么听得懂?第一我们说了,先能够把它识别出来,这个声音和那个声音有不一样的地方,能听出来或者模仿出来,然后他知道这个声音就是这个意思,他再说一个词的时候,我说老虎,他知道老虎是什么,你说到老虎的时候,他听到声音可以联想到那个图像,就是一种动物、很凶猛的一种动物,完成识别。识别的训练在平时生活当中,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判断出来。

如果你说了一个词,孩子愣在这里,什么反应?你首先要判断他是不是没听清?你要再重复一遍,孩子给你模仿出来了,听清了,没听懂、不明白,你就要告诉他,或者有视觉的辅助,通过图片、影像告诉他,我刚才说的这个词,狮子,就是这个,他慢慢可以把声音和具体物体联系起来了。

一般我们通过一些游戏练习,比如让孩子重复你说的话、指认图片、听到的字和词、环境声来完成,我们有很多的家长是这样的,老师也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开机三个月了,或者开机五个月了,老师问,你们家孩子听得怎么样啊?好多家长说了,我们家孩子听得挺好的,怎么好啊?就是听得挺好的。怎么好?不知道。

我们说你一定要了解到你家孩子听到什么程度了,他现在是听得挺好的,他能听出来我说的老虎和小猫不一样的,在说的时候能够通过语音知道老虎是什么,小猫是什么,听到这两个词的时候就知道是什么,这就达到识别的程度了,你达到识别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理解,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你孩子的听觉发展,听得挺好的是什么概念?你说什么他都听得见,这也是听得挺好的,你让他听一个小狗的叫声、小猫的叫声,一样吗?不一样,你让他听红色的瓶子、绿色的瓶子,一样吗?不一样。你把红色的瓶子给我拿出来,愣这儿了,没有达到听觉的识别。

我们说这个跟认知是联系的。刚才我讲到了以听觉为基础发展他各个方面的能力,肯定要通过认知的训练,你一定要知道你家孩子听到什么程度了,听得好,好到什么程度,不好,哪儿不好,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韵母识别、声母识别,这个比较难了,包括常说的有些音很相似,刚才说了,b、d,p、t,这些细节上很相似,可以通过孩子平时生活当中给他做一些比较多的言语输入,慢慢让他熟悉。

我们很多家长就问了,我们孩子老把有些音,比如说“哥哥”,总说成“的的”,他“哥”说得很清楚,但是你跟他说的时候,他经常说成“的的”,为什么?首先要判断他是不是听不出来?你让他听,因为b、d非常相似,只是部位不同,其他的都相同,首先要让孩子听一听,不只听“哥哥”“的的”这一组词,通过声母的辨别,把这些相似的音、词语让孩子去听,孩子能听出来,反馈给你说他每次模仿都对,可能就这一个音不对,你就反复的让他听几遍,记住了就可以了,有的就是这一组音分辨不出来,在他的听觉里面“b”和“d”是一样的,孩子这两个音经常是混的,所以首先要让他去听,你先判断,说不出来首先找原因,是听的原因还是说的原因,通过识别这一步,你可以判断他是听不出来,就解决他听的问题,可能你用三天、五天,每天集中听这几个词,他就能听清了、分开了,以后就会出现混得特别多的状况。

因为我们在学的过程中,不会把韵母和声母这部分做强化训练,因为很难、很枯燥,我们教的时候都是一个主题,或者选择一个话题来教,就是很宽泛的,不会把相似的音搁在一起做听觉训练。

然后是听觉理解,达到音和义的结合,听得懂话,我们根据现有的语音知识理解声音的意义,三岁的孩子应该听得懂什么样的话,五岁的孩子应该听得懂什么样的话。比如3•3儿六岁的时候,我给她说的比较复杂的、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小语段了,我在教室里,我告诉她,洪雪焓,你去我的单训室,靠左边柜子的下边有一个红色的球,你给我拿回来好吗?她听一遍,我说你再听一遍,我重复一遍。好,走了,跑到单训室,过一会儿球拿回来了,这很复杂,这一句话里面很多要素,首先到我的单训室,靠左边柜子下面有一个红色的球,你给我拿过来,她能够完成你的要求,可以判断她能够完成听觉理解了。

