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太稀是怎么回事(酸奶太稀是什么原因)酸奶太稀是怎么回事(酸奶太稀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酸奶太稀是怎么回事(酸奶太稀是什么原因)

酸奶太稀是怎么回事(酸奶太稀是什么原因)

谁最容易遇到酸奶变稀的情况?

在我看来,就是宿舍没有冰箱的学生和买了酸奶放冰箱忘记的人,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

大学时,学校在郊区,每隔几个星期,都会坐车到市区采购生活用品,每次看到超市酸奶大促销,都会忍不住买一盒。回学校之后,即使一直狂喝,也要喝3天。夏天的时候,第3天打开酸奶,上面就会有一层水,那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坏了”。

平常买了酸奶在家,天气一冷,就忘记喝,等到一个星期后再喝,已经变成了上面有一层淡淡的水。

酸奶放一点时间就变稀,甚至出水,是变质了吗?

这个要从酸奶的发酵原理来看,到底这层水是哪里来的!

牛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

重要的物质:牛奶、酸奶发酵剂(即乳酸菌)、合适的温度

乳酸菌的生长需要合适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温度。

当发酵酸奶时,牛奶给乳酸菌提供了营养,而酸奶机给乳酸菌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因此满足乳酸菌的生长条件后,乳酸菌就会生长,分解牛奶中的营养物质,将牛奶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比如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游离脂肪酸以及将乳糖分解成乳酸等。

当乳糖分解成乳酸后,牛奶中的pH值会降低,当pH值降低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定的酸度后,牛奶中的酪蛋白会发生絮凝,并将牛奶中的水包围起来,形成稳定的结构,因此变成了酸奶最开始的稳定状态。

当酸奶的稳定结构破坏时,水分子又被释放出来,也就是挖开酸奶后会有乳清析出的原因。

酸奶放置一天后出现乳清析出问题,主要和发酵时间有关。

发酵时间过长,乳酸菌继续生长繁殖,使其容纳的水分游离出来形成乳清上浮。

发酵时间过短,乳蛋白质的胶体结构还未充分形成,不能包裹乳中原有的水分,也会形成乳清析出。

在储藏过程中,也会出现凝冻不断收缩变形、黄色的水不断渗出的情况。

这种黄色的水是“乳清”,运动员用来增肌的乳清蛋白粉和配制婴儿奶粉用的乳清粉,就是从乳清里面提取出来的。它无毒无害,含有容易吸收的蛋白质,还富含钙和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黄色的,乳清也就呈黄色了。

不过还是需要提醒大家,购买或制作酸奶后,尽快饮用,如果出现这种乳清析出情况,也不要惊慌,如果能接受这个口味,也还是可以正常饮用,如果不能接受,下次就要记得喝了。当然,如果你可以闻到发酸的味道,或者看到霉菌,就千万不要吃了。

冬天喝酸奶好吗?

自制酸奶和超市酸奶有什么不同?

到底哪些酸奶是益生菌酸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酸奶太稀是怎么回事(酸奶太稀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