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吃了头昏脑胀是怎么回事(吃了感冒药头晕脑胀)感冒药吃了头昏脑胀是怎么回事(吃了感冒药头晕脑胀)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感冒药吃了头昏脑胀是怎么回事(吃了感冒药头晕脑胀)

感冒药吃了头昏脑胀是怎么回事(吃了感冒药头晕脑胀)


当我们久蹲时间过长,站起身时有时会出现头晕。“猛起头晕”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之一。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由平卧、坐着突然站立,或长时间站立出现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主要表现是突然站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

人体具备相当强的血压调节功能,正常情况下,平卧、坐着突然站立所致的低血压,会由于身体临时加强脑部供血很快得到调整,一般感觉轻微,但老年人相关的血压调整机能衰退,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在一些疾病及药物的影响下。

这些药物对血压具备下调作用,有时直接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也有时用于治疗其他与高血压无关的疾病,而此时药物降压作用便成为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本质上就是人体血压调整功能跟不上“猛起”动作,脑部供血不足而导致头晕,而具备降压作用的药物,此时有可能进一步削弱人体血压调整功能,更容易引起“猛起头晕”。大家不妨查看一下家里长者日常使用的药物,引导长者规避 “猛起头晕”,避免意外。

所有降血压药,理论上所有具备降压效果的药物都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这类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基本标示该不良反应。

利尿药物: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这些药物常为了一些治疗目的通过排尿来降低身体的液体量(血液)量,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血液的相对不足而造成体位性低血压。这些药物也常用于治疗高血压。

镇静催眠药:安定(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丙嗪等。这些本身就可能导致低血压,与降血压药合用时,更能加强降压作用,也就是说提高“猛起头晕”的可能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特拉唑嗪,阿呋唑嗪,坦索罗辛。前两者也用于治疗高血压。

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等。一些居家急救备用药物攻略中都有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一般使用方法是置于舌下,一般不主张咬碎。这个品种使用后有可能出现明显的虚弱感及低血压反应。

应叮嘱家里使用这些药物长者:

1、起床、站起时,动作要放缓,最好扶着牢固的支持物动作。尤其是起床前,做好养成习惯,先躺一会儿,等人清醒后再缓缓起来,最好做到分解动作,即先躺一会,再坐起呆一会,再慢慢站起呆一会,再下一步动作,若有不适,应回归到上一个动作。尤其小心夜间起床大小便。有条件的话,最好在长者常活动的区域设置牢固的扶手,以及将洗手间换成坐式马桶。

2、大出汗、较长时间热水浴、泡温泉、持续腹泻、感冒、饮酒等都可能提高“猛起头晕”可能性。

文中列举出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风险的药物,并非主张“因噎废食”地改用或停用这些药物。对比疾病对长者生命健康的危险,治疗药物“猛起头晕”算是微不足道的小瑕疵,而笔者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能协助大家弥补这个小瑕疵#家庭健康合理用药#

刘敏豪,何晓晴,李启林,黄小燕,何嘉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感冒药吃了头昏脑胀是怎么回事(吃了感冒药头晕脑胀)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