这是听懂一个指令,不是一个简单的指令,你给我拿一个红色的苹果,摆在这里,闭合式的,我摆一堆教具,你给我拿一个红色的苹果、绿色的小汽车,放在蓝色的篮子里,你觉得已经很复杂了,但是孩子为什么达不到听觉理解呢?因为这是闭合式的,你让他完成的指令是非常简单的,这是属于一重指令,就是一个拿什么放到什么的指令,所以你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从闭合式慢慢的到半开放式,可能摆的东西就没有那么多了,或者是我根据你看到的一个东西拓展出一个话题,没有视觉线索,就是用声音跟你交流,进入到听觉理解。

然后是根据一段故事,回答相关的问题,或续编、改写。洪雪焓有一个例子,不是很难,但是你可以看到孩子的听觉达到这样的理解,我有一个儿歌,主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词汇,比如说什么来、什么去这样一个词,我第一句告诉她“小露珠起得早,滚来滚去在荷叶上做操”,

后面我不说了,通过你听,给你一个图,给你一片云的图,你接着给我编,你听我刚才怎么说的,她能够给我编出来下一个,小云彩起得早,不知道怎么说,我就告诉你一个词,漂,她就知道了,漂来漂去在天上做操,她能够根据你前面的话记住这样的句式,她可以完成。我再给你拿出一幅图,告诉你这是小青蛙,她就可以看了,在哪儿呢?她去观察,观察完了根据你的句式可以继续下编,她能够完成的过程,她的听觉理解没有问题。

或者是故事,我那时候给她讲的故事,一颗种子怎么长成树、结出果实,讲完以后进行提问,基本上回答的都没有问题,都可以回答上来,这表示她听懂了。

然后是说出某字的反义词,我说你看,刘老师瘦,孙老师胖,我如果说刘老师小,她会说孙老师大,对比式、平行式的都可以,我们说飞机飞得快,他告诉你,小鸟飞得慢,这样很容易的,如果孩子能够跟你进行这样的语言游戏,我们说他的听觉理解基本没有问题,他可以完成他的年龄段语言认知范围内的,可以达到听觉理解,你才有可能完成以后的学习、交往。

大家比较熟悉3.3儿,我那时候经常会跟她聊,那时候她爸爸带着她,基本每个周末都会回家,我经常会跟好几个小朋友坐在一起,我们就在那里聊,聊什么呢?你回老家了吗?嗯。你老家哪儿的啊?我跟她说我老家哪儿的?

她有的时候就会反问,远吗?我会告诉她,很远,我不知道。因为她对地理没有概念,我就告诉她,在什么什么地方,很远。然后我们就去问别的小朋友,你老家哪儿的啊?她听得懂,可以进行口语的问答,进入到主题对话的高级阶段了,没有问题,她甚至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对你进行提问,她会问,老师她家远吗?因为我们孩子可能哪儿的都有,离得非常远,她没有地理概念,她会问,老师他家远吗?我告诉她很远,多远啊?我会告诉她,比你家还远,她明白了。

所以你要达到听觉理解,可以通过这些游戏,指令、故事的续编、反义词,进行主题对话来完成。但是还是那句话,这是手段,不是目的,你在跟孩子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知道你是在跟他玩,不要让他觉得你是在考他,说明都是提问式的,我们很多家长跟孩子说话有一个习惯,都是提问式的,这是什么?你拿的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它有什么用啊?都是提问,孩子很烦,你一天到晚的问我,你不知道这是什么吗

?但是你改一种方式,可能我们孩子今天就拿了一个瓶子,哦,你拿了一个矿泉水,引起话题,他就会听你说了,可能他知道他拿了一瓶子水,但是你说这个是矿泉水,把就会感兴趣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知识,小孩都是好奇的,他都喜欢学新知识的,没有哪个孩子说你教他一个新东西他会觉得很烦的,他是渴望认识这个世界的.

但是你如果停留在你想教他这是一个矿泉水,你知道他不认识矿泉水,一瓶矿泉水,我今天想教你,你上来第一件事,这是什么啊?水;然后你又问,什么颜色的啊?哪里来的啊?孩子问烦了,等你再告诉他的时候,矿泉水,不理你了,怎么那么烦啊?

