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治疗勃起障碍心理医生治疗勃起障碍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心理医生治疗勃起障碍

心理医生治疗勃起障碍()

不少人把勃起功能障碍(ED)与年龄增加关联起来,从ED的整体发病率来看是合理的,但近年来发现ED发病年龄有所下移,在一项针对新发ED寻求首次医疗帮助的男性的横断面现实研究中,发现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年龄小于40岁,近50%的年轻男性患有严重ED。那么哪些原因导致年轻人发生ED?年轻ED患者治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吗?


这些因素正在导致ED年轻化

ED的诱发原因很多,涉及整个生理过程中的神经、血管、心理以及内分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ED发生。这些因素包括了年龄、疾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情绪因素、BMI/肥胖、缺乏运动和吸烟等。考虑到年轻人中较少确诊慢性疾病,所以情绪因素、BMI/肥胖、缺乏运动和吸烟可能是引起ED年轻化的主要因素。

抑郁、焦虑、沮丧、紧张等负面情绪诱发心理性ED

心理健康是构成整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疾病有可能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对心理状态与ED发生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可诱发ED。在一项100人、针对负面情绪与ED发生率的研究中发现,相对于焦虑情绪低的患者,焦虑程度越高的患者ED发生率也越高(下图)。负面情绪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影响性激素的分泌水平,引起局部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从而抵消一氧化氮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最终导致ED发生。

吸烟、长期饮酒、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诱发血管性ED

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由于长期血糖、血压、血脂异常,导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发生、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同时,内皮源性一氧化氮从神经末梢释放到内皮细胞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加上血管阻力增大等因素,导致血管性ED发生。吸烟、长期饮酒、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是上述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在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年轻人可能出现血管损伤,但尚未累积到出现明显疾病症状,处于疾病发生的早期。但这些损伤已经足够影响到局部细小血管的功能,因而早期出现的ED也有可能预示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年轻人出现ED,应该如何治疗?

首先应该正视ED,认识ED就是一种常见、可治疗的疾病,和感冒发烧一样都是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不应该出现羞耻、自卑等情绪。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不仅会不断加重ED,还会拖延首次就诊的时间,让病情得到发展。

结合个人选择合适的药物,必要时联合心理治疗

药物、辅助治疗和手术是治疗ED的常见方式,在口服药物无效的前提下,才考虑更换/联合辅助治疗和手术的方式。年轻患者大多还没发展到重度ED,因此药物治疗同样是年轻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

口服PDE5抑制剂是ED的一线药物治疗方法,目前获批上市的主要有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和阿伐那非。它们的作用机制相同,都是通过抑制PDE5来增强一氧化氮的作用,但由于研发过程中对化学结构不断修饰,造成了在起效、代谢时长等药代动力学方面的不同。例如阿伐那非提前15分钟服用即可,相比其他需要提前30-60分钟的来说可减少等待时的焦虑感,然而在药效时长方面,他达拉非则以36小时领跑;在饮食方面,阿伐那非和他达拉非受高脂肪饮食和酒精影响较小,而西地那非则需要空腹服用,且受食物和酒精影响。因此,患者可以结合个人情况和药物特点选择药物,另外还需要配合医生的整体治疗方案,如心理性ED,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联合心理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有些人在第一次服用PDE5抑制剂时没有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服用3~5次后药效可正常发挥,这可能和病情轻重程度有关,因此千万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影响到对整个治疗的信心。另外,ED治疗时应保持一定频率的夫妻生活,通过形成规律的生活节奏来协助ED治疗。以阿伐那非为例子,治疗时按照首次推荐剂量100mg服用,正常发挥药效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周规律服用3次到4次,并观察病情的改善情况,结合病情逐渐减少用药次数而不影响夫妻生活质量,则视为治疗有效。

年轻ED患者治疗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吗?

目前在临床上,单纯的心理性ED在祛除病因后,患者有较大几率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逐渐停用药物;部分轻度ED患者,血管功能受损较轻、器质性损害较少,通过积极、规律的治疗结合生活方式改变,也有可能逐渐减少药物的用量。因此,年轻人发生ED,应该及时进行诊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控制、改善ED。

综上所述,生活方式的改变使ED发病年龄不断年轻化,而年轻人通过正确认识ED,了解发生ED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学会正视ED并积极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就会发现ED治疗并不是一件难事。你有经历过ED吗?经历ED时你采取了什么方式应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是@玥亮说药,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参考资料:

安新涛,张占华.负性情绪对青年男性性激素与勃起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6):3.LjungbergB,AlbigesL,KBensalah,etal.EAUGuidelinesonRenalCellCarcinoma2020.202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心理医生治疗勃起障碍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