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引起眼颤临床处理办法抗癫痫药引起眼颤临床处理办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抗癫痫药引起眼颤临床处理办法

抗癫痫药引起眼颤临床处理办法()

#健康科普排位赛#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青云计划#

名医简介:

岳美中,原名岳中秀,号锄云,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小岳各庄的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出任唐山市中医公会主任,唐山市卫生局顾问,后被调到华北行政委员会中医实验所任医务主任;调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筹备处门诊部副主任。1970年以后,岳美中除平日应诊以外,在国内承担着中央领导人医疗保健任务,受到国外的好评。1972年,他上书卫生部和中央领导,倡议开办全国中医研究班获准。岳美中晚年曾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卫生部科委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中医古籍出版社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内科主任、教授等职务,受到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爱戴,在中医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主要著作有《实验药物学笔记》《锄云医话》《锄云杂俎》。

【案例】

和解、育阴潜阳法治癫痫病案

朱某,11周岁,女。

1970年5月17日初诊。

病史:

在出生时,因难产用产钳助生,生后脑顶巅左侧有一个隆起疙瘩。哭闹呕吐甚剧。1周之后,逐渐好转。2-3岁时发现患儿坐位有的时候出现两腿并紧,伸直两手插在腿间,脸胀得通红,发呆,呼之不答,发病前后烦躁,犯过则一切正常。4岁左右,诊断为非典型性癫痫。开始服咖啡因及鲁米那,两年多以后不再发病,8岁多又有小发作,改为不自主口作吸吮,眼角眉毛上吊,有时在睡前腿和手并紧伸直,继服鲁米那,但经常发作。1969年6月除用鲁米那外并用针灸,经过多穴位针刺治疗,却发生精神异常兴奋,有抽搐舞蹈动作。再进行同样针刺,针未取下就又抽搐舞蹈起来。医生不敢再行针刺治疗。同年8月1个月在家吃民间偏方,有时也请医生诊治均未见效。每天抽搐10次左右,最严重时达20许次。由于抽搐频繁,致使精神不正常。9月6日到北京某医院看急诊,在急诊室即发作两次,医生诊断为癲痫运动性发作。予鲁米那和苯妥英钠,发作仍不止。12日又去急诊发现眼颤,停苯妥英钠,改用鲁米那和米苏林。每日犯病10次左右,病情越发越增剧,无可奈何在22日送人精神病医院。住院期间使用大量苯妥英钠和备米那等,抽搐得到抑制,于10月13日出院。出院时颠跛不能走路,也不能吃喝。16日又去北京某医院急诊室诊断为苯妥英钠中毒,两天后好转。出院不久,犯病次数骤增,经加重药量,至1970年2月2日始停止发作。

1970年2月底上学后又复发,3月1日又去某医院急诊室住5天,以较大量鲁米那控制,但出院后神智不清,昏迷嗜睡,不思饮食,不会穿衣、吃饭、走路。时而大犯,时而小犯。于1970年5月17日,来院就诊。

现症:

此时患儿每日犯病10次左右,每次发作长达约半小时,最短约10分钟。主要症状是,手脚乱颤,两眼直视、上吊,两腿上弯,骤然下挺,脚伸直,反复多次;或角弓反张,腹部挺起一尺多高;有时喊叫、昏迷、乱指乱动;有时在地上来回行走,呼叫不应。切其脉浮弦而滑。

辨证:

肝阳横逆,上扰清窍,蒙蔽灵明,证属阳痫。

治疗:

不可强制,唯宜取和解之剂,以协调而使之驯服,并辅以摄纳之品,以育阴潜阳,柔以制刚,才能符合“因势利导”之旨。乃取张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黄芩,茯苓,半夏,党参,生龙骨,生牡蛎,桂枝,生川军,生姜,大枣(劈)。予之,嘱服20剂。

6月17日第二诊:

服前药方,痫发每日减至6~7次,时间也有所缩短。因就原方加紫贝齿,增益龙、牡收摄浮阳之力,因大便稍溏薄,以熟军易生军。

7月1日第三诊:

前药服至6剂,犯病次数减至5次,以后逐日递减,到6月30日,痫基本停止发作。依原方加珍珠母,以安顿精神,再服之。

8月10日第四诊:

脉弦象已去,舌白腻已除,因病情已控制,乃为削减全药之量约剩1/4,使缓缓服之以事观察。不意服至6剂时,又发生性情急躁,两眼直视、上吊,嘴徵颤动。急改投第3方,3剂后,又复平静。

8月26日第五诊:

病势既稳定,因投以安神之剂以巩固之而善其后。

方为:

浮小麦,甘草,大枣(劈),知母,生地黄,百合,酸枣仁,茯神,合欢皮,夏枯草,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

服后再未犯病。9月底停药观察。1个月以后,每在早晨醒时,一阵阵昏迷,有不自主的吸吮动作,声音很响,又用第二、三方各服4~5剂,10多天后又复正常。

乃制丸药方:

半夏,南星,朱砂,琥珀,枯矾,珍珠母。姜汁糊丸,朱砂为衣,每次服3克,姜汤送下,每日2次。使常服之。

因患几之舌时常现有白腻苔,故以此化痰安神之丸剂作善后。

3年后随访,精神正常,在校读书,当班长,颇积极。

本案引自(《岳美中医案集》)

【评析】

《素问・奇病论》云:“痫得之在母腹中,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又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孙思邈《千金方》:“……病先身热,掣疯惊啼叫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患儿难产出生,哭闹呕吐,是初生已有痫之征兆,到两二三岁时,腿臂直紧,脸涨红,神发呆,是已露痫风之端倪;4岁就医,断为癫痫。本例以各种异常动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系“肝风”证,脉浮滑,故岳老诊为阳痫。岳老认为痫证为肝所致,肝性刚,最忌刚药压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取小柴胡汤而去甘草,以调和肝胆,加桂枝抑上冲之气,龙、牡是摄纳浮阳之要药,且龙、牡得半夏与所加之茯苓,能豁肝胆之惊痰,又导以大黄,则痰滞更得下行。去铅丹不用,是恐久服中铅毒,而疗效不减。总的方义,是和解肝胆,协调上下,潜阳熄风,因势而利导之。药后患儿窒滞之机得畅,横恣之势得柔,痫病发作明显减轻。经云痫病发于“二阴”,二阴,少阴心经也。病情缓和后,因投于养心安神之剂以巩固之而善其后。药用仲景甘麦大枣汤以缓解精神之急迫,取百合地黄汤以清热养血,夏枯草能清火,抑肝阳,茯神枣仁能养心益智,同合欢皮有安五脏之功,龙牡、蚌母均为治小儿惊痫之要药,如此长期的顽固性癫痫,岳老区区数诊,经治数月,就使病情缓解,3年后随访,病儿神情如常,且学习生活均为优秀,验证了徐灵胎谓“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

癫痫简介:

它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引起的短暂大脑功能失调的慢性综合征。一次突然异常放电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成为痫性发作。这种异常放电病人感觉不到,别人也看不出来,但可以通过脑电图记录下来。痫发作的特点是突发性及反复发作性,以一次性的抽搐(俗称抽风)或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临床发作可以多种多样。中医对癫痫病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对癫痫二字有过确切的定义,“癫”即癫狂,表示发作时的意识障碍;“痫”即抽搐,表示发作时的痉挛状态。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如需问诊,可点击主页快问中医,按步骤详细描述病情,并拍一张舌面照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抗癫痫药引起眼颤临床处理办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