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抱着鸡蛋是怎么回事(龙虾跟鸡蛋)龙虾抱着鸡蛋是怎么回事(龙虾跟鸡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龙虾抱着鸡蛋是怎么回事(龙虾跟鸡蛋)

龙虾抱着鸡蛋是怎么回事(龙虾跟鸡蛋)

澳洲淡水龙虾池塘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吴祖学管

澳洲淡水龙虾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其肉质嫩滑、 鲜美甜口, 营养价值高,是淡水资源开发养殖的好品种。 澳洲淡水龙虾适应性强, 在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条件下均可饲养,一年四季都可繁育种苗推广养殖, 其杂食性明显,特别偏食肉质性饵料, 每次蜕壳吸水膨大硬壳后增重 20% 左右, 生长快、 产量高, 放苗养殖 3~6 个月即可收获上市, 个体质量在 80~500 g 。 澳洲淡水龙虾商品性好, 耐活力强, 经济效益高, 每公顷利润超 15 万元。 现将其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 澳洲淡水龙虾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1 池塘的清淤与改造

池塘面积以 0.20~0.67 hm 2 为宜, 养殖面积较大的池塘宜建造标粗池及分养雌、 雄虾池, 为养殖大个体澳洲龙虾做准备, 需根据池塘的底层土壤结构进行清污处理或做相应的底质调整改造。 对于新建的池塘, 使用生石灰 375~450 kg/hm 2 , 全池底干撒, 暴晒 2~3d 后, 注水浸底 5~7d 稳定 pH 值; 对于沙底塘, 使用生石灰 150kg/hm 2 + 钙镁磷肥 75kg/hm 2或光合细菌 45~75 kg/hm 2 泼底; 对于泥底塘, 可使用有益菌肥 30~45 kg/hm 2 。 对于石砾底塘, 使用腐植酸钠 75 kg/hm 2 , 钙镁磷肥 150 kg/hm 2 或发酵腐蚀人蓄粪 225 kg/hm 2 ; 对于鱼、 鸭混养的旧塘, 需使用漂白粉 150 kg/hm 2 进行消毒。

1.2 池塘注排水结构及池塘边封闭结构

池塘的养殖水源可来自天然的湖泊、 江河、 山塘水库及地下水, 注排水的结构需防止澳洲龙虾透水外逃。 注水管口离池最高水面 30~50 cm 为宜,排水管最好为弯头插管, 外露管口上加盖或丝网封闭, 防止龙虾夜晚悬爬或雨季溢水外逸。

养殖池塘边缘封闭, 防止蛙类、 蛇类、 老鼠进入危害澳洲龙虾幼苗, 并可阻止注水时龙虾透水随机外逸等。 封闭材料取用耐晒、 耐雨淋的坚固材料, 旧废弃的星铁皮、 石棉水泥瓦、 瓷片、 黑色的防渗膜, 内埋地下 20 cm , 外露地面高度 40~50 cm为宜。

1.3 注水进塘

前期注入水深 80~100 cm , 随养殖时间的推移, 中后期逐渐加注养殖水位 130~150 cm 。 注入池塘水的消毒处理, 依水源的净化情况取不同方法: 流动地下泉水注入养殖, 取用 1~2 mg/L 食盐进行消毒; 江河过滤抽入的清水养殖, 用 0.03~0.05 mg/L 聚维酮碘 ( 含碘 5%~10%) 进行消毒; 山塘储水抽入养殖, 取用 1~2 mg/L 三氯异氰脲酸粉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 原池塘水带有杂鱼的, 取 8~10 mg/L 茶麦混生石灰 5~10 mg/L 全池泼洒; 塘内有小杂虾或甲壳昆虫幼虫的水体, 取 0.04 mg/L 杀灭菊酯全池扑灭。

1.4 池塘水体解毒

在培育基础生物饵料前, 应对池塘水体进行解毒, 解毒的作用主要是解除残存的农药, 中和水中有害的金属离子及释放有害的气体 ( 如 H 2 S 、 NH + 等 ) ,减少水中络合悬浮物, 使 N 、 P 、 K 和一些微量元素能被有益的水草及藻类吸收利用, 促进微生动物世代繁殖, 保证澳洲龙虾前期幼苗饵料量的供给, 提高澳洲淡水龙虾幼苗的成活率。