如果你上来,你看看你今天拿了一瓶矿泉水,他的注意力肯定是在你这的,你不用强调,他就会跟你模仿的,哦,矿泉水。他说的不清楚的时候,纠正一遍,矿泉水,他会跟你学,这是一瓶矿泉水,你不要先问,这是多少啊怎么着的,你一问他又烦了,不要总是提问,我们说提问是要有技巧的,你跟孩子之间的提问是要有技巧的,我们是需要让他理解这些问题,但是这些提问是干什么用的?

我们是在对话当中,帮助他去理解问题的,不是目的,你不是一天到晚的考他,什么呀?怎么啦?为什么呀?他很烦的,他可能回答你了,是因为他不得不回答,我要不回答你就不让我玩去,反正我得说完了再走,不得不回答,或者我机械性的,我背下来了,你一问这是什么啊?这是水,你不能说我错,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要改变一种方式,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很有兴趣,而且这时候你要一直记住,你通过这样,我们说很多家长反映我们长孩子你要跟他说话,你要不告诉他我在跟你说呢,他就不听,他听不见,你非得告诉他,你听着啊,他才能听见,这是听觉注意不好、听觉习惯不好,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这真是你的问题,到这时候你要再告诉他,你听,别人跟你说话呢,要注意听,没有用,说多少遍都没有用。但是就像我刚才给你举的那个例子,很简单,他的注意力肯定在你这,首先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如果孩子玩的时候,比如玩橡皮泥或者画画,很多家长过去就给打断了,你干什么呢?你不知道我在画画吗?这是技巧性的东西。

六、技巧和策略

强调听觉,你跟他说的时候要引起他的注意,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跟他说话,我怎么开始进行,说我完成我的听觉输入、语言输入,孩子在画画,他可能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他对颜色可能不是很了解,或者他可能不知道这是画笔,你也很想让他知道,教给他,他在画画的时候,你如果一打断他,这是什么呀?这是笔,你跟我说,这是笔。他很烦。

这时候你改变一种方式,你自己做事的时候要自言自语,孩子做事的时候你要跟他有一种平行的对话,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是在教他了,画画的时候,你过去,宝宝,你在画画啊,他肯定会看你一眼,对啊,我在画画啊。这时候你再说,我们拿一支红色的笔啊,颜色,这时候就告诉他了,这是红色的笔,你画什么呢?我们画一个红色的太阳,强调颜色,你可以把关键词反复的说,这样孩子的注意会一直跟着你.

虽然他的动作没有停,你也在一直跟着他的动作,但是你的语言在输入,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这呢,他听的注意力肯定是在你这,你不用强调,你听,你听我在跟你说话呢,不用,他保证在听呢,而且很感兴趣的在听,我们把这个太阳涂成红色,我们再画一个房子,这时候他的听觉一直跟着你,这个过程中你完成了你的目标,他完成了他的目的,所以你的教学首先培养起孩子的听觉习惯,很注意在倾听,不用去强调,你完成了教学,情绪就非常好,这样每次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会非常的注意,一个自然的动作,他就会来听了,他知道又在跟我说话了,可能会跟我说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是这样的。

强调听觉,从孩子刚刚开始开机的时候,第一个先给声音,再给视觉或者触觉,你不管给孩子什么认知输入的时候,都要先给声音,你是通过图片也好、玩具也好,一定要先给声音。实物也是这样的,先给声音,说出名称、描述出最主要的特征,孩子语言比较差的时候,刚刚起步,就从特征开始,还是讲小动物,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小动物,先给声音.

这时候我们说了工具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一些年龄特别小的孩子,比如10几个月,他对于毛绒的东西会害怕,你不要上来拿一个大毛绒玩具,你觉得挺好,但是十几个月的孩子他会害怕,你不要给他这样的东西,你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稍微大一点的,有的四、五岁、五、六岁了,图片比较抽象、比较枯燥,没关系,孩子可以看了,再小一点的两三岁的孩子,你选一些模型类的玩具,可以发出声音的孩子会更感兴趣了,所以给孩子买的教具你要动脑筋。然后给声音的时候,你的语气和语调,你给一个小猫,一定要神秘,不能一上来你看我给一个什么啊?一定要神秘,表情很神秘,很有兴趣,这是什么呢?你听听,什么呀,小猫!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在你这了,你的语气一定要很夸张,跟小孩说话你要有一个小孩的语气,不是我们成人之间很平淡的,你看这是小猫、小猫。孩子一听什么都没了?一定要什么啊?喵——,你自己要很投入,小猫!他一下子注意力都在你这了。然后就是你的语言概括,孩子最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他讲很多,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语言,能把特征都说出来的,最开始就是拟声词,就是喵——,然后就是小猫喜欢喵——叫,它喜欢吃鱼。

