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有真菌是怎么回事(皮肤上有真菌)皮肤有真菌是怎么回事(皮肤上有真菌)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皮肤有真菌是怎么回事(皮肤上有真菌)

皮肤有真菌是怎么回事(皮肤上有真菌)

流行病学 患病的动物及人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间接传播。动物与人之间可以感染,但传主要是通过人和动物排到环境中的皮屑及孢子子而与其接触感染。人和动物都可感染,以牛、马最易感,犬,猫、猪、羊、兔等次之。幼龄动物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营养不良、皮肤不洁及污秽、潮湿、阴暗的环境可促使本病发生。

症状

牛:以轮状秃毛廯和结痂性毛廯为主,多见于眼眶、口角、面部、颈及肛门等处。初为小结节,上有屑,进而扩大呈隆起的圆斑,并形成灰白色石棉状的痂块,痂上残留少数断毛,廯斑小如铜钱、大如核桃或更大,严重时全身融合成大片或弥散。整个病程反应较重,有剧痒、触痛、不安、减食、消瘦、贫血、甚至死亡。少数病牛病初皮肤出现红斑,继面成小结节或小水胞,干燥后形成小块,有的侵害肺。水牛病主要在嘴唇周围患病,出现豆大并高出皮肤的结节;少数在鼻镜上缘出现白色圆,病初高出皮肤,被毛松乱逆立且不易脱落,圆班渐大,表面覆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并形成界限明显、大小不等的圆形斑(钱),有的融合成一片达5-7cm,灰白色的麟屑痂屑呈石棉板状并高出皮肤约0.5cm;有的廯斑两侧对称、大小相似,常因痒感而影响食欲、精神及发育。

猪:与牛相似,主要在头、颈、肩甚至背、腹及四肢发生手掌大的病灶,中度潮红并嵌有小水疱,几天后结痂块间产生灰棕色至微黑色并连成一片的皮屑性覆盖物,中度痒感,几乎不脱毛。

羊: 眼、耳周围及四肢末端有出血点,痂块性或脱屑性病灶,痒感。

犬: 面、耳、四肢、爪、躯干等处皮肤,见有圆型病灶,脱毛,迅速扩大,有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脱毛,病部呈红斑状隆起并有屑达2.5cm,进而形成痂块,痂块下化脓,有的下呈蜂窝状并有许多小渗出孔。病程可达数周、数月或数年。

猫: 面、耳、头及四肢出现散在性的斑秃,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皮肤增厚、粗糙、色灰白、有皮屑,进面形成痂块、皱裂。

兔:大面积脱毛、脱屑,瘙痒和消瘦。病变多发有生于眼、耳、鼻、嘴、下颌、背、腹及四肢,部分病兔并发结膜炎而使上下眼粘连。病部先出现水疱,破潰后形成痂皮,其上覆有白色屑,有的形成隆起的痂块,被毛折断、脱落,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少数病兔发生腹泻或呼吸道症状而死亡。

禽:冠、髯等无毛处出现灰白或灰黄色的小结节,渐扩至小米粒大并不断蔓延,以致整个冠、髯和耳部覆盖石棉状白膜,也可蔓延至有毛处皮肤而使羽后毛脱落;皮肤增厚,屑增多,瘙痒而摩擦出血、结痂。严重时可侵害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出现灶性坏死,病禽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产蛋减少。

人:主要发生头廯、体廯及须廯,可单独发生,亦可同时发生

诊断 根据症状可初步诊断,但因与、皮炎等非真菌性皮肤病易混,故确诊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及动物接种。


预防 在动物群中发现本病时应对全群进行普查,并隔离治疗;加强管理,保持环境及动物卫生,圈舍及用具可用5%硫酸石炭酸温溶液消毒;经常与动物接触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治疗 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病部剪毛,用温肥皂水洗除痂皮,然后选用10%水杨酸酒精液或软膏、复方石炭酸衡(石炭酸15g、碘酊25g、水合氢醛10g,混合)、复方水杨酸软膏(水杨酸50g、鱼石脂50g、硫磺400g、凡土林600g,制成软膏)、硫酸铜软膏(硫酸铜25g、凡士林75g,制成软膏)、

10%福尔马林软膏、10%浓碘酊、3%克霉唑溶液等,涂擦,每天1次,均有效。

全身疗法:每千克饲料添加灰黄霉素10mg,连用2-3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皮肤有真菌是怎么回事(皮肤上有真菌)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