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正常人体温是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八年级物理)八年级物理正常人体温是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八年级物理)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八年级物理正常人体温是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正常人体温是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距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題意的)

1.(3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一张书桌的高度约0.8m

C.你的脉博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2.(3分)"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声音的音调高

B.小强的喊声越大,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3分)如图所示,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大型运输直升机直8悬挂着国旗率先飞过天安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若说国旗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天安门城楼B.国旗C.直升机D.大地

4.(3分)生活中随处可见光的各种现象,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影子B.

倒影

C.

镜中花D.

筷子"弯折"

5.(3分)如图所示的是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该飞机装有3D打印钛合金舱门零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舱门零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

6.(3分)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红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7.(3分)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9.(3分)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镜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铜镜里的像是实像

B.像的大小与铜镜的大小有关

C.人远离铜镜,铜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人向镜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

10.(3分)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速度是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短

B.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

C.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

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11.(3分)如图甲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映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放映时,胶片应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白色银幕是为了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

12.(3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张的速度最大B.小王的速度最大

C.小李的速度最大D.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二、填空、作图题(共9小题,计25分

13.(2分)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里的鱼群,声呐发射的是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选用   (选填"红外照相机"成"紫外光成像仪")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

14.(3分)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31c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其中估读值是   cm,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他应多次测量取   

15.(3分)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一种比较简易的观察日食的方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   。如果人类移居月球,将看不见   (选填"日食"或"月食")。

16.(4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彩色电视机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三种色光混合成的。

17.(3分)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   (选填"强"或"弱"),成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方"或"后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18.(3分)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   (举例)形成原理相同。

19.(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整个20s时间段内,物体的速度为   m/s,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

20.(2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1.(2分)请在图中画出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计20分)

22.(12分)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   s。

(2)如图3所示的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选填"正"或"反")比,若测得气泡从0到80c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速度为   m/s。

23.(12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为证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继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24.(15分)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则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是   cm。

(2)造成像位置高的原因是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断的像。应把光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若想从光屏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填字母符号)点。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小芳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9分)

25.(9分)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门追击炮向目标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发射5.1s后看到炮弹击中目标爆炸,又过4.5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不计光传播的时间)

(1)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的原因是   

(2)追击炮离目标的距离。

(3)炮弹的速度。

26.(10分)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西安北站开往北京西的G652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和石家庄到北京西哪一段运行得快?

(3)G652次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每小距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題意的)

1.(3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的体温是32℃

B.一张书桌的高度约0.8m

C.你的脉博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min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5m/s

【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3分)"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声音的音调高

B.小强的喊声越大,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A、小强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B错误;

C、每个人在说话时的音色是有区别的,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

D、小明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3分)如图所示,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大型运输直升机直8悬挂着国旗率先飞过天安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若说国旗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天安门城楼B.国旗C.直升机D.大地

【解答】解:

大型运输直升机直8悬挂着国旗率先飞过天安广场上空,若说国旗是静止的,是因为国旗相对于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以直升机为参照物的;

而以天安门城楼、大地为参照物,国旗的位置在改变,因此是运动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3分)生活中随处可见光的各种现象,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影子B.

倒影

C.

镜中花D.

筷子"弯折"

【解答】解:

A、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筷子折断了,故D正确。

故选:D。

5.(3分)如图所示的是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该飞机装有3D打印钛合金舱门零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舱门零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

【解答】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结晶成型。

故选:A。

6.(3分)艺术节上,小明他们班女生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在舞台上表演。当红光照在演员身上时,观众看到她们的(  )

A.上衣为白色,裙子为黑色

B.上衣为红色,裙子为蓝色

C.上衣为白色,裙子为红色

D.上衣为红色,裙子为黑色

【解答】解:红光照在白上衣上,由于白上衣可以反射红光,白上衣反射的红光进入观众的眼中,所以观众看到上衣就是红色的;

蓝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红光照在蓝裙子上被吸收,观众看到的裙子是黑色的。

故选:D。

7.(3分)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读图可知,只有A图是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小球运动的距离均相同,而B图是做加速运动,C图是做减速运动,D图则是先加速后减速,故只有A符合题意。

故选:A。

8.(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解答】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故选:D。

9.(3分)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镜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铜镜里的像是实像

B.像的大小与铜镜的大小有关

C.人远离铜镜,铜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人向镜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

【解答】解:A、磨光的铜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大小相等,与铜镜的大小和距离铜镜的远近无关,故B错误、C正确;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向镜靠近0.5m,像将靠近镜0.5m,故D错误。

故选:C。

10.(3分)小明和小红都骑车从家到学校,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速度是4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红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短

B.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

C.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近

D.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解答】解:

A、题中只给出了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两人通过路程的关系,所以无法确定所用时间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

B、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小红骑车的速度是4m/s,即小明的平均速度较大,由v=

可知,小明从家到学校所走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小红的大,故B正确;

CD、题中只给出了速度的大小关系,不知道两人所用时间的关系,所以无法判断家到学校的距离关系,故CD错误。

故选:B。

11.(3分)如图甲所示是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映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B.放映时,胶片应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白色银幕是为了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D.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

【解答】解: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放映机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的范围为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故AB错误;

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同时白色银幕用粗糙的白布是为了让光发生漫反射,使周围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3分)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小张的速度最大B.小王的速度最大

C.小李的速度最大D.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解答】解:

小张速度:18km/h,

小王速度:5m/s=5×3.6km/h=18km/h,

小李速度:v=

=36km/h,

所以,小李的速度最大。

故选:C。

二、填空、作图题(共9小题,计25分

13.(2分)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里的鱼群,声呐发射的是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选用 红外照相机 (选填"红外照相机"成"紫外光成像仪")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