听—看/摸—听,这是一个技巧,当他发音模仿不清楚的时候,我们怎么做?说一遍模仿不清楚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拿过来就你看着我,看我的嘴,用吗?不用,孩子都能听见,干吗要看你的嘴呢?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先听,先给听的强调,看,蛋糕,视觉可以给一些,眼神先过去,蛋糕,我看到了蛋糕,孩子可能不知道,然后发音他可能发错了,这时候你可以让孩子看蛋糕,看完了以后一定要回到听觉反馈,听,孩子看到你的口形以后可能说成“蛋到”,你看我“蛋糕”,他可能说对了,再给他一遍听的反馈,蛋糕,孩子在听呢,对这个音有一个反馈,他会记住。这个主要用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有一个要求,最主要的你要知道他哪个音发错了,比如吃饭,孩子发成了“吃但”,声母发错了,你要强调给他听,宝宝听,吃饭,要强调“饭”,有些孩子吃饭说成吃蛋,有些家长就会说不对,不对,是吃饭,不是吃蛋,他错的是f,你强调的是an,这一部分要让他听细节,然后是吃饭,他就会改了,你越说吃饭,吃饭,他听到的都是an,说多少遍,没有起到纠正发音的作用。


手势。我刚才讲到了,我们一定要用到这个手势(用手指向自己的耳朵或者助听器或耳蜗),注意听,孩子有的时候不注意,你只要一指,他就知道了,这是干什么?这是注意听,你要注意听,有的时候孩子注意力不在你这,一定避免这个动作,“咔”给孩子拽过来,或者拍拍肩膀,轻轻的提示他一下,他就知道了,注意听。或者你指指他的耳朵,他就知道了,我要听,你在跟我说。

但是你如果停留在你想教他这是一个矿泉水,你知道他不认识矿泉水,一瓶矿泉水,我今天想教你,你上来第一件事,这是什么啊?水;然后你又问,什么颜色的啊?哪里来的啊?孩子问烦了,等你再告诉他的时候,矿泉水,不理你了,怎么那么烦啊?

如果你上来,你看看你今天拿了一瓶矿泉水,他的注意力肯定是在你这的,你不用强调,他就会跟你模仿的,哦,矿泉水。他说的不清楚的时候,纠正一遍,矿泉水,他会跟你学,这是一瓶矿泉水,你不要先问,这是多少啊怎么着的,你一问他又烦了,不要总是提问,我们说提问是要有技巧的,你跟孩子之间的提问是要有技巧的,我们是需要让他理解这些问题,但是这些提问是干什么用的?

我们是在对话当中,帮助他去理解问题的,不是目的,你不是一天到晚的考他,什么呀?怎么啦?为什么呀?他很烦的,他可能回答你了,是因为他不得不回答,我要不回答你就不让我玩去,反正我得说完了再走,不得不回答,或者我机械性的,我背下来了,你一问这是什么啊?这是水,你不能说我错,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要改变一种方式,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很有兴趣,而且这时候你要一直记住,你通过这样,我们说很多家长反映我们长孩子你要跟他说话,你要不告诉他我在跟你说呢,他就不听,他听不见,你非得告诉他,你听着啊,他才能听见,这是听觉注意不好、听觉习惯不好,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这真是你的问题,到这时候你要再告诉他,你听,别人跟你说话呢,要注意听,没有用,说多少遍都没有用。但是就像我刚才给你举的那个例子,很简单,他的注意力肯定在你这,首先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如果孩子玩的时候,比如玩橡皮泥或者画画,很多家长过去就给打断了,你干什么呢?你不知道我在画画吗?这是技巧性的东西。

