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苏27滚转为什么低下)苏27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苏27滚转为什么低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苏27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苏27滚转为什么低下)

苏27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苏27滚转为什么低下)


前言:第一批苏式战斗机进入中国是1992年,就在第一批苏-27引进后不到3年后,海峡的形势开始紧张,配备中距空空导弹的苏-27战斗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无疑为扭转中国空军装备落后的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就在换装苏式战斗机的同时,事实上已经意味着另外一场技术危机的开始,苏式战斗机部队在中国空军是有名的「三多部队」,人多!事情多!麻烦多!。

一:苏-27战斗机的保障麻烦

中国曾经拍摄过一部关于中国苏-27战斗机部队的电视剧-《长空铸剑》,电视剧里的苏-27战斗机经常出现事故,尤其是发动机故障,经常性出现苏-27战斗机部队在雨天、云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不飞行,有时滞留地面数日之久的情节,还有一架苏-27战斗机因通风器壳体破裂而坠毁的情节,这些都是有真实记录的,进口战斗机在运用初期,自然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苏式飞机部队一架飞机的地勤维修人员就多达6人。西方国家空军通常只是2-3人,一架苏-27战斗机的维修设备、零部件总体积就达到150平方米,,还需要几十台保障中辆,包括氧气车、氦气车、空调车,油泵车、中环牵引车、加油车、油料监测车、电源车、测雨雷达车等,


苏-27战斗机从下定起飞决心到开飞需要3小时准备时间,包括10个以上飞机发动机启动前检测项目,发动机启动之后的检测项目有7个,滑出前检查项目也达到10多个,第一个起落还要先暖机,第一次着陆之后机务人员还需要30分钟进行飞行参数转录,所有武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接受乌克兰生产的GURT导弹检测系统非常繁琐的详细检测,苏-27战斗机一个飞行架次至少最短1小时,最长达到4-5个小时,苏-27战斗机航空燃油消耗量竟然达到歼8的2.5-3倍,每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航空燃油2.5-4吨,纯度达到99.5%的氮气30公斤,氮气压力下降1%就要用耳朵贴在飞机上一点点听排查出隐患,


而且苏-27战斗机还有19种其他各种用途的油料,各种航空补给零件达到15000多项,基本上只能从俄罗斯进口,十分昂贵又消耗惊人,飞行员每训练飞行1小时,需要2000美元,苏-27战斗机零件的可靠性较低,为此必须进行大量的零件储备工作,俄式零件对储备的要求也很高,因此维修总体成本上涨,之后进口的苏-30MKK战斗机的保障更加昂贵,其武器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都对保养环境提出严格的要求,需要存放在常温状态之下,保养费用更加昂贵,一个歼击机师3个月作战就需要3万吨各种物资,需要1000节以上的火车车厢运输,保障一个苏-27战斗机团正常飞行的储油罐容量高达17000立方米。

二:苏-27战斗机的维修麻烦


苏-27战斗机主要考虑到的是寒温带的运用,在苏联空军是可以在雨雪交加的环境下飞行,但中国空军的苏-27战斗机主要部署在华南地区,因此潮湿成了大敌,雨季机场非常潮滑,飞机降落时容易爆胎,潮湿使苏-27战斗机的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寿命大为缩短,其结构复杂、故障率偏高、维修费用昂贵、返修期长,中国空军不得不多次补充进口前视红外探测系统的部件,整体组件就先后被更换过几十部,还修建了独立的全封闭机库,不过修建全封闭机库和1996年的超级台风“莎莉有很大关系,首批进口的苏-27战斗机在这场有史以来登录广东最强的台风中受损十几架,在俄罗斯专家帮助下才修复,


