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教案(怀孕妈妈教案)孕妇教案(怀孕妈妈教案)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孕妇教案(怀孕妈妈教案)

孕妇教案(怀孕妈妈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 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2)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一、教学理念:

在本课设计时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习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过程,对历史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精神。课前有学生社会实践调查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本设计引用大量史料,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得出结论,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增强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在本节课的探究中,有关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史学观点并论证观点的能力。在本设计中贯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课题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本课与上节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形成统一体系。教材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内容,一是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二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内容较为条理清晰。整节课内容以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为主,穿插西方医疗事业。我认为本课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建国以来医疗体系的建立发展过程,缺乏历史的连续性,所以在具体设计时我重点补充了该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的内容,经过一年多高中历史的学习,高二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解读历史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是就本课而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高中学生对医疗卫生体系并不了解,只能自身或周边的生活中接触零星知识,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引用较多的史料,给学生一定的认识,方便本节课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历程,构建历史时空体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不同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学习,体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通过史料阅读与探究,体验分析史料,得出史论的过程,提高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能力;

通过体会国家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现代医疗体系建立的过程。现代医疗体系建立的过程关系到整节课的连续性,也关系到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把握,只有明白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过程才能真正把握医疗体系的内容,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节课通过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的学习最终还要回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上,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经济、医疗的进步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时我首先研读了课标,2017年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通过材料补充了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历程,同时由于西方医疗的发展教材涉及到的并不多,也不是很系统,所以我对这部分简单化处理,只是通过材料梳理了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历程。重点处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新世纪医疗事业的发展,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学习历史,最后通过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得出医疗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附件:

社区医疗卫生调查表

姓名


社区地址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类型

医院

防疫站

卫生室

便民药店

卫生监管部门

数量






级别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生数量


卫生健康宣传栏数量


占社区人口比重


宣传内容


医疗保障体系

农村合作医疗占比


报销比例


年度报销总额


城镇医疗占比


报销比例


年度报销总额


商业医疗保险占比


报销比例


年度报销总额


无保险占比






被调查者对医疗卫生的意见建议


七、教学过程:

导入:在前几天我们曾布置同学们做关于“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调查”,现在请各小组上台展示你们的调查结果并谈一下你们对社区医疗的认识。

(学生上台展示调查结果)

通过刚才的展示我们发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是突出的,人民对此是满意的,但是医疗体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那我国以及世界医疗体系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学习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讲授新课:

一、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是什么

预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家政策、现实需要

过渡:西方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在西方建立其卫生体系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能与西方同时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从人民利益出发,着手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新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过程。

二、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过程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初期

材料一:新中国刚成立时,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体系,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低下,表现在婴儿死亡率高达 200‰,孕妇死亡率为 15‰,人均期望寿命只有 35 岁。

据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背景。

预设: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落后;社会公众健康水平低

材料二: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卫生事业处于百废待兴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对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对承担预防保健任务的卫生机构实行全额拨款。这一时期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从 195‰降到 41‰,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 65 岁。

据材料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何特点?

预设:起步晚,水平低,基础薄弱;政府统一管理;成就显著

(二)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形成——改革开放后

过渡:建国初期的医疗体系是政府统一管理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一些变化。我们具体看一下。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强,同时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医疗服务人才。在科技上,国家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医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形成的因素

预设: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群众医疗健康意识增强 ;医学人才增加;医学技术进步;医疗器械发展 ;借鉴西方医疗卫生体系成果 ;文革使原有的医疗卫生体系遭到破坏

(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新发展——21世纪以来

过渡: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出现新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说 “非典”暴露出医疗应急系统的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向更深、更广、更全的方向发展。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次改革的背景

材料一:2003年肆虐全国的“非典”暴露的决不仅仅是应急医疗系统问题,而是整个医疗卫生体制,特别是常规医疗卫生体制的失效问题,有专家认为:我国过去十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

材料二:由于市场逐利机制作用下,大型公立医院扩建,公益性不断被弱化;特需服务快速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被弱化。“以药养医”、过度医疗等现象普遍存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公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突出,卫生事业发展的公平性下降。

材料三:2005年,WHO提出了全民覆盖,认为“全民覆盖”与“人人健康和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是一致的,并积极倡导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推进全民覆盖目标的实现。

据材料分析21世纪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

预设:常规医疗卫生体制失效;应急医疗体制存在弊端;医疗事业中不公平现象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建立全民覆盖的医疗体系

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进行改革,改革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了解:

材料四:经过改革,我国基本形成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服务制度、药品供应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在内的四大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卫生组织系统。请同学们根据下图讨论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特点:

探究讨论:依据上图并结合同学们在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国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资料探讨中国卫生组织系统的特点

预设:诊疗机构与服务机构相结合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民间团体与政府组织相结合 ;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医疗教育科研与医疗救治相结合 ;体系化、制度化

以上我们主要介绍了中西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历程。西方医疗体系开始建立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逐步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则起步于新中国,在本世纪初逐步走向完善,两种体系时间不同,途径也有很大区别,针对中西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同,在学界有以下争论,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支持的观点进行阐释。

一直以来,学界、政界对医改的是是非非争论不断,总体而言,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市场派”,主张我国学习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一种是“政府派”,主张医改应以政府为主导。市场派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疗卫生体系能解决公立医院垄断导致的效率确实问题。政府派认为市场化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淡化了其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了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质。

在医改中,你支持以上两种观点中的哪一种,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预设:观点:我认为我国医改应以政府为主导。

理由: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医疗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主导有利于保证人民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困人口多,需要国家的扶持与帮助,国家在医改中起主导作用是扶持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体现。

3、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有人民共享。政府在医改中起主导作用可以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也更有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去。

三、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过渡:同学们讨论的很积极,观点也很明确,其实无论是那个派别,那种观点,只要符合本国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就值得推广,而我国的医疗改革也确实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下面我们看一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影响。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得出,不仅医疗卫生制度发展了,同时群众的医疗卫生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具有了“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而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群众观念的改变也必将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材料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乃至较彻底的消除;针对现代烈性传染病能做到有效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

材料二:


材料三:

结合文字及图片材料,总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预设: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可以说当今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在医疗机构设置,医药价格,医疗宣传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正在形成。当然我们也不能回避现存的问题,比如说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仍不公平,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依然存在。这是医疗体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发展的问题用发展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结语: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医疗与衣食住行一样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他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生存质量,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医疗服务,我们更应该努力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真正实现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的目标。在医疗事业发展中,我们既是既得利益者,也应该是健康事业的建设者。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八、教学设计评价:

根据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多维度教学评价,侧重于以课程内容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依据。如社区医疗体系的调查表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对中西方医疗体系的背景、作用、特点分析时运用大量史料,旨在培养学生尊重历史,侧重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评价。医疗体系发展历程侧重于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评价。中国医辽体系发展成就侧重于对学生家国情怀的素养评价。在评价时,关注学生能否做到论从史出,能够全面、客观的看待是历史问题,能否正确表明自己的观点。

九、板书设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孕妇教案(怀孕妈妈教案)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