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关节脱(婴儿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婴儿关节脱(婴儿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关节脱(婴儿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

婴儿关节脱(婴儿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

文|福林妈咪

宝宝是家里快乐的源泉,爸爸妈妈也都喜欢逗宝宝玩耍,尤其是爸爸会用上抛或者拉拽宝宝胳膊的方式“刺激”宝宝放声大笑。

而一些突发情况,往往就在爸爸拉拽宝宝胳膊的环节发生――拉拽过猛,造成宝宝关节脱臼。

有案例表明,如果宝宝关节脱臼次数多了,宝宝就会形成习惯性脱臼。

隔壁的朵朵就是因为之前手臂脱臼过好多次,结果稍有不注意拉到朵朵的胳膊,朵朵就会有脱臼的可能,已经有习惯性脱臼的表现了。

所谓习惯性脱臼,在医学上,又被称为复发性脱臼,是说关节会经常性地从关节囊中滑出而形成脱臼,关节脱臼后,人体肢体结构失常,关节也就随之丧失了功能,关节也就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功能。

习惯性脱臼分为先天性习惯性脱臼和外伤性习惯性脱臼。

所谓先天性习惯脱臼,其形成原因就是宝宝自身的身体组织较松弛造成的身体关节的不稳定,身上多处关节存在过度伸展和松弛现象。

同时,这种先天性习惯脱臼也有多方向性的特点。当然,先天性习惯脱臼的情况还是很少有的。宝宝出生后,医院体检表明是健康的,爸爸妈妈就不用太担心。

宝宝关节习惯性脱臼,多是受伤后造成的习惯性脱臼。

一次受伤脱臼,宝宝并不会形成习惯性脱臼,而多次受伤引起同一部位的多次脱臼,就有可能造成宝宝那个部位的习惯性脱臼。

三四岁以下的宝宝常出现外伤性习惯脱臼,是由于桡骨头发育并不健全,环状韧带相对松弛,一旦活动姿势不正确或是活动用力过猛,就会引起肘关节的脱位。

习惯性脱臼是因为韧带受伤后没有拉力,所以应该口服舒筋活血药,恢复韧带拉力,然后日常注意不要做超关节运动,局部做热敷即可。 如果是做某一动作就会脱臼,这与关节长期拉伸引起韧带张力降低有关,也可能是过度吃素引起。通常认为是胶原蛋白和维生素AD缺乏。

如果宝宝已形成习惯性关节脱臼,那爸爸妈妈就要注意,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要让宝宝太用力使用脱臼的胳膊。

很多爸爸妈妈觉得,既然是骨头发育不好才让宝宝有习惯性脱臼的可能,那给宝宝多补钙不就可以啦!

事实上,补钙确实有利于宝宝骨骼的形成和生长,但是对治疗习惯性脱臼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爸爸妈妈也没必要给宝宝额外的服用药物。

宝宝脱臼一般不是缺钙引起的!那么,宝宝脱臼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宝宝身体关节部位附近韧带松弛、薄弱,关节窝比较浅,对关节的牢固性减弱,使关节活动的范围变大,在牵拉时发生错位。

●爸爸妈妈日常生活有一些不当的动作行为,就比如说用力拉拽宝宝的胳膊,或者宝宝被撞摔倒等意外的发生,是宝宝脱臼的很大的原因。

●宝宝发生一次脱臼后,爸爸妈妈没有特别重视,护理方法不当,致使宝宝后续又出现多次脱臼,形成习惯性脱臼。

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预防宝宝脱臼。

⊙给宝宝穿衣服时,动作要轻,让宝宝慢慢的把手穿过袖口。

⊙在与宝宝嬉闹活动的时候,要适当用力,避免突然或者用力拉扯宝宝的胳膊或其他关节。

⊙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要让宝宝的胳膊太用力,比如说别让宝宝去提重物,避免对宝宝手臂带来过度拉扯。

⊙平时和宝宝走路时,尽量不单手拉着宝宝。握宝宝手时,可以连带着拉着宝宝的衣袖,这样宝宝的胳膊受力也会减少一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关节脱(婴儿关节脱位的特有体征)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