苏-27战斗机的座舱盖也容易发生故障,发生过起飞7分钟后就出现座舱盖失去密封然后飞掉和座舱盖打不开的的故障,此外苏30MKK还发生过电子作战吊舱脱落、主起落架故障等状况,俄罗斯方面经常批评中国空军的多数机场长年装备的是单一机型,因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保障模式。不适应多机种、多机场、多单位同步混编作战保障,技术骨干队伍也不适应,知识面窄,缺乏多机种维修保障知诫和操作技能,经常不按操作规则进行维修,才造成故障不断的问题,所以苏式飞机在内部也被称作公子哥儿,直到国产化的歼11B战斗机改良简化地勤维修工作,更多地使用国产检测设备、油料后才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西方战机要求站着就能修,苏-27战斗机能完全达到这些要求,超级高大的机体就不可能让人不需梯子就维修之,另外发动机齿轮箱基于减少机身横截面积需要而放在上面,地勤需爬到飞机上面才能检修齿轮箱,相当不便,维护雷达与光电设备要将机首向上掀开,苏-27战斗机也有一项所有俄系飞机都有的缺点,俄系武器是根据大规模战争需求而设计的,寿命计算也是以战场使用为准,因此飞机大修间隔过短,在和平时期显得不耐用,例如美国F-100发动机的寿命可达8000小时,而同级的AL-31F却仅有1000~1500小时,这个缺陷至今似乎没有显著的改善,


一架苏-27战斗机要飞行,离不开机务人员的保障,机务兵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没有上下班时间,甚至没有白天晚上,什么时候飞行就什么时间工作,无论飞行计划是否变动,准备丝毫不能含糊,一但决定飞行,机务人员要在以“秒”计数的时间里取下座舱盖,机身.尾喷口上盖着的蒙布叠成方块,发动机就可以启车试车,机务人员一直在专注地听6分钟轰鸣,然后关闭发动机,用秒表分别记下两台发动机从关闭到停转的时间,每--架飞机回来后都要经过完整细致的检查,如出现故障就要尽快排除故障,确保故障不过夜和检测故障现象没有重现才行,

二:苏-27战斗机的训练麻烦


直到1992年,中国空军依然采用50年代的训练体制,70年代正常训练体系被打乱,这一时期一线飞行员年飞行小时数为仅20-30小时,改革开放后的最初十几年里一直未能恢复起来,相当一部分飞行员难堪大任,在训练上弄虚作假、跳训、漏训、形式主义、欺骗上级的现象层出不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空军在飞行技术战术训练上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封闭落后的培训体制严重制约了发展速度,

1999年8月中旬,在中俄签署40多架苏-30MKK多用途歼击机的合同仪式后,曾在中国担任苏-27战斗机教官的空军上校尼古拉·马林诺夫斯基对俄总参情报总局中国方向领导人阿列克谢·格里申海军少将私下说:“我估计中国人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苏-30多用途歼击机的性能,要知道他们的训练很糟糕,不光强度不够,手段也很落后,我那时候可没少让他们吃苦....”.


曾在中国担任飞行教官的弗拉基米尔·瓦罗宁空军上校也发现中国飞行员对装备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一些内部介绍资料,最初参加苏-27训练的中国飞行员都是飞了上千小时的老手,但是这些飞行员在地面操作时反应都不错,上了天就漏洞百出,有几次甚至惹得脾气暴躁的俄国教官直骂人,弗拉基米尔·瓦罗宁空军上校本来以为这只是个习惯性的问题,因为苏联空军改装苏-27时飞行员也出现过大量问题,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主因是旧的飞行观念所造成,中国飞行员被条文手册限制得很死,执行动作比较机械,实际飞行中时常处于紧张状态,精力分配不合理,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越想不要出错就越出错,每次飞行都非常呆板,飞行强度也使得大部分以前一年只飞行百多小时数的飞行员感到不堪重负,导致不正常停飞太多


