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腿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酸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酸痛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烤火腿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酸痛是什么原因)

烤火腿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酸痛是什么原因)


刘悦

元宵节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而且是晚上的“闹”。人们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河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六,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这个闹字的由来,有两段有趣的民间轶事。传说,古代的元宵节,叫做 “金吾不禁夜 ,星桥铁锁开” ,在这一夜,皇帝 “与民同乐”,老百姓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闹特闹,前三后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所以叫做闹元宵。

汉文帝登基以后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 所以每到是夜,汉文帝都要微服出访,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有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

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人们便烧火,后来就瞒过了天神。

于是就有了正月十六清早,“烤百病”的习俗。天不亮,人们便从自己家里抱来棉柴、芝麻秸等,在村街中央点上大火,把馒头、包子等吃食放在火里烤上,人们在火堆周围烤火,嘴里念着:“烤烤手,不手疼;烤烤腿,不腿疼”。老人和孩子不能烤火,家里人也要把他们的棉衣、棉裤拿出来烤一烤,趁热呼拿回去,让他们穿上,为的也是除百病,吃了火堆里烤的吃食,传说也有去百病的作用。

然后去地里拾豆茬,拾老草,往家跑。小孩儿们抓住带住霜花的老草也不怕手冷,默默的跟着大人的后面,拿到家里放到高处。然后找个长长的树枝,挡住大门口的门槛,不让爬家的钱再跑出去。烤火同时,妇女把自己家的灶灰、垃圾等物倒在街上,这叫穷灰;男的从外面背半筐子新土倒在家中,这叫擓富土。

太阳出来了,火烤的差不多了,青年男女便成群结伙围着城墙、寨墙或村四周,散起步来。这叫“沿城”。人们说:“沿沿城,不腿疼”,以此祈望康泰。

正月十六傍晚,男男女女和孩子们,老头老太太们。都要到村外捡柴禾,必须是捡的才行。不能用家里囤积的柴禾。捡一小堆然后点着,几个人围着火堆,点燃起来,大家围着烤火,便是“烤百病”了。这个烤烤手,那个烤烤手。用手搓搓脸,舒舒腿。老人们说这样能祛百病。

“烤百病”取“用火一烤,百病不生”之意,在自家门前烤罢后,还要到邻居家的火堆上去烤。按老人们的说法,烤到百家以上会更加灵验。于是,人们会走了一家又一家,并取“百”的谐音,一般转到八家之上,有时候竟能转遍大半个村子。

“烤百病”时也有讲究,身前身后脑袋腿脚都要烤到,让病魔无处躲藏。有的孩子不在,家长就用水壶烧水,让孩子用里面的水洗脸,祈盼着他们无病无灾,茁壮成长。

大家尽情的围着火堆说笑打闹,解开衣扣让火烤烤掩藏了一冬的身体。红红火火的光照红了脸膛,照亮了眼神,照亮了心情;红红火火驱走了黑暗、驱走了病邪、驱走了不快!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正月十六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野外点火容易引起火灾,人们防患、环保意识加强,使得这个习俗渐渐的少了。但,这民间传统节日习俗要记住。这些都体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对康乐的追求和向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烤火腿痛是什么原因(烤火腿酸痛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