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息肉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息肉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很多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也让更多的人出现了肠道疾病,对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比如在不少人的体检报告中,都发现了肠息肉的存在,这让人有些担心。

肠道出现息肉,一定是肠癌吗?

原本好好的肠道,为什么会出现“肠息肉”,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肠道黏膜上发现的异常组织都被统称为肠息肉。而根据病理上的检查来看,肠息肉主要可以被分为2大类,炎症性肠息肉和腺瘤性肠息肉。诱发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炎症而诱发的肠息肉,在炎症逐渐好转后,就会自行消失,大多是良性病变。

而腺瘤性息肉的出现就要多留心了。临床上认为腺瘤性息肉几乎不会自行消失,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恶变倾向。但并非所有的息肉都是肠癌,在发现肠息肉后,还是要针对已知的肠息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肠息肉不是癌,但也要预防癌变

如果你发现的肠息肉是因为肠炎等炎症而诱发的,不建议你采取手术切除等方式来应对。这一类的肠息肉往往能够在炎症好转后,逐渐消失。炎症性肠息肉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一种病变类型,不用太紧张。

但是腺瘤性息肉就不一样了。虽然它并不是癌症,但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尤其是遗传性的腺瘤性息肉病,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为肠癌。预防癌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查出肠息肉后进行病理活检判断息肉的性质,并且在必要时尽快选择手术切除,配合定期的随访,以免再次出现息肉。

肠道长出息肉,多半和5个因素有关

对人体来说,当你长期存在这5个因素的时候,或许会面临比他人更高的长出肠息肉的风险,对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诱因一:饮食不节制

高脂、高蛋白质的饮食可能导致人体内的肠道黏膜受损,刺激肠道,更容易诱发肠息肉。比如在肥胖人群身上,或许更喜欢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饮食不节制也可能出现频繁的腹泻等问题,而且还可能诱发肠道病变。

诱因二:家族遗传基因

相比于健康人群,家族中存在肠息肉遗传基因的人群,子女后代发生肠息肉的风险也会更高。而且主要是针对家族性肠息肉病患者,更应该警惕是否会因此增加肠癌风险。

诱因三:肠道慢性炎症长久不愈

前面提到,有一些肠道炎症可能会诱发肠息肉。这种肠息肉的出现往往和炎症有很大的联系,炎症好转可能自行消失。但慢性肠道炎症的病变也可能给肠息肉带来不利的影响。

诱因四:长期便秘、腹泻

人体很可能在饮食、生活习惯差等方面的影响下,频繁地出现便秘腹泻的问题。在这种排便异常出现时,也会导致肠道黏膜频繁地受到刺激,更容易诱发肠息肉。这些息肉的出现也是提醒大家,尽早调理肠道健康。

诱因五:年龄不断增长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肠道内长出息肉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比如在50岁之后,出现肠息肉的风险大约在20%至25%左右,但是到了70岁之后,大约有半数的老人都可能出现肠息肉。

如果能够提前了解这些肠息肉的诱因,或许也能尽早发觉肠道病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身体出现3种异常,尽早检查肠镜

除此之外,身体出现的异常信号,也是肠息肉、肠癌给出的暗示,如果你也有,尽早检查肠镜。

首先,排便次数增多,容易便秘。肠道内出现息肉后可能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正常的排便规律,容易诱发便秘等问题。

还有,排出的大便可能带有粘液、血迹,也是一个典型的异常。肠息肉出现后可能因为炎症而出现一定的粘液,而且肠息肉也可能有一定的出血量。如果发现大便带血,建议尽早检查肠镜,筛查肠息肉。

第三个异常就是腹痛,尤其是在进食和排便的时候。食物残渣接触到肠息肉后可能带来隐隐作痛的感觉。这种症状频繁发生,也应该做一个肠镜,检查一下是否长出了肠息肉。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肠息肉的出现不见得就是癌症。但也有一些癌变风险比较高的息肉要放在心上。如果你平时存在5个诱发肠息肉的因素,或许要更加留心肠道健康。当身体总是出现3个异常的时候,尽早采取肠镜检查来筛查肠癌,相信也能尽快地发现肠道内的病变,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处理肠息肉,必要时做手术,切除肠息肉。

参考资料:

1、肠息肉是“癌症的种子”,而且易复发!做好这几点,避免息肉变成癌·北京卫视·2020-08-09

2、遇到息肉不要慌,未必都要切·健康时报·2021-12-22

3、肠息肉与遗传、饮食有关 观察大便状态可有效预防·人民网科普·2018-08-1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息肉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