语言刺激。我们的语音输入一定时时刻刻记着,一定要给孩子语言输入,我们常说孩子听得好听得不好,在于你语言输入的量够不够,我们家长有时候我不知道你平时是不爱说话还是什么原因,不跟孩子说话,或者一本正经坐在这里,我要教你说话了,平时不跟孩子说话。你一定记着,你的语言输入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的,任何时候你都不要忘了给孩子进行语音输入,这是最好的听觉刺激,是他听觉注意力培养的一个方式。

我讲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孩子要喝水,我们就观察你看家长的反应,他要喝水,瓶子在那里放着呢,妈妈妈妈,好多家长都这样,喝水,是吧?给。这还是好的,很多连这句话都不说,孩子喊妈妈妈妈,给。这是一个多好的教学机会.

我听见家长说,真奇怪,你说他在家里面这么长时间他不知道洗手,他上幼儿园一个礼拜,他知道洗手了,他会说了,你看这个老师他那个嘴一直不闲着,你要让我叨叨,我真不知道叨叨什么,你只知道孩子一个礼拜他学会洗手了,可是你知道在这一个礼拜当中老师要给他多少语言输入,我们孩子在家里都会洗手,两年了他不会说,他不知道打肥皂、不知道泡泡,一个星期都会了,这是你生活当中的一个小细节,你随时随地要给他进行听觉的语言输入,你带他洗手或者喝水,你说宝宝喝水了,尤其是他对你有要求的时候,你要喝水,是吗?喝水,他知道这个是喝水,好,宝宝,拿杯子,喝水。喝水至少说了三遍,宝宝听到了,他下次再要喝水的时候,妈妈,又给你指,你要喝水是吗?你两天、三天,他用不了几天,可能孩子模仿的好一点的,他三天五天自己就知道,妈妈,喝水。就说出来了,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反馈,可是你每次都这样,孩子一指,你就把这个杯子给他了。

我们有一个家长就是,孩子要吃糖,他妈妈来接他了,他就说,老师,糖,我说你跟妈妈说,他跟妈妈一说,他妈妈直接倒出来就给他了,我说这个过程你浪费了,孩子跟你说要吃糖,打开,因为它是五颜六色的,你就可以问他,你要什么颜色的?我要红色的。你可能倒出来好几个颜色的,你找一找,哪个是红色的?他就会找一找。剩下的呢?你还要吗?这时候就是在进行一个语言输入,你不要把这个过程浪费了,你不要孩子说我要吃糖,你就倒出来,吃去吧。这样没有用.

所以语言刺激要随时随地注意语言输入,包括你做的事情,或者孩子跟你一起玩的时候,我要跟你讲,我今天要讲蔬菜,我可能准备了一些蔬菜的模型,或者直接带到厨房,或者是准备一些卡片,你拿这些东西的时候你要说话,要描述你要做的事情妈妈拿卡片,妈妈把卡片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卡片,这样的,这时候的自言自语,孩子在听,听到了你说的话,你自己再一边做、一边说,他知道这个叫拿卡片,我们把它拿出来,我们来看一看,你要说,让孩子通过你的行为和语言的连接,总好过你把这个卡片摆在这,这叫拿,这叫看,多难理解啊!

你这样,把卡片拿出来,妈妈拿卡片,妈妈拿一个杯子,我把它打开,有的是打开的,有的是揭开的,有的是拧开的,根据孩子的语言程度不同,你要调整,妈妈要喝水,我要把水打开,妈妈喝水,妈妈拿杯子喝水,这样你自己的行为要自言自语,让孩子来听。别人做的事或者孩子做的事你也要用语言来描述,就像孩子揉橡皮泥,你在揉橡皮泥是吗?你先搓一个长长的,搓一搓,他在这里搓,他不知道这个动作叫搓,你这时候说你来搓一搓,搓一个长长的,孩子很自然的就会跟你模仿,搓、搓长长的,你不用说非得强调他搓、搓,你在说的时候,他自然会跟你说,这时候他对语言的理解会比你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教理解好得多。


还有听觉,你说的时候说一部分,给他留一部分,孩子语言发展比较好的时候,要做这样的练习,一个是注意力在这,另外一个他的语言思维是跟着你走的,我给孩子上课,他的妈妈在旁边看着,她很奇怪,我的孩子能完成吗?