使用农药或氯制剂消毒养殖水体的, 取 2~5mg/L硫代硫酸钠解毒, 使多余的农药分解及氯气 (Cl 2 )释放。 含亚铁离子 (Fe 2+ ) 高 ( 铁锈水 ) 或 pH6 以下的水体, 除用 375 kg/hm 2 生石灰中和外, 还需全池泼洒37.5 kg/hm 2 腐植酸钠或 37.5 kg/hm 2 高效聚合铝, 调整水质。 清污困难的池塘水体, 每公顷取 22.5 kg柠檬酸 +EDTA-2Na 0.5 mg/L 泼水解毒。 养殖全程使用有益菌群, 净化水质。

1.5 合理调整栖息物结构

澳洲龙虾幼苗怕光, 喜欢在浅水区的杂草丛里生活, 白天少活动, 傍晚后在水草或栖息物件上攀爬、 捕食。 随着澳洲淡水龙虾个体的增大, 逐步移向深水区打穴隐蔽, 具备沿海青蟹的生活特性, 在脱壳时易受同类的攻击, 往往出现被吃现象。 因此, 营造生态环境、 调整栖息物结构是提高养殖澳洲淡水龙虾成活率的关键。

土池塘注水后, 若浅水区杂草较少, 可栽部分有益水草, 如蓆草、 过塘草、 辣蓼草、 水芋、 通菜、 水芹等。 水泥或胶膜护坡池塘, 沿四边移植水浮莲或将水浮莲 “五点梅花型” 布置在池塘内, 用疏网包围, 移植面积不超过水面的 30% , 有利水质除溴, 冬暖夏凉。 澳洲龙虾幼苗喜欢躲在水浮连根系上。 将稻秆、 麦秆、 玉米秆、 甘蔗叶梢甚至野生无毒无影响水质的乔生植物捆扎成把, 用竹杆固于池塘四周浅水区, 便于澳洲淡水龙虾蜕壳、 栖息、预防同类攻击。 可将适量废弃胶管、 轮胎、 瓦罐、人造洞穴放于池塘, 供澳洲龙虾生长、 栖息隐藏,减少互斗。

2 生物基础饵料的培养

2.1 肥水管理

池塘水体培养, 注重有益藻类生长及原生动物持续繁殖生长的稳定培养, 如绿色的小球藻、 鞭毛藻和水蚤蛋白、 轮虫、 红虫、 蚊虫幼体等都是增加澳洲淡水龙虾幼苗的生物饵料。 肥水肥料分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 根据池塘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选择肥料类型及氮磷比例搭配进行培水。 第 1 次肥水N:P 比为 4:1 或 3:1 , 每隔 7~10 d , 补施接力肥一次, 可结合菌肥使用。 施肥采取少量多次原则, 结合天气变化和添换水量调整肥量结构。 施肥后 3~7 d ,藻类生长旺盛, 原生动物群出现世代循环繁殖, 达到基础饵料培养目的。

2.2 有益群的激活使用

日常管理施肥稳水的同时, 每月定期接入有益的菌解 ( 如 EM 菌、 乳酸菌、 光合菌、 芽胞杆菌、 酵母菌 ) 分解水中的有机质, 释放肥力, 调整藻、 菌平衡生长,预防 “倒水”、 “泛塘”、 水质富营养导致滋生蓝藻等现象出现。 可用组合如下: 10 kg EM 8×10 8 /mL+3kg 红糖 +10 kg 米糠 +10 kg 花生麩 +50 kg 水; 光合菌或芽胞杆菌 10 kg 8×10 8 /mL+3 kg 红糖 +10 kg 米糠 +10 kg 花生麩 +50 kg 水; 乳酸菌、 酵母菌、 可拌饲料发酵投喂。 激活后的有益菌, 时隔 3~7 d 后使用效果显著, 总菌数量充足、 菌相稳定、 水质好。

