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发酵是怎么回事啊(中药是怎么发酵的)中药发酵是怎么回事啊(中药是怎么发酵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药发酵是怎么回事啊(中药是怎么发酵的)

中药发酵是怎么回事啊(中药是怎么发酵的)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更新。点击关注@三甲医院中医袁大夫查看更多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内涵,帮助读者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所收获及心得。为把道理讲清楚,每篇文字都会较长,适合慢慢品味。

无论是人们的生活体验,还是现代食品科学的研究成果显示,良好的发酵类食品对维护人体的健康有非常多的益处。人类从古代就开始使用发酵技术,例如发面馒头、发酵的面包、米酒、奶酪、酱制品、醋等等。现代人食用的酸奶、酵素等也都属于发酵类食品。

我们观察发酵的过程可以得到启示,发酵会产生气泡,发酵产生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土地中使用的农家肥,动物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再施到土壤中后就会更有营养。土壤中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会产生气泡、产生温度,并且进行“变废为宝”的转化,土地会变得松软,更容易存水蓄水,更有利于土壤保持长期的生态平衡。

人类产生于自然,发酵类食品在人体中有类似土壤发酵的作用。发酵的食品一般具有松软的特质、可以产生温度,有带来新能量的作用。

人体对水和食物的吸收主要发生在胃、小肠和大肠中。一般说来,人体肠道壁褶皱纹理越丰富、毛细血管越丰富,则营养物质越容易通过肠胃吸收到血液循环当中去。类比于自然界的土壤,土壤越松软、质地越肥厚,其吸收能力越好,自身贮水和存贮存营养物质的能力越强。而干裂、板结的土壤吸收能力较弱,自身的存储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也较弱。发酵类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增加肠道的弹性,改善肠道的生态环境。


食物和水分在人体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肠道会产生腐败物和浊气,危害人体的健康;太快食物和水分则不能被彻底吸收。所以,在合理的膳食结构中,人们需要吃一些粗粮来维护健康,稻米和小麦中的麸皮,红薯、大叶茶中等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进入肠道后会膨胀发酵,膨胀的食物纤维会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会在肠胃中形成良好的“缓冲”作用,人体食用了太多、太刺激的食物,或者饮用了太多的水,食物纤维的“缓冲”作用对人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增加了肠胃的吸收面积,可以确保水分和营养物质被肠胃壁慢慢的吸收而不会对血脉系统产生太大的压力,同时也可以稳定肠道的水分、营养物质和血糖。不会使人感到忽饱忽饿,对嘴巴中的水分也有很好的稳定和调节作用,不会感到特别渴。发酵类的食物的第二作用是可以促进肠道中的新陈代谢和良好的微生物繁殖,让肠道的“水草”更“丰茂”,生态环境更健康。

现代营养学的观点认为,食用适量的食物纤维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大便的形成和排便都有很好的作用。同时对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和稳定生态系统,也有非常良好的作用。环地中海的传统饮食,通常用全麦面包来代替精麦面包。而《黄帝内经》更是认为:人类应该食用完整的植物种子。完整的植物皮中含有的食物纤维对人体的肠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从“全息论”的角度看,《黄帝内经》提倡食用植物的种子,尤其是完整的种子。现代西药的用药理论是建立在化学理论基础上的,以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在人体化学反应为理论依据,而中药的用药方式更贴近自然和基因理论。现代医学将营养物质划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另外还有少量的微量元素。实际上,按照化学成分很难反映食物的内在差别和全貌。比如走地鸡和饲料养的鸡在化学成分上非常相像,但我们直接品尝到的口感和营养差别都非常大。用现代的观点看,中医看待中药更偏于从“基因”的角度看。按照基因理论,物质表现形式的不同决定因素在于基因而非化学成分。人和人的外貌、思想、体质的不同决定因素在基因,而非化学成分。而基因的本质从化学成分分析也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DNA遗传因子的排列序列不同造成的。事物由于内在的基因排序不同,因此会在外在表象形式和特征上体现出不同。中国古人不知道基因科学,但知道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分析事物的生长环境、生活特点来判断事物的特点以及药物的药性。这就是《周易》称作的“象”,即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来反推事物的内在特点。对一味中药特点的判断,也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外形、生长特点和气味等属性来判断该药物功能。

完整的植物种子在泥土中可以生长出一个全新的生命来。猪肉、海参、人工合成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深海鱼油)等种植在泥土中并不能长出新的生命,其营养成分是“死”的,并不能有效被人体吸收;不仅如此,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反而可能会对人体的循环代谢产生障碍。从基因理论和生物理论来看,植物种子的营养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新鲜有生命的。因此,《黄帝内经》推荐饮食必须以“五谷为主”,其他的肉类、蔬菜和水果作为辅助。现代很多人在饮食结构上“迷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配比,实际这种看法并不全面。


和西医相比较,中医最大的优势是关注人体的循环系统运行是否正常,而西医更关注结果性的化学指标。从因果关系来看,很多化学指标不正常恰恰是循环系统失调的缘故

如果我们从循环系统的角度来解读《伤寒论》和其中的组方,很快会得到很多启示。譬如:桂枝汤是因为肠胃和血液循环系统失调,人体通过肠胃和血液循环分配到体表的气血不足导致,体表的气血不足,毛孔开合失调导致的流汗。麻黄汤证则是因为体表脉络不够温暖,风寒束缚关闭了人体的气孔造成了人体循环系统的散热失常导致了人体发烧,以及循环系统超压,人体水液失重。

真武汤证的机理可能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温度不够,温度不够导致了人体的水循环偏慢,人体无法有效通过肠胃将水分分流到血脉中去,而血脉当中的水分因为肾脏温度低,水流速度慢、肾盂两侧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差导致水液不能形成足够量的尿液,导致的身体积水。而与之相对的猪苓汤则是因为人体的循环系统的温度过高,造成的人体肾脏失水或者水不足形成的口渴、排尿不畅等现象。