我说你先听听,老师说一句,然后听听,我说咱们先说,白兔的耳朵长长的,他跟着我重复一句,我说白兔的尾巴,我就等着,他就看着我,然后他自己就说,短短的。他妈妈就觉得,我们家孩子会啊,他明白啊,我说他当然明白啊,他认为他们家孩子说不出来,他认为我们家孩子这时候你不告诉我的时候,或者你不去给我讲一遍的时候,我说不出来,其实他明白的,因为你给他讲过,他知识在这,而且他可以看到这个东西,他看到这个兔子的时候,他可以看到他的耳朵是长的,他的尾巴是短的,你等着他,这就是一个听觉的刺激,这个叫完形,把你的话连接下去完成。


要学会引起话题,你想跟孩子说话,今天我想教你画画,跟画画有关的话题,我怎么去开始呢?你给他一支笔,我们画画好吗?嗯,孩子告诉你了,妈妈我想画画,好啊,你画吧。给你一支笔,我给你这支笔画不出来,没有油了,或者这个铅坏掉了,你画吧。孩子拿出去了,画不出来,他肯定就会来询问你,这时候你就可以跟他开始说了,画不上是吗?我们看看怎么啦?这个笔没有水啦,我们换一支笔好吗?或者给他充一点水,或者蘸一点墨水,这样话题就打开了。孩子要喝水的时候,你给他一个杯子,哦,没有水,你要想一些破坏性的行为,这样就可以引起一些话题,而不是说我坐在这,咱们今天画画吧,哎呀,不情愿,又要跟我说话了。

学会等待,你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听的时候,可能孩子没听清或者没听懂,这时候你干什么?千万不要着急,急于把答案告诉他,或者你就说,你不是会吗?你怎么没有反应啊?这时候孩子会很紧张,你要等着他,你的眼神、你的表情看着他,你要等着他,我在等着你说呢,可能没有听懂,没关系,你等他几秒钟,他没有反应,这时候你要判断,可能是没听懂,你再重复一遍,你在重复的过程中,他会非常注意的去听,你就可以建立他很轻松的听觉习惯,听完不要一下就着急了,或者说你怎么不好好听?你怎么没听懂啊?千万不要说这些。

一个人说话,是指同时同一个地方,要一个人跟孩子说话,不要两个人或者很多人都跟孩子说,妈妈爸爸一起跟孩子说,孩子就乱了,他的语言输入同时同一个地方,要一个人跟他说话,这样他听得比较清楚。我们也是一样,如果两个人同时跟你说话,你肯定听不清楚。

使用听觉反馈,孩子听到了,或者是没听到,这时候一定要强调听,宝宝听,他没听清楚的时候,你要让他再听一遍,而不是赶紧过来看吧、纠正吧,不要急于做这些事情,我们很多人说我的孩子听的习惯不好,不好是因为你没给他养成,你在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习惯。

鼓励孩子模仿时候,你说一句话,要鼓励你的孩子去学,我们有很多孩子是这样的,可能就像我刚才给你举的例子,在你跟他一起做游戏的过程当中,你说的一些话,他会主动模仿,但是模仿出来的可能不清楚,这时候我们要干什么?他不清楚我们纠正吗?不要急于纠正,我们使用什么来纠正呢?---听觉反馈。他模仿了,这是很好的一个习惯,孩子能够跟你进行听觉模仿,他主动模仿,不是被动的坐在这里,我说一句,你说句话,他主动模仿,一定要鼓励。我做游戏的时候,我画画,你说我画一个房子,孩子说房子,他说的不清楚,那没关系,不要打断他,不要纠正他,这是一个好习惯,听觉模仿的一个好习惯.

啊,房子,你真棒!房子,再让他听一遍,尤其是人工耳蜗的孩子,我带的比较多,我就观察,一般这个词他模仿到三遍以上就会很清楚了,语音就会很清晰了,你回家可以试一试,这个音第一遍可能模糊,你再说一遍就会好很多,到第三遍的时候就会很清晰了,如果连续模仿五到六遍的时候,他甚至连你的语气、语调都可以模仿得很好,你们可以观察一下,可能孩子说第一遍房子的时候不清楚,你就在纠正他的发音了,发得不对,是这样的,完了,注意力没有了,所以你一定要鼓励他模仿你说话,这时候你可以重复,通过你的重复一遍一遍去强调。