3 放苗密度与合理混养

3.1 放苗密度

虾苗规格 1~1.5 cm 为宜, 选择体色鲜艳、 有光泽、 肝脏灰黑、 直肠食物易见、 弹力强的个体。 虾苗过大, 运输时易抱钳, 造成单钳被钳伤, 水分流失, 降低活力。 虾苗过小, 幼苗肝脏尚未发育完整,体色及肝脏浅黄色, 摄食力差, 投苗养殖成活率低。投苗密度一般为 7.5 万 ~9.0 万尾 /hm 2 , 养殖条件完善的池塘, 可适当增加密度至 12 万 ~15 万尾 /hm 2 。

3.2 放苗注意事项

放苗时需做好抗应激措施。 幼苗常规给药: 食盐及聚维酮碘消毒, 维生素 C 、 葡萄糖及一些有益菌等。 对于干运冷冻种苗, 放苗前先用池塘水喷湿, 待种苗苏醒 10~15 min 后, 使用维生素 C+ 葡萄糖配水浸泡 5~10 min , 待种苗鳃呼吸恢复和口腔分泌物吐净后再放入池塘养殖。 对于水运纯氧虾苗, 将虾苗放在池塘内浸泡 10~20 min , 池塘水体提前泼洒维生素 C+ 葡萄糖再放苗。 放苗时需检测水体 pH 值不能超 9.0 , 防止胃中毒出血现象, 降低成活率。

3.3 合理混养

根据水资源不同的养殖塘内, 可混养少量的鳙鱼、 鲢鱼 (450~750 尾 /hm 2 ) 及罗氏沼虾 (15 万 ~2.25万尾 /hm 2 ) , 调节水质, 控制蓝、 扁藻类生长, 净化残余饵料, 提高饵料利用率, 增加额外收获。

4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前期 (1~60 d) 管理

在早春水温达 20℃ 以上时开始放苗养殖, 苗体长 1~1.5 cm 。 在养殖前期, 澳洲淡水龙虾幼苗常躲在水草或人为栖息物阴暗处蜕壳生长, 日伏夜攀爬, 打穴能力不明显或不具备打穴能力。 此阶段,往往因蜕壳频繁, 供钙不足, 导致蜕壳不遂, 死亡率高。

4.1 水质管理

在此阶段, 应按时施肥, 勤补有益菌, 多使用钙镁磷肥或腐植酸钠肥。 调节水质 pH 为 7.2~8.6 ,透明度为 20~25cm 为宜, 每 10~15d 添水 10~15cm ,阴雨天泼洒生石灰 3~5 mg/L 。 出现大批虾苗蜕壳时, 泼活性钙 3.75~7.5 kg/hm 2 , 巩固钙源的被吸收利用。

4.2 检查栖息物结构

经常检查栖息物, 保持栖息物的松弛结构, 不要全池稀疏不整, 随风飘移。 特别台风或暴雨后,加强栖息物管理, 以免影响幼苗隐蔽。

4.3 做好养殖观测记录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前期日常工作中, 主要是观察记录幼苗捕食、 蜕壳周期、 增长情况等。 记录增长情况, 确保生长饵料量的准确投喂。 记录捞网尾数, 计算成活率, 从而确定投喂量, 不浪费饵料。巡塘捕鼠捉蛙, 夜赶飞鸟, 减少养殖天敌。

4.4 饵料管理

澳洲淡水龙虾幼苗饵料以鸡蛋、 杂鱼浆为主,辅投斑节虾料, 每天投喂 2~3 次。 白天投喂总料量的 25%~30% , 晚上投喂总料量的 70%~75% 。 观察发现: 按澳洲淡水龙虾眼球的大小和眼柄长度制作饵料或饲料颗粒投喂, 符合口径摄食, 提高饵料利用率。 每 3~4 d 虾苗蜕壳后, 增加饵料投喂量 ( 表 1) 。

表 1 1 万尾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前期饵料投喂

5 澳洲淡水龙虾养成中期 (60~120 d) 管理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进入中期, 水温已达 25~30 ℃ ,白天生活移向深水区, 夜晚在浅水区捕食, 其捕食能力、 透水性、 攻击性、 打穴隐蔽行为等增强。 雄虾个体较大, 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 蜕壳时往往遭受同类袭击, 存活单钳较多, 严重时蜕壳的软皮虾附肢可被吃光, 这也是澳洲淡水龙虾养成时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5.1 水质管理

