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腊火腿臭了是什么原因(腌火腿为什么会臭)腌腊火腿臭了是什么原因(腌火腿为什么会臭)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腌腊火腿臭了是什么原因(腌火腿为什么会臭)

腌腊火腿臭了是什么原因(腌火腿为什么会臭)

杏爸的朋友从国外带了个大火腿回来!这不,杏妈要大显身手啦!

杏妈:咱们今天来到淮扬菜——大煮干丝!

小杏:老妈,这菜对刀工要求可高着呢?先别说大煮干丝,咱家的醋溜土豆丝都做得跟狼牙土豆似的。

杏妈:非得要切丝吗?切片不行吗?重要的是加入洋火腿提味。

小杏:慢!国外的火腿是生吃的!

杏妈:这……,总之这外国火腿到了我的厨房,就得按我的来!

实话实说,虽然我知道有些火腿是可以生吃的,但心里还是没底。生着吃,这样真的可以吗?

从《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到《早餐中国》《宵夜江湖》,美食纪录片刷爆朋友圈,一道道美食隔着屏幕就俘虏了万千吃货的心。大家隔着屏幕欣赏美食的同时,也感慨于美食制作工艺的博大精深,好奇于美食背后的奥妙。

乡野间的美味,为餐桌提供了原材料,本期《三农厨房》和您说说美食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爱吃的小杏!从小我们就知道,生的东西是不能直接入口的,不仅不好吃,更不安全。但外国的火腿竟然可以生着吃吗?这和咱们国内的火腿有啥不一样呢?

“生”对应的“熟”!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把食物做熟”,通常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食物变得软烂,便于咀嚼和消化;二是较为彻底地杀灭了细菌。而后者才是涉及食品的安全性。

中国人的吃法是将做好的火腿进一步烹饪,做成各种美食。毫无疑问,如果火腿上有致病微生物,这样做可以充分地杀灭它们,吃起来很保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这样做不可”。在火腿的形成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发酵,肉中的肌肉纤维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变软。

能否吃的关键,就在于它是否存在危害健康的微生物。简而言之,火腿能够做到“可以生吃”,但是要求对制作过程有良好的把握——既要达到“适口”意义上的“熟”,又要把微生物的量控制到不至于危害健康的程度。

小杏:老妈,附近的公园举办美食节呢!咱们去溜溜吧?

杏妈:不就是臭豆腐、酸辣粉、大肉串吗?还有啥新鲜的不?

小杏:老妈,看来这美食节,您也没少逛啊!

杏妈:我是吃不惯南方的臭豆腐,还是咱们北方的臭豆腐好吃!淋上点香油,就着馒头。那叫一个香!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听起来,相互矛盾,但爱这口味的人却爱它们深入骨髓。 “臭豆腐”、“臭鲑鱼”、“霉苋菜梗”,还有来自国外的网红食品“鲱鱼罐头”,这些闻着臭吃着香的美食背后,隐藏着哪些科学机理?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而是有着客观的生理学基础。

品尝食物是一个综合的体验过程,而不仅仅是“尝味道”。当更近距离接触食物的时候,食物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从鼻孔进入鼻腔,与那里的嗅觉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到大脑,就解析出“气味”。这几种“臭”的食物都是通过发酵制作的。苋菜梗中有许多含硫化合物,而豆腐、奶酪和鱼中都含有大量蛋白质,其中有许多含硫氨基酸。经过发酵,这些硫转化成了刺激性的气体——初中化学没忘光的人或许还记得“臭鸡蛋味”的硫化氢,其来源是鸡蛋白中的含硫氨基酸。

心理上固有的负面印象、毫不吸引人的“形”与“色”、先声夺人的臭味,足以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这,大抵就是这些“名闻天下”的食物,在“地理标志地区”之外难以被接受的原因。

这些食物——尤其是鱼、豆腐、奶酪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发酵过程中蛋白质被酶解,会释放出许多谷氨酸和有风味的小肽。释放出来的谷氨酸就是味精,加上其他的有风味的氨基酸和小肽,都是“鲜味”物质。而“鲜”的体验,只有食物到了舌头上才能够发生。

同时,在我们咀嚼食物的时候,食物中的其他挥发性分子会从口腔进入鼻腔,然后被嗅觉受体感受到。这种现象被称为“后置嗅觉”或者“鼻后嗅觉”。同一种食物,通过鼻后嗅觉“闻到”的气味,跟通过鼻孔进入的分子产生的气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有兴趣的人,不妨试试同一种食物“只用鼻子闻”“堵住鼻孔吃”“捏住鼻子吃”和“正常吃”时感知到的风味,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简而言之,“闻”只是鼻前嗅觉的体验,它可能是臭的;而“吃”的时候,舌头感知到的“鲜”和鼻后嗅觉感知到“非臭味”,要远比“闻”到的臭味更加强烈。三者的组合传到大脑,我们感受到的就不再是“臭”,而是“香”了。

哈哈,是不是让我给绕晕啦?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就是美食的奥妙吧!咱们乡间的美食不胜枚举,但重要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保证品质的同时,更要做好宣传和介绍。也希望地方美食,可以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食客所尝。

我是爱吃的小杏,关于吃的话题,欢迎向我提问。

主持人:小杏

编辑:孟然

责任编辑:王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腌腊火腿臭了是什么原因(腌火腿为什么会臭)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