中药中的“白术”是典型的、最类似的食物纤维的药物。白术中的大纤维可以有效的改善肠道的弹性、保持合适的水分,维持肠道的生态平衡。同时,在确保通过肠道向血脉分流水分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平衡”作用。中医所说的“白术健脾”实际上就是在维持人体水分,改善肠道生态环境和和改善肠道吸收的作用。

而类似豆鼓、浊酒、老白茶等发酵类药物或者食物可以起到温暖肠胃、转化营养物质,促进肠胃处于“温暖、松软有弹性”的状态,对改善肠道和修复肠道有非常好的作用。


《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中医认为“肠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其道理浅显而深刻人体的水液代谢和营养物质进入血脉都是在肠胃当中发生的如果人体肠胃“板结、寒冷”而缺乏弹性,营养物质就不能通过肠胃有效进入血液循环,人体造血能力和水循环不足,人体就会产生整体性的循环系统运转低效。现代医学宣称的贫血、免疫力低下、疼痛(筋络需要充足的血液滋养)、失眠等很多疾病与肠胃生态环境不好密切相关。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了用五谷煮汤和酿造醪醴治病的思路。“醪醴”即用稻米经过发酵后的“醪糟酒”,或者“浊酒”。“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黄帝内经》认为:具有治疗作用的醪醴必须用新鲜的稻米发酵,而且得用稻草作为燃料进行加热烹饪。从过去的生活体验来看,以前农村中经常用土灶做厨具,稻草做燃料用稻草做燃料熬制的粥、烤的饼、炒的蔬菜,其味道要远远鲜美于现在用煤气或者电磁炉烹饪的食物。

中医讲“同气相求”,物理学讲“共振原理”,内心的感受称作“共鸣”。实际上,食物在加工的过程中,厨师掌握的“火候”、刀工、配伍、采用的器皿都会对食物的属性产生影响。用现代的观点看,食物被加工熟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化学物理作用,而是多种能量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的生活体验告诉我们,食物加工的过程采用的原材料越自然新鲜,使用的器皿越自然(比如陶器,砂锅),燃料越自然,更多的使用人工工艺而非机械工艺,则食物的口感一般更鲜美。人类是自然的产物,食物加工的过程越自然,则越能激发人体内的自然属性和天然属性人们感觉到的美味,实际上是食物的天然属性和人类的天然属性产生共鸣的美感。所以只有用稻杆作为燃料,新鲜稻米发酵的醪醴才有治疗作用。

如前所述,中医从治疗肠胃入手可以改善很多疾病的症状。从简单原理来看,人体的最基本能量单元就是气和血,气血不足,巡行于体表的气血量不足,就会导致防御力量削弱,抵抗力下降。气血不足,人体的脏腑缺乏足够血的滋养就会容易老化且处于低效能工作,就会出现西医测量的各种化学指标不正常。人体的肠胃如同自然界的土壤,土质肥沃则万物繁荣茂盛,土质荒芜则万物不生

发酵类的食物和药物可以有效的改善肠胃的功能,增加肠胃的弹性和调节蓄水能力,令肠胃“肥沃”起来,促进气血的生长,改善整体的身体状况。

《黄帝内经》又说:“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上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很接近自然,人们很少生病。制成汤液和醪醴经常用来做备用,以防万一。到了中古代,人们的生活开始偏离了自然,养生之道稍衰,人们的身心比较虚弱,因此外界邪气时常能够乘虚伤人,但只要服些汤液醪醴调节脾胃,病就可以好了。

《汤液醪醴论》又说:“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应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饮食还是起居),已经越来越偏离自然,用汤液醪醴已经很难治疗。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药物内服,砭石、针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但是如果疾病已经到了形体衰败,气血竭尽的地步就很难治疗。人体的神气依附于躯体和血脉,反过来,过多的欲望和“伤神”又会大量的消耗气血。所以治疗上难度就会增大。

所谓“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既是一部治疗疾病的宝典,同时又凝聚着防病养生的高超智慧。

(1)本号是今日头条上用现代科学语言、系统化解读中医第一人,旨在帮助中医爱好者迈入中医之门并登堂入室,提升理论与实际运用水平。

(2)如果你想学习自学中医,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长期关注与学习的心理准备,认真学习文章与视频,这样你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师,有效的应对日常常见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国。

(3)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或者转发给身边的朋友看一看,以便帮助更多的人。关于中药剂量的问题,请翻阅此前文章,东汉与现代度量衡不同。

(4)本文章为公众号“四圣弘医”同人原创文章,文章转载已获得同人书面授权,且为原作者在今日头条唯一正式授权。“同人”,为深圳市保健协会、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特聘智库专家。

有人问为什么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复如下:

头条有很多不系统的小方法,或者未经授权转载、拼凑的零散火爆文章,但根基不牢,无法持久。

我希望我的粉丝,能够系统的学习中医理论,实现自医,自利利人。

作为医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给医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于有病乱求医,才能避免过度医疗对身体的伤害。

更多文章,请到本号文章中查阅。

《望闻问切系列》中医科普文章导读及链接

《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迈入中医之门系列中医科普文章链接及导读

中医视角解读抑郁症与焦虑症的机理与防治

迈入中医之门第56篇:中医科学视角解读“上火”机理与防治

迈入中医之门第83篇:中医视角解读“产后病论治”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27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猪苓汤”

迈入中医之门第73篇:中医视角解读“出血类疾病论治”

欢迎关注,敬请转发,你不仅能收获个人的健康,还能帮助更多人。谢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药发酵是怎么回事啊(中药是怎么发酵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