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婴儿老想站起来(两个月宝宝老想站起来)两个月的婴儿老想站起来(两个月宝宝老想站起来)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两个月的婴儿老想站起来(两个月宝宝老想站起来)

两个月的婴儿老想站起来(两个月宝宝老想站起来)

孩子的身高以及智力发育,是大部分家长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其实,这两者的发育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段时间内,发育的速度更快,父母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孩子发育有规律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宝宝到了某一阶段内,不光长得快,还变得机灵了很多,能认识不少东西,还可以准确说出这些东西的名字。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进步,往往是暗示到了“猛涨期”,身高和智商发育都比较快。

孩子进入身高发育“猛涨期”的征兆

首先,来谈谈孩子身高发育的“猛涨期”——

专家认为,孩子发育有两次重要的“猛涨期”需要把握好:

第一个“猛涨期”:孩子1岁以内

一次是在1岁以前,这正是孩子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他们第一个“猛涨期”,“猛涨”的时间节点出现的又非常频繁,中间间隔的时间短。

一般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7~10天、2~3周、4~6周以及出生后的第3个月、第4个月、第6个月和第9个月。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正是他们发育的“里程碑”,难怪有老人形容这个时期的小孩“一天一个样儿”。

不光长得快、体重增加了,还学会了不少本领,例如抬头、翻身、坐、站立等,每天都在给爸妈惊喜。

如何判断孩子进入了第一个猛涨期?

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宝宝吃奶的量和次数增加了,相比之前,喂奶的次数每天增加了1~2次,而且中间间隔的时间也变短了,孩子仿佛成了大胃王,总是容易饿。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睡眠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每天很容易犯困,当他出现这些变化,妈妈别急着担心,说明你家孩子正在快速发育。

最后一个“猛涨期”:孩子青春期前后(12~14岁左右)

专家解释:“青春期是孩子最容易长个的时候,也是他最后一次蹿个儿。”

在这个阶段,孩子平均每年能长高8~10厘米,不过男孩相对女孩而言,发育得会晚一些,可整体的长高空间更多,结束身高发育的时间更晚。

如何判断孩子进入最后一个“猛涨期”?

孩子最后一个猛涨期,多是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而出现的。一般情况下,女孩初潮来临、男孩长出喉结,开始长肌肉、胡须出现的时候,说明到了青春猛涨期。

孩子进入智力发育“猛涨期”的征兆

同身高发育一样,孩子的智力发育同样有个“猛涨期”,那就是在娃3岁以前。

其中从出生到1岁以内,是智力发育最快的阶段,新生儿大脑重量是成年人大脑重量的20%,大脑几乎每天以1000毫克的速度增长。

到了3岁左右,孩子大脑重量已经达到了成年人的80%~85%左右。大脑神经突触增加,左右脑的联系变强。

如果你发现,孩子在这段时间,经常模仿大人说话、做事,以及好奇心比较强,每天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停地向周围人提问。

另外,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增强了许多,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可以自己寻找答案,如果你家孩子出现以上变化,说明他们到了智力发育“猛涨期”。

要想孩子长身高、涨智商,父母要做好几件事

1、坚持给孩子合理补充营养

无论是身高发育还是智力的增长,都离不开营养的滋补。

低月龄宝宝,建议坚持母乳喂养,从6个月开始,给孩子喂辅食,辅食的种类尽量保持多样,让宝宝尝试不同的口味;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在饮食结构上,要保障蛋白质、维生素、钙元素等各类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根据营养学家给出的食谱建议:孩子每天膳食结构为鱼肉类75克,蛋类50克,蔬菜类300克,奶类300~400毫升(一杯),水果20克,坚果50克以及谷薯类250克。

特别建议:如果想提升智力发育,补充DHA是很重要的。

美国贝兹教授研究发现,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补充足够的DHA(17mg/100千卡),宝宝1岁半时的智力分数相比没有补充DHA的同龄婴儿而言,平均高7分,且这个优势能够持续到4岁。

2、增强孩子的运动量

研究发现,每天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刺激孩子骨骼的发育,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有助于帮助孩子长高。

运动对身高的发育的帮助,大家或许都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它对智商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

我国著名的脑科学家洪兰教授表示:运动能够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的物质,从而全面提升孩子各项能力,例如思维能力、自控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孩子“涨智商”。

3、 提升孩子的睡眠质量

首先,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的高峰期,晚上11点到2点,以及上午5点到7点,如果在这个阶段,孩子能进入到深度睡眠,对骨骼的发育有好处,能帮助孩子长高。

另外,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精神状态更好,记忆力强,学习效率也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两个月的婴儿老想站起来(两个月宝宝老想站起来)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