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治疗有效吗(CIK治疗)cik治疗有效吗(CIK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cik治疗有效吗(CIK治疗)

cik治疗有效吗(CIK治疗)

一、CIK 简介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简称CIK),是通过淋巴细胞体外扩增获得的多克隆T淋巴细胞的异质群体。它们与T细胞和NK细胞都有表型和功能特征。最初由施密特-沃尔夫等人描述。它们能够对血液和实体肿瘤施加有效的MHC不受限制的细胞毒性,但不会对造血前体和正常组织产生毒性。

在异质T细胞群体中,可以区分两个主要的亚群体,一个共同表达CD3+和CD56+分子(范围:40%至80%),另一个呈现CD3+CD56-表型(范围:20%至60%)。它还包括一个小的亚种群(<10%)的CD3-CD56+NK细胞。

据报道,CIK的抗肿瘤作用与CD3+CD56+亚群有关。在产生CIK过程中加入IFN激活单核细胞,为其提供接触依赖因子CD58(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和可溶性因子IL-12。这两个因素对CD56阳性T细胞的扩增和CIK细胞T辅助1表型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CIK能够分泌TNFa、IL-2和IL-6,但不能分泌IL-4、IL-7和IL-12。形态上,CIK较大,颗粒完全。

它们不能与NK细胞区分开来。在临床上,CIK的使用已证实,它们对广泛的癌症具有显著的MHC无关的抗肿瘤作用。与LA K细胞相比,CIK细胞更容易获得,具有更高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活性。

二、DC简介

树突状细胞(简称DC)作为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APCs),相当数量的DC可以在体外从CD14细胞(单核细胞)和CD34细胞(造血祖细胞)中直接从血液中提取适当的细胞因子,以便用特定的抗原武装它们。近年来,DCs和CIK已被用于癌症免疫治疗。

三、临床试验

1. 病种:非小细胞肺癌(中期肺癌)

2. 免疫治疗:CIK

3. 联合治疗:化疗

4. 疗效:增加了疾病的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5. 副作用:发热的风险增加

6. 摘要:于2016年Mi等人发表了一项系统的综述,以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诱导杀伤细胞对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对包括NSCLC患者在内的10例RCT的Meta分析。与单纯化疗相比,CIK细胞加化疗具有更好的疾病控制率(OR2.84;95%CI:1.35-5.97;P<0.05)。

总体分析表明,与单独化疗的对照组相比,CIK组随访结束时OS明显增加(P<0.05)。术后治疗的危险比HR(95%CI)为0.60(0.46,0.79),化疗联合治疗的危险比HR为0.77(0.60,0.99)。将固定效应模型应用于元分析,因为在研究中没有发现显著的异质性。

结果表明,CIK细胞组OS明显增加(HR0.55;95%CI:0.35-0.87,P<0.05)。随机效应模型显示LA K组OS显著增加(HR0.54;95%CI0.30-0.97,P<0.05)。

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或诱导杀伤细胞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差异(MDs)为:NK细胞11.32(95%CI6.32-16.33;P=0.00001),CD3+细胞11.79(95%CI2.71-20.86;P=0.01),CD4+细胞14.63(95%CI2.62-26.64;P=0.02),CD4+细胞-4.49(95%CI7.80-1.18;P=0.008)。在NSCLC中,CIK加放疗可提高DCR、ORR、1年和2年的OS率,而SCLC中只有DCR。

【声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cik治疗有效吗(CIK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