【解答】解:(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2)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明显。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则其辐射的红外线会越强,为了证实这一点,可利用红外照相机对其进行拍照,以达到对比的效果。

故答案为:超声波;

14.(3分)小明用刻度尺测得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31cm,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 cm,其中估读值是 0.01 cm,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他应多次测量取 平均值 

【解答】解:

①由木块长18.35cm可知数字3是倒数第二位,即毫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即0.1cm;

②测量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18.3cm,估读值为0.01cm;

③实验中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0.1;0.01;平均值。

15.(3分)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一种比较简易的观察日食的方法是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 反射 。如果人类移居月球,将看不见 月食 (选填"日食"或"月食")。

【解答】解:

(1)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日食的成因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

直接观看日食会灼伤眼睛,将滴有墨水的水置于阳光下,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在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2)如果人在月球上观察,日食就是由于地球挡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形成的,故在月球上能看到日食;

地球上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档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形成的,是地球挡住了阳光照射月球(这里观察对象是月球)但在月球上的话观察者就不可能看到月球本身了,只会看到地球上出现一个黑斑,故在月球的人能看不到月食现象。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月食。

16.(4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光的色散 ,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彩色电视机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绿  蓝 三种色光混合成的。

【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的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牛顿;绿;蓝。

17.(3分)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 强 (选填"强"或"弱"),成像落在视网膜 前方 (填"前方"或"后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凹 透镜片做的眼镜。

【解答】解: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增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强;前方;凹。

18.(3分)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 露珠 (举例)形成原理相同。

【解答】解: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液化为水珠,液化过程放热;

水珠的形成雨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

故答案为:液化;放热;露珠。

19.(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 m,整个20s时间段内,物体的速度为 0.2 m/s,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 大 (选填"大"或"小")。

【解答】解:

(1)由图象知,物体运动5s时对应的路程是2.5m,即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2.5m;

(2)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0.2m/s;

(3)物体在0﹣5s内通过的路程s1=2.5m,则速度为:v1=

=0.5m/s,

物体在10~20s内通过的路程s2=4m﹣2.5m=1.5m,则速度为:v2=

=0.15m/s,

所以物体在0﹣5s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故答案为:2.5;0.2;大。

20.(2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1.(2分)请在图中画出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此作图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计20分)

22.(12分)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2.30 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 335 s。

(2)如图3所示的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慢 (选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选填"正"或"反")比,若测得气泡从0到80c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速度为 0.08 m/s。

【解答】解:

(1)由图1知: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是正确的;

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4.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6.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L=6.30cm﹣4.00cm=2.30cm;

由图2知: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1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35s处,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5s=335s;

(2)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这样可以延长气泡运动的时间;

小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则气泡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若测得气泡从0到80c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速度为v=

=0.08m/s。

故答案为:(1)B;2.30;335;(2)慢;正;0.08。

23.(12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 温度计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为证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继吸热,应 移走酒精灯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减少水的质量 

【解答】解:(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温度计;

(2)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3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气泡逐渐上升,其体积变大;

(3)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移走酒精灯;

(4)影响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和水的初温。水越少、初温越高、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得越少,水到达沸点所用时间越短,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适当减小水量。

故答案为:(1)温度计;(2)98;不变;增大;(3)移走酒精灯;(4)减少水的质量。

24.(15分)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则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是 10 cm。

(2)造成像位置高的原因是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上 (选填"上"或"下")调,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断的像。应把光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若想从光屏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B (填字母符号)点。日常生活中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5)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小芳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解答】解:

(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由图可知,像的位置偏高,主要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上调节;

由图知,蜡烛移到A点,物距减小,为了得到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要增大,则光屏向右移动;

(3)如图所示,图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即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4)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应该使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所以应该把物体放B点,应用于放大镜;

(5)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它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10;(2)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右;(3)能;(4)B;放大镜;(5)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9分)

25.(9分)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门追击炮向目标发射了一枚炮弹,炮弹发射5.1s后看到炮弹击中目标爆炸,又过4.5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声音的速度为340m/s,不计光传播的时间)

(1)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的原因是 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2)追击炮离目标的距离。

(3)炮弹的速度。

【解答】解:

(1)因为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先看到爆炸后听到爆炸的声音;

(2)由v=

可得,追击炮离目标的距离:

s=vt=340m/s×4.5s=1530m;

(3)炮弹飞行的距离为1530m,其飞行时间为5.1s,

则炮弹的飞行速度:

v'=

=300m/s。

答:(1)在空气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2)追击炮离目标的距离为1530m;

(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300m/s。

26.(10分)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下表是西安北站开往北京西的G652次高铁列车运行时刻表,问:

(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和石家庄到北京西哪一段运行得快?

(3)G652次高铁列车车身长200m,在行驶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000m的隧道,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

【解答】解:

(1)G652次高铁列车全程运行时间为t=13:27﹣07:52=5h35min=5

h;

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v=

≈218km/h;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时间t1=9:58﹣07:52=2h6min=2.1h,路程s1=523km,

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速度v1=

≈249km/h,

列车从石家庄到北京西的时间t2=13:27﹣12:01=1h26min=1

h,路程s2=1216km﹣935km=281km,

列车从石家庄到北京西的速度v2=

≈196km/h,

v1>v2,

则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速度快;

(3)列车的速度:v′=108km/h=30m/s,

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路程:s′=1000m+200m=1200m,

则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t′=

=40s;

答:(1)列车全程的速度是218km/h;

(2)列车从西安北到郑州东的速度快;

(3)列车全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40s。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八年级物理正常人体温是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八年级物理)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