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开始握手(新生儿握手)婴儿开始握手(新生儿握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婴儿开始握手(新生儿握手)

婴儿开始握手(新生儿握手)

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每一天的生长发育都非常重要。在这三年里,宝宝大脑发育速度是最快的,而身体的发育情况也在和大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连接这两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介质,就是精细动作能力。

所谓精细动作,是指借助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动及生物神经元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特定动作,例如抓住、捏住某个东西,进行抓放、书写等。在快速成长的婴幼儿期,每个阶段的婴儿宝宝都有不同的精细动作发展标准(见下表),能否达到类似的动作标准,能够给家长们观察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精细动作究竟有多重要?

在了解精细动作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从人眼发现一个物品,到肢体做出动作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首先,人眼会先看到物品,所形成的这个视信号会经过神经系统传入到大脑,在大脑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会再次传出运动指令,以神经信号的方式控制手部肌肉组织,手指感受到指令,引起肌肉活动,双手即产生相应的动作。

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抓起或放下的动作,实际上大脑里已经走过了一个信息传导的来回。

作为人类进化的标志,手是人体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也是进行日常生活的重要器官。手部动作的健全发展,会使得婴幼儿拥有进一步探索世界的能力,使宝宝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形状、触感和各种属性,并在物体和自身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促进其知觉完整性与具体思维的发展,并且为宝宝以后吃饭、握笔写字、使用工具等行为打下基础。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负责控制手部动作的是大脑的最高区域——皮层的条形区,这一区域横跨了整个大脑,当手上的动作越细致时,被调用的脑区就越大。

也正是因此,精细动作的发展,既影响到宝宝的大脑发育,也会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在视觉配合下进行手部精细动作,既是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也是婴幼儿运动能力的体现,更是评价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怎样锻炼宝宝的精细化动作

著名儿科精细动作专家,美国西北大学詹姆斯·博朗博士在《宝宝精细动作的那些秘密》一书中指出:孩子天生的抓握反射消失后,唯有经过可刻意练习,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

对于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来说,手指动作、双手协作、手眼协调、抓握力量以及手腕灵活及稳定这五方面的能力需要均衡发展,才能确保宝宝顺利地完成每一项的精细动作。而每个月份阶段的宝宝,所需要的精细动作锻炼也应当有所侧重。

0-6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手指力量较弱,但会开始注意自己的小手,包括吮吸手指和握拳等,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观察自己的手部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动作指引,包括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等,并随着宝宝手指力量的增强,准备一些适当的玩具。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够注意到外界的物品吸引,并开始进行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的试探,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对这个时期的宝宝们来说,最方便且吸引他们的方式,就是通过吃辅食的方式来锻炼抓握能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张峰指出:“在宝宝零食的选择上要结合宝宝的年龄,6月龄宝宝,正处于出牙期,可以选择米饼、溶豆,泡芙能帮助磨牙,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家长们可以为宝宝们购入一些专业宝宝零食品牌生产的宝宝零食,譬如在天猫、京东等购物平台上颇受欢迎的婴幼儿泡芙条和酸奶溶豆等,既能培养宝宝的手指抓握能力,还能培养他们自主进食的好习惯。

12-24个月

一周岁之后的宝宝,无论从手部力量还是从手眼协调的能力来说,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时候就可以展开更多的小游戏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了,比如和宝宝进行握手、拍手等手部互动,玩涂鸦、搭积木、捏橡皮泥等略有难度的玩具和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手的运用能力和认知水平并行提高。

24-36个月

2周岁的宝宝已经萌发了部分自主意识,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了更多表达的渠道和方式,家长们可以结合这个特点,引导宝宝们进行有意识地进行拼图、折纸、搭建具有一定空间感的积木、模仿绘画简单图形等。

对于将宝宝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的家长来说,精细动作的培养是一个看起来细微、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话题,借助宝宝零食、玩具等方式,让宝宝随时锻炼精细动作,对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和健康成长大有益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婴儿开始握手(新生儿握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