原来中国空军的部分战术战法,完全落后于时代、不符合装备实际、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干脆就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的典范,在对抗演练中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和不堪,一些已经完全被国外空军抛弃、陈腐落后或者说完全脱离实际的战术理念却曾经在中国空军很有市场在中国空军几次“蓝剑”演习中,苏-27部队与歼-7E部队进行的几次模拟攻防对抗演习,结果并不很理想,歼-7E部队在60多回合对抗中竟然56次洞穿了苏-27部队的防区,另一支歼-7E部队也在70回合对抗中60多次洞穿了苏-27部队的防区,苏-27部队拦截成功率不足8%。这种对抗结果让中国空军大为诧异,俄国专家也难以置信,详查后才知道苏-27部队固守“高空高速优势"战术,采取一万米高空进入拦截是失败的直接诱因。

三:改进


随着大批苏27SK战斗机、苏30MKK战斗机装备中国空军,中国空军从2004年开始,不断进行改革。同年在原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第二航空学院和第七飞行学院三所院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空军航空大学,航空大学内设基础训练基地和飞行训练基地,飞行院校训练时间为4~5年,航空兵基地训练时间为1年。完成战术第-8训练提纲时间为2年。这样,从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空中战斗员,一般要经过7~8年时间的过程。飞行学员还没有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之前的停飞率通常都在50%以上,在鼎新战术飞行训练中心的战术训练课题开始非常强调对抗性,自不同的航空兵部队的激烈对抗让各部队之间训练水平好坏清晰地显露出来,航空兵部队再也无法像以往例行公事般以纸面验收标准粉饰,激烈的实装对抗使战术战法受到了良好的贴近实战的检验,并选出全军最优秀的5名飞行员,尤其是苏27部队的训练非常频繁,训练难度也在加大,

同时,中国组装歼11A战斗机生产计划按部就班在进行,每年产量大约十架,第一阶段在2007年全部完成,第二阶段本应组装至少95架飞机,但被取消,从2007年起,俄方帮助中国改良了70架苏27SK和歼11基本型的工作,修改了计算机火控系统的若干发射程序,使这些飞机已经能够使用RVV-AF型主动雷达空对空导弹,使中国空军的总体空对空作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首批苏-27没有对地攻击能力,中国空军的70架苏27SK和歼11改良计划并不包括提升对地、对舰的精确打击能力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批歼击机能够使用俄罗斯制导武器打击地面目标,


机组维护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信息化建设和运用让机务兵只需打开笔记本电脑就能随时掌握各种飞行信息和维护指令,故障诊断智能化实时监控、自动隔离、原位检测、远程专家诊断、无损检测,油液分析等辅助系统,让机务兵已经能够熟悉运用飞参判读,不用再象以前一样车水马龙的保障队伍,

随后中国自己使用部分国产技术改良歼11A战斗机,同时在2005年12月追加订购了150台AL31F涡轮风扇发动,生产全面改良型歼11B战斗机,歼11B战斗机逐步解决机械扫描雷达所必须的大功率发射机、具有大容量、高速运算能力的任务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空对空迎击能力和维护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第一批歼11B战斗机,主要是部件的生产没有达到规范,出现震颤问题,2010年对所有不合格的部件进行了换装才完全解决问题,WS10A发动机也在歼11B、歼16、歼15战斗机上使用,近年来中国没有购买过AL31F发动机,这意味着太行发动机的质量已经过关。


四:后记

1990年代初期,中国最先进的歼8II战斗机,格斗能力也有限,火控也落后,被戏称为“和平鸽”,歼8II战斗机后面还有几千架歼6、歼7、歼8,这些战斗机和国外三代机进行对抗交换比惨不忍睹,为了尽快改变现状,中国空军不惜代价的从俄罗斯购买了74架苏-27战斗机和引进200架苏-27战斗机的生产线,从1992起,俄罗斯向中国源源不断地运来大量的图纸、技术资料、飞机零件,设备和工装,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拥有苏式战斗机最多的国家,中国航空工业也通过自主研制、升级消化吸收苏-27战斗机所有的技术,中国空军也通过摸索苏-27战斗机的使用和维护经验,把一支无暇自保的空军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空战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苏27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苏27滚转为什么低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