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糊涂是怎么回事精神分裂症糊涂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精神分裂症糊涂是怎么回事

精神分裂症糊涂是怎么回事() 医脉通导读

本项meta分析部分验证了精神分裂症的「自知力悖论」,即患者的总体自知力对生活质量具有轻度的不利影响,而采用何种方式评估生活质量似乎并不显著影响这一相关性。患者的自知力开始改善时,可观察到其生活质量的小幅下降,尤其是症状较轻的患者。

既往针对病程早期患者的研究显示,基线自知力更好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更高。本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强调了以康复为导向的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包括为患者保留希望的火种,以及帮助患者相信,从精神病中康复是完全有可能的

精神科临床中,自知力(insight)通常指个体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病态改变的觉察程度。自知力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概念,涉及多个界线分明但有内在联系的核心维度,如:

▲ 患病自知力:患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体验不同寻常并与精神疾病有关。

▲ 疾病后果自知力:患者能否认识到罹患精神疾病对功能的影响。

▲ 治疗需求自知力:患者能否认识到药物及其他治疗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 疾病归因自知力:患者能否认识到症状是精神疾病造成的。

自知力不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特征,并被视为这一人群转归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改善自知力也上升为精神分裂症社会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目标之一。

然而,有研究者提出了「自知力悖论」(insight paradox)——良好的自知力一方面与一些好的转归(如,治疗依从性更高,症状严重度更轻)相关,另一方面却会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带来一些不良转归(如,抑郁更严重,缺乏希望,自尊水平低)。基于这一观点,改善自知力与改善生活质量似乎存在冲突,对临床造成了困惑。此外,是否有因素参与调节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潜在相关性,同样有待澄清。

研究简介

为更好地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自知力及其四个核心维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及两个重要的中介因素——生活质量评估方式(自评/他评)及症状严重度在上述相关性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Beshaun J. Davis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meta分析。该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Schizophr Res.

本项meta分析的文献检索策略及筛选标准从略。20项研究符合入组标准,共1,17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探讨总体自知力、患病自知力、疾病后果自知力、治疗需求自知力、疾病归因自知力的研究数量分别为14、10、2、5、4项。敏感性分析显示,一项针对疾病归因自知力的研究显著影响了汇总效应量,被移出meta分析,其他研究均被纳入分析。受试者的平均(SD)年龄为41(10.16)岁,女性36%,平均(SD)病程14(6.42)年,平均(SD)受教育年限12(1.01)年。

主要分析

图1 森林图:总体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B.J. Davis, et al. 2020)

如图1,14项研究评估了总体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这些研究得到的相关系数效应量r介于−0.41(中度负相关)和0.16(轻度正相关)之间。汇总分析结果为轻度负相关(r = −0.13),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2 森林图:患病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B.J. Davis, et al. 2020)

如图2,10项针对患病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中,有8项结果为负相关。汇总分析结果为轻度负相关(r = −0.09),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三个自知力维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三个维度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2-5项);一般认为,亚组分析需要拥有至少4个效应量数据,方可得到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故此部分结果解读应谨慎。

调节变量分析

评估总体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的14项研究中,使用了自评及他评手段评估生活质量的研究分别有12项和3项。无论使用自评及他评手段,汇总分析得到的结果均为轻度负相关(r = −0.14,r = −0.12),未观察到评估手段的调节效应(Qbetween = 0.06, p = .81)。他评手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 = .32),但研究数量有限(3项),结果应谨慎解读。

本项分析中,症状严重度(基于PANSS量表评分)在meta回归分析中作为连续变量加以探讨。分析显示,症状严重度显著调节了总体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症状严重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体自知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削弱0.008个单位(k = 4, β = −0.008, p = .02)。换言之,症状更严重时,自知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似乎更弱。

结论

本项meta分析首次在正式汇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自知力及其主要维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研究结果与其事先猜测一致,即患者的总体自知力对生活质量具有轻度的不利影响,而采用何种方式评估生活质量则并不显著影响这一相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开始改善时,可观察到其生活质量的小幅下降,尤其是症状较轻的患者。

与总体自知力类似,患病自知力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且不受评估方式的影响。事实上,既往针对病程早期患者的研究显示,基线自知力更好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自杀风险更高。因此,本项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强调了以康复为导向的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包括为患者保留希望的火种,以及帮助患者相信从精神病中康复是完全有可能的。

文献索引:B.J. Davis, P.H. Lysaker, M.P. Salyers, et al., The insight paradox in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insight a..., Schizophrenia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schres.2020.07.017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精神分裂症糊涂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