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党和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关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态化作为发展目标,要求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推进。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需要,迫切需要一些本土化的理论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医药文化扎根于中华大地,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预防疾病的思想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以“和合”思想为核心,以“融汇”为特征,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在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含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含义

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986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郭念锋教授提出十条标准:周期节律性;自信心;暗示性;意识水平;社会交往;心理活动强度;心理自控力;心理活动耐受力;心理康复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根据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觉得,所谓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协调统一,并能做到自身内、外环境与社会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完善自身人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悦的情绪。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为首要标准,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三观正确为重要标准,是人们最根本的精神支柱;人格完整是核心标准,是心理健康处于稳定状态的前提条件;情绪健康为状态标准,是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情绪的决定因素;人际关系和谐及适应社会生活为必需标准,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作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内部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外部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认识,能以有效的办法应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还能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不良情况产生的原因

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身心健康已成为大家关注的主要话题。其中,处于青春期中后段的大学生们,正面临着摆脱对家庭依赖和独自面对社会大小事务的阶段。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使自己融入新的环境;如何面对考研与就业等等,都成为他们需要思考并面对的问题。而事实是,有许多大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并规避这些问题,从而感到疑惑和茫然,有些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心智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我省某高校近三年以来相关心理测试、调查问卷及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分析,主要表现出以下状况:1.对新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易出现失眠、精神敏感等症状。2.自律性较差,极易对网络游戏上瘾,甚至出现厌学或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3.恋爱关系处理不当易出现偏激、固执等心理问题。4.部分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容易出现自卑情绪。5.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考研与就业压力,对下一步的规划感到迷茫,或面对同行业的竞争者感到畏惧或萎靡不振。

(二)不良情况产生的原因

1.原生家庭方面

大学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与原生家庭的教育环境或教育方式息息相关。一方面,畸形的生长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并对其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如家庭暴力、父母偏爱等,这些不正确、不平等的对待方式不仅将孩子置于不利境地,也将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打破。另一方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于严厉或过度放纵的教育方式都是不恰当的,现今比较常见的“保护伞式教育”其实是在扼杀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这种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往往不具备独立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能力。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具有奠基作用。

2.后疫情时代的影响

新冠疫情之后,很多学生在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方面出现问题。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模式使部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原形毕露”,他们在一次又一次考试中失去信心,强烈的落差感使心理问题应运而生。防控常态下,虽然大部分高校已经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并开展教学工作,但是校园防控实施的封闭化或半封闭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学生与校外环境基本处于隔离状态,部分学生面对校园环境出现陌生与压抑的不适感,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变弱,容易产生心慌焦虑等问题。

3.自我认知方面

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匮乏、缺少社会经验等原因,自我认识还不够完善,容易形成畸形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观念是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存在的,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对情绪的控制方面,抗压能力弱的学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此外,部分性格内向偏激、急躁冲动、孤僻封闭或高智商低情商的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偏执。

4.社会环境与交友关系方面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层出不穷的同龄学生以及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导致人们出现极大的心理压力,轻者失眠焦虑,重者多疑抑郁。进入大学后,学生既是独立个体又是集体生活的一部分,既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也要具备团队意识与团体精神,融入集体生活。大学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舒心的交友经历会令你各方面顺心称意,而交友不慎则可能影响大学生活甚至是以后的抉择。

三、传统医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

传统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探索和智慧,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一)“治未病”思想的应用

治未病是传统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传统医学向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为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消除有害因素,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找出病因并及时清除。高校可通过心理疾病的普查工作,使用如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CSMHS)、抑郁自评量表(SDS)、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科学的心理测评工具,及早筛选出疑似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并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症状及时寻找病因,通过宣泄或压力释放缓解情绪,或寻求专业帮助,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以我省某高校为例,学校心理工作站于每年5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心理班会、视频征集大赛、心理宣讲、心理委员素质拓展培训以及线下游戏互动等,不同的受众群体、诙谐幽默的讲演好评如潮。对于存在心理隐患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帮助他们疏导消极情绪,重建心理防线。

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指在疾病发生之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是考验也是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在学生的适应期进行引导,并对疾病“苗头”迅速进行干预与诊治。某高校心理工作站配备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及心理咨询室,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可利用音乐放松椅进行自主放松冥想,也可通过沙盘心理疗法构建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虚拟的空间里将自己的心理、行为表达出来,对诊断、研究疾病提供更深层次的帮助。此外,某高校心理工作站还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公众号,通过心理测试与心理咨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求助;同时,公众号还设立了深夜话题、心理知识、心理微课、说出心里话等板块,做学生的“树洞”,助他们缓解压力、释放自我。