逐渐降低语音清晰度,在听觉发展过程中,逐渐降低语音清晰度,我们跟孩子说话,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从简单的到复杂的,从闭合式到开放式,非常清晰、强调,到慢慢的不强调,语速放的比较正常,正常的语速、正常的语调,这是逐渐降低语音清晰度的训练。我们从开始的时候要强调清晰度,怎么强调?比如说强调关键词,我们夸张的不是口形和音量,夸张的是语气和语调,我们很多家长就是口形非常夸张,或者音量一下子就上去了,你想想他本来听得不好,你再把音量提上去以后,你声音失真了,他听得更不好,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什么呀?小猫,不是音量也不是口形。

你要强调关键词,如何去重复?有一个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完整的语言输入,即使是很简单的词汇学习,你也要完整的语言输入,不是一个片断、一个片断的。这时候你就要重复关键词,关键词反复的说,就像我昨天看了一段小视频,英文的,是讲一个“苹果迷”,非得买手机的事情,走进来风风火火的就说,给我一个iPhone,那儿有iPhone,这就是在强调一个重复的过程,要什么啊?就想要这个手机,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你要教的词语,我可能就要教你一个苹果,这是一个苹果,看看,给我一个苹果,把苹果拿过来,你强调的是苹果,要强调你的关键词,反复说,但是不要苹果、苹果、苹果,不要这样跟孩子去说,这样说的话很枯燥,孩子很不喜欢。你说一遍还好,说到第二遍可能注意力就不在了,你用完整的句式来说,首先从听觉上就是完整的。

关键词的位置,我们最开始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听得不是特别好的时候,你的关键词一般放在哪儿?放在句尾、最后,你看,宝宝这是杯子,这是一个杯子,给我拿杯子,宝宝拿杯子,都是这样的,把关键词放在句尾。但是孩子语言发展好的时候,你的关键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句中,我们可以变换一下句式,我拿杯子喝水,宝宝,桌子上有一个杯子,杯子在哪儿呢?杯子在桌子上,你把这个词放在前面或者中间,不一定要放在最后了。

可以在过程中增加背景音,我们孩子听得比较好的时候,最开始肯定是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一对一的语音输入,好一些以后就可以稍微增加一点背景音,比如你在屋子里面把窗户打开,外面有一些车子来会走,有一些小的声音,这样没有关系,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适应你的声音。

声学差异性,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可能选的差异性比较大,我们说汽车、公共汽车,或者猫、小白兔,这样的组合让孩子做听的练习,到后面可能差异性比较小了,兔子、裤子、肚子,是这样的,还有昨天他给我讲天天,会跟你说,板凳、扁担之类的,板凳宽、扁担长,很相似了,慢慢降低你的语音清晰度,孩子的声学分辨性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七、听觉记忆

这是孩子听觉训练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我们一直强调听觉记忆,我们说记忆是理解的基础,一个孩子的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到记忆、理解、联想、想象这几个过程,感觉和知觉,孩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到注意,注意需要我们在你的教学当中、生活当中一点一点去培养起来,在注意的基础上要慢慢养成记忆的习惯,听觉记忆按项来算,平时说你记忆的长度肯定会决定你理解的能力,你如果只能记住一项,你的理解也就是一项简单句。

所以在听觉记忆的训练当中,我们比较强调在听到的口语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储存到大脑中能够回忆出听到了什么。这是对听觉记忆的解释。首先是听到的信息,然后是进行加工处理,要在大脑当中进行处理,然后要储存,最后能够回忆出听到什么。听觉记忆是发展听能并建立理解语言的基础。通过听觉记忆让孩子听更长的句子,短句子孩子听起来没问题,还有长句子孩子听起来非常费力,或者他不让你说完,他就不听了。还有他说长句子的能力,我们从简单的一项到两项、三项、四项、五项或者更多,这样一点一点加深难度。

关于听觉记忆这一块,在听觉训练里面是一个很系统、很重要的内容,很多,我今天就简单说一下,不给大家扩展那么多了,这个要讲也要讲很长时间,怎么进行、一些技巧,一些内容等等都很多。

可能讲得比较枯燥,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听力保健康复的方法(听力康复治疗的内容和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