采取先注水后换水的原则, 换水量不超过 30% ,少量多次注换, 做到水 “活” 水 “嫩”, 逐渐提高养殖水位。 水质 pH6.8~7.5 , 透明度 25~30cm , 总碱度60~90 。 在日常管理中, 合理使用含碳元素物质,肥菌结合, 预防有害藻类及纤毛虫类的滋生为害。常见的水质处理方法如下。

(1) 池水 “一清见底”: 每公顷水面使用 5%~10%聚维酮碘 1500g 或食盐 7.5~15mg/L 处理水质, 次日用腐植酸钠 375 kg/hm 2 + 红糖 15~30 kg/hm 2 + 光合菌15 kg/hm 2 , 全池塘泼洒。

(2) 水质混浊或泥浆水: 早上或傍晚见水质混浊, 呈泥浆色水, 中午返清, 多为澳洲淡水龙虾爬行觅食, 打穴造成水质变化的结果。 此时, 饲养投足饵料外, 傍晚沿池周围撒生石灰 75 kg/hm 2 , 第 2天追肥, 氮磷比为 3:1 。

(3) 蓝藻水: 在下风处出现大量的蓝藻, 原因多为台风、 暴雨的影响, 使池塘泛底、 水质富营养化。 换水 30%~40% , 在 2~3 d 内注水复原位, 浸泡腐植酸钠 75 kg/hm 2 , 同时使用有益菌群。

(4) 青苔丝或水绵青苔: 少量苔类滋生在水体具有吸收无机盐的作用, 使水质易返清, 但过于密集的苔类滋生会影响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爬行活动。 因此, 在养殖过程中需及时控制苔类的过度生长, 杀死其分生孢子。 前期出现苔类过度滋生时,可在清塘消毒时用次氯酸钠 5~10 mg/L 浸泡池塘。中、 后期出现青苔时, 换水 20%~30% , 全塘泼洒茶粕 8~10 mg/L 混石灰 3~5 mg/L , 注水复原施有机肥, 同时使用腐植酸钠 45~75 kg/hm 2 调节水环境,促进有益藻类生长。

(5) “白污水”: 在养殖中期, 高温多雨时易出现 “白污水” 现象, 降雨量使水质的总碱性降低,池水分层、 氧量不足, 微生物下沉死亡, 甚至澳洲淡水龙虾爬于水草上蜕壳不遂或软壳窒息。 在管理中加强增氧, 及时补充微量元素, 常使用石灰 8~10 mg/L 作预防, 减少发病率。

5.2 增加人造洞穴

澳洲淡水龙虾养成体长 8~10 cm 时, 白天从浅水移向深水区生长, 傍晚爬向浅水区觅食, 在栖息物或洞穴里隐蔽蜕壳, 特别在养殖的高温季节, 打穴频繁, 水质容易混浊, 造成蜕壳攻击被吃。 此时, 应人为增加洞穴为澳洲淡水龙虾设窝提供攀附, 营造安全生活环境, 节约体能促进生长, 提高其成活率。 实践证明: 从体长 1~1.5 cm 的苗期生长至体长 8~10 cm 的中成期, 澳洲淡水龙虾在无栖息物的池塘养殖成活率为 53%~55% , 在少量栖息物的池塘养殖成活率为 65%~67% , 在有足够水草及栖息物隐蔽躲藏的池塘养殖成活率达 85%~87% 。

5.3 雌雄性虾分池养殖

在中期养成发育初期, 即肉眼可辨认雄虾大钳外侧出现红色软组织, 呈线条状。 此时, 开始放地笼选取雌雄虾分池养殖, 减少同性攻击, 防止早交配, 提高个体重量, 避免过早出现退化现象, 能提高产量和养殖质量。

在放地笼分养时, 注意放地笼时间不宜过长或澳洲淡水龙虾入笼密集缺氧造成损失。 地笼宜长8~10 m , 内结构为同一方向出口, 而另一端没有出口的没入水中, 有出口的一端, 固定在池塘边缘, 离水 50~80 cm 。 当澳洲淡水龙虾爬入地笼后,统一往出口方向爬行, 挤压时离开水面。 地笼两端设开口, 内结构方向相反, 没水的一端用竹杆扎离水面 50 cm , 预防澳洲淡水龙虾入笼后挤动缺氧。放笼时间选择傍晚黄昏时段为宜, 中午高温不宜投放地笼, 晚上操作需防止应激反应。 放地笼后, 每隔 2 h 检查收捕分养, 做到收放自然, 不要遗漏或推迟收笼时间, 杜绝隔天收笼。

