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蘑菇干头的是什么原因(种蘑菇老是干是为什么)种的蘑菇干头的是什么原因(种蘑菇老是干是为什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种的蘑菇干头的是什么原因(种蘑菇老是干是为什么)

种的蘑菇干头的是什么原因(种蘑菇老是干是为什么)

在易地搬迁的温暖新居,在绿意融融的蔬菜大棚,普通的庄稼人述说着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年新打算——

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干头

三零模式“领养”菌棚

贫困户成了致富能手

1月1日,平泉市卧龙镇头道沟村村民金显龙家的晚餐格外丰盛。“炖柴鸡寓意‘大吉大利’,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老金笑呵呵地说,这日子就像这顿晚餐一样富裕丰盈。

可在三年前,金显龙一家还在为过年割几斤猪肉算计、犯愁。老金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勤劳简朴半辈子,日子原本还过得去。没成想2012年老金突发脑溢血,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两万多元外债,一下子家庭开销和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没了着落。“那时候全靠救济过日子,心里真不是滋味。”

平泉是食用菌产业强县,眼瞅着别人靠种蘑菇致了富,老金动了心思。可一打听,光近十万元的资金投入就让他望而却步,更别提种植不懂技术、销售没有门路了。

2015年,平泉全面推开零成本投入、零距离就业、零风险经营的“三零”精准扶贫模式。老金听说后,致富的心思又活络了。经过申请,他入驻了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领养”了两个菌棚。

“菌棚是合作社建的,菌棒统一提供,种植技术有专人教,香菇统一销售,我只负责生产。”老金说,“我按2.8元/棒的成本价从合作社‘赊购’了2万袋菌棒,通过‘三户联保’方式办理银行贷款5万元,上级给扶贫资金6000元,县里给配套基础建设资金6000元,‘领养’这两个菌棚,自己没花一分钱。”

2016年底一算账,老金还上了贷款,还清了外债,两口子激动地抱头哭了一场。无债一身轻的金显龙在接下来的两年轻装上阵,每年收入都在五六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我特别喜欢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从贫困户到致富能手,老金说自己也是有梦想的人。“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这是咱在党的领导下撸起袖子干出来的!”

搬进新居,就地打工

易地搬迁打拼新生活

1月1日中午,室外寒风刺骨,滴水成冰,地处张家口市坝上的尚义县迎来了入冬以来气温最低的一天,达到了-30℃。

走进大青沟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恩泽苑小区12号楼1单元301室吴存宝家的新房里,吴存宝和老伴儿穿着单衣,正和来串门的村民聊着新年新打算。

“没成想老了还能住上有集中供暖的楼房,跟做梦似的。”61岁的吴存宝告诉记者,他是大井村的贫困户,祖祖辈辈在大山里生活,“别说以前下山看病不易,只拿冬天烧马粪干柴取暖来说,和现在就没法比!”

为了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尚义县在大青沟镇里建起设施完善的集中安置小区,“都是装修好的房子,我们自个儿一共只花了4000块钱。2018年10月份领到钥匙,简单收拾一下就搬进来了。”平时少言寡语的吴存宝打开了话匣子,“政府说,得让我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现在小区有幼儿园、医务室,镇里还建设了7万亩蔬菜种植基地,每年都可以到蔬菜基地打工,一年下来至少能收入1万多元呢。”吴存宝的脸上笑开了花。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也是枣强县八里庄村村民董秀爽说起来就打心眼里舒坦的事儿。

几年前,枣强县实施“三区同建”,新型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同步建设,八里庄村是先行者。董秀爽流转了自己家的17亩土地后,便来到了园区当了一名农业工人。“俺在这里光打工一年就收入2万多元,我那口子在县城打工,两个人的工资和土地流转的收入每年有10万元。”她说。

现在的八里庄村风景如画,社区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休闲美丽乡村”两块牌子格外醒目。记者跟着董秀爽走进距离社区不足一公里的贵和现代农业园区,只见一片片大棚蔚为壮观。4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姹紫嫣红,温暖如春。黄瓜、西红柿青翠欲滴、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整个温室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水肥一体化,自动调温控湿,全都是我一个人管理。”董秀爽一边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一边说,“住进新社区,就近打工,这好日子才刚刚开个头呢!”

瞄着市场种地,产品不愁卖

干农活儿越来越有奔头

室外寒气袭人,棚内暖意融融。1月1日上午,邯郸经济开发区牛堡村村南,一排排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掀开厚厚的棉帘,记者弯腰钻进一座蔬菜大棚。棚内绿油油的菠菜、香菜长势喜人,61岁的村民王化平正在喷施液态有机肥。

“从种到收,全程按有机蔬菜标准生产,产品不愁卖。”王化平告诉记者,他家3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河北企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每亩地年租金1800元,自己在基地打工每月工资1500元,一年下来能挣2万多元。

“以前也种菜,不过那会儿都是老套路,赶上市场行情波动,弄不好一年到头白忙活。”王化平感叹道,几年前企美公司进行土地流转时,他还不乐意,认为自己种了一辈子菜,搞有机蔬菜就能搞出名堂?

按照有机蔬菜生产标准,企美公司基地内蔬菜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全部施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韭菜每公斤38元,西兰花每公斤40元,尽管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得多,但产品供不应求。”王化平眼界大开。

随行的河北企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鱼企说,公司先后取得了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地的有机认证,目前发展有机种养基地1.3万亩,形成了闭合有机产业链。产品不仅畅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冻干果蔬、蔬菜粉等产品还出口37个国家和地区,带动3900余户农户通过有机种养脱贫致富。“占地350亩的企美有机产品加工园正加紧建设,今后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丰富的食品。”赵鱼企说。

“消费者需要啥,咱就瞄准需求生产啥,这是不是就是电视里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老王在边上突然的一句问话,引来大棚里人们的一阵笑声。(记者高振发、李艳红、陈凤来、焦磊、李建成、刘剑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种的蘑菇干头的是什么原因(种蘑菇老是干是为什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