3.愈后防复

愈后防复指在疾病初愈、缓解或痊愈时,注意预防疾病复发及病情反复。疾病痊愈后,各方面的身体机能处于逐渐恢复的状态,因此要注意避免疾病再次发作。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初愈或痊愈后,要注意自身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变化,通过规范化的治疗达到预防心理疾病复发的预期,在校期间也要保持长期随访,防止复发。高校可通过建立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监测学生心理动态变化,以班级委员会作为核心成员,心理委员作为负责人,定期举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要平时重视心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心理素质,营造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

(二)“养生”理念的应用

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生态观,注重形体,功能与精神、意识、思维于一体。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讲,养生的目的是扶助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当措施来颐养心身,从而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是医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将养生的理念应用于心理学,可有以下两种基本原则:

1.顺应自然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理上形成了与天地自然变化几近同步的节律性以适应外界变化,并作出自我调适的能力,是维系健康的重要环节。养生指的是以生命运转的周期性特征为依据, 采取能够保护生命、促进健康、减少疾病、延长寿命的保健方式,我们所探究的养生理念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与此密切相关。顺应自然是依据传统医学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念,从精神调养、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方面进行调整,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提倡传统的保健、健身运动,加大合理饮食的宣传力度及保证规律生活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正如《灵枢·本神》中所说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2.形神共养

形神共养指形体与精神的协调统一,身心和谐的养生原则,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强健、精神充沛,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传统医学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活动具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形神共养将形体、精神与心理活动联系起来,为心理学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提示具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形体活动缓解压力,如运动、劳动等。高校也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通过素质拓展、春游、运动会、八段锦、太极拳等方式以达到身心共养的目的,我省某高校作为中医药院校,强调运用功法以调理生息,将八段锦、太极拳与体育教学联系起来,既能锻炼体能,又能使经络通畅、百脉通调。正所谓形劳而不倦,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帮助学生纾解自身压力,在身心健康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传统医学治则方法的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指在治疗疾病时,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这一点与心理学的治疗原则基本相符,通过询问病情或是心理调查的方式溯本求源,对因治疗。传统医学的治则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指导性,下面以“扶正祛邪”与“三因制宜”为例进行阐述:

1.扶正祛邪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对立统一的两种矛盾个体组成,如焦虑与镇定、恐慌与淡然、悲伤与开心,前者为消极心态,后者则为积极心态。处于矛盾对立的两种状态,一旦消极心态占了上风,则“正不胜邪”,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利用“积极心理学”将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可通过文化体育相关活动、学术交流等方式,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对学校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加强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同时,还可以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切身体验到心理学中积极的部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统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探索方面,因人制宜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差异。以常见的心理疾病为例,存在抑郁心理的学生表现为心情低落、少言喜静,传统医学认为是肝气郁滞,故临床治疗采取疏导通畅之法;存在焦虑心理的学生表现为紧张不安、极度恐惧,传统医学认为是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故临床治疗采取安神之法。这种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制定适宜治法的原则,即为因人制宜的应用。因时制宜即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治法,江南地区“菜花黄,病人狂”的说法提示春季中期为心理疾病的易发期,北方为清明前后,传统医学认为,春季属木,对应五脏为肝,春季多风、肝风内动易扰乱心神,故出现精神失常。此外,秋冬交替之际也是心理疾病高发之时,秋季来临之后,“秋燥”使气温变得干燥,人的情绪容易出现急躁、易怒,因此要注意顺应“秋收冬藏”的养生方式,注意气温变化,收敛情绪,保持豁达心态。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制定适宜治法,生活在高压城市的学生由于面对的社会压力较大,更易患心理疾病,同时,他们面对压力的调节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出行旅游、极限运动等等,这种释放压力的方法叫做“发泄”,在发泄过后,又可以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医学不管是理论思想还是治疗方式,都是先辈宝贵经验与实践的结晶,而新兴的心理学具备充足的临床经验。中西方的文化碰撞,使传统医学得到了实践验证,为心理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也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得到了巩固与提升。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上,不应只局限于理论方面,更应进一步探究应用,努力起到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作用。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