5.4 饲料投喂管理

澳洲淡水龙虾中期的饵料以海冰鲜杂鱼为主,斑节虾饲料为辅。 每天喂 1~2 次, 傍晚投喂总饵料量的 60%~70% , 夜间投喂 30%~40% , 白天少投喂或不投喂。 澳洲淡水龙虾底栖匐行对底表食物或腥味肉食敏感, 饵料充足时较为安静, 故极少设置饵料台, 养殖中期饵料投喂量见表 2 。

表 2 1 万尾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中期饵料投喂

6 澳洲淡水龙虾养成后期 (120~180 d) 管理

进入养殖后期, 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转化为生理成熟的生长, 蜕壳周期延长至 5~10 d 或更长时间, 蜕壳增重 20% 左右。

6.1 水质管理

池塘底表的洞穴增多、 水质浓浊, 换水量 40%~50% , 保持透明度 35~50 cm , pH 值 6.8~7.5 , 溶解量 3 mg/L , 池塘水体已自养型化, 能长期保证藻相生长平衡, 适时定期培菌护藻, 结合茶碱刺激蜕壳, 促进澳洲淡水龙虾同步增长, 提高养殖产量。

6.2 蜕壳保护

澳洲淡水龙虾蜕壳实现突变性生长, 需吸收大量水分和矿物质, 其中钙的吸收量最大。 澳洲淡水龙虾头胸甲眼柄的下方部位有两颗呈半圆形的 “钙石”, 健康的澳洲淡水龙虾两颗 “钙石” 合起来近圆形, 色泽光亮。 因此,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 应定期定量补充钙、 镁、 磷和营养物质 ( 维他命 ) , 增加澳洲淡水龙虾体内 “钙石” 沉淀积累, 实现蜕壳生长提供钙离子内在转移, 使新甲壳变硬、 变厚, 保证饲料量和饲料质量的营养成分投喂, 促进澳洲淡水龙虾自身免疫增强保护。

6.3 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病害防治以 “科学生态养殖为中心、 坚持预防为主、 辅以积极治疗” 的原则,落实日常养殖管理的每环节预防措施。 目前常出现的病害有烂腮病、 甲壳溃疡病、 水霉病、 烂尾扇病、肠炎、 蜕壳障碍病、 附着生物病、 纤毛虫等。

应严格做好养殖前期的清淤、 暴晒工作, 池塘底用石灰消毒。 养殖水体定期使用石灰或聚维铜碘消毒。 科学施肥, 配合使用有益菌群调节藻相和菌相平衡生长, 确保健康养殖。 勤换水、 改善水环境。 掌握不同季节、 气候变化, 提早安排注换水量, 预防水质老化, 抑制有害藻滋生和附着生物病的并发。 坚持不投喂变质、 腐败的饵料, 检查饵料投后被吃情况, 杜绝水质坏变, 控制亚硝盐超标。

每周定时放地笼、 检查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用茶粕 5~10 mg/L 、 石灰3~5 mg/L 刺激蜕壳, 减少附着生物病和蜕壳不遂发生。 使用乳酸菌、 EM 菌、 酵母菌拌饵料, 预防并治疗肠炎。 雨天、 台风天加强活性钙的补充, 使用食用氯化钙 1~2 mg/L 全塘泼洒, 保护软壳虾效果显著。 日常使用工具应定期消毒, 每塘上落处放置消毒桶, 预防细菌病害在养殖过程中人为传播。

6.4 饵料管理

勤观察分析, 细致掌握澳洲淡水龙虾吃料情况, 准确决定饲料量。 投喂时间改为傍晚和晚上较适宜, 每 5~7 d 增加饵料投喂, 按蜕壳增重 20%~35% 计算递增饵料量 ( 表 3) 。

7 结语

本文对澳洲淡水龙虾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澳洲淡水龙虾对环境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 其养殖经济效益高, 有广阔的开发和发展前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龙虾抱着鸡蛋是怎么回事(龙虾跟鸡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