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

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 《动物生理学》简答题

由于上传限制只能分章节上传,图片、公式、上下标可能无法上传出现乱码影响阅读。需要完整资料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留言或者私聊。专业整理考研资料欢迎随时咨询

1. 什么叫稳态?稳态有何生理意义?

答:稳态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化。

(1)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2)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膜蛋白质具有哪些功能?

答:(1)物质转运功能体内除极少数物质能够直接通过膜的脂质层进出细胞外,大多数物质的跨膜运动都需要借助膜蛋白质才能进出细胞。

(2)信息传递功能体内各种激素、递质效应的实现,都必须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而受体就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3)免疫功能有些细胞膜蛋白质起着细胞“标志”的作用,如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供免疫系统或免疫物质“辨认”。

(4)细胞的变形或运动功能目前认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的变形或运动功能有关。

3. 简述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的主要机制。

答:(1)加速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储存和利用,尤其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

(2)促进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并转运到脂肪组织储存。

(3)促进肝脏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4)抑制糖原分解及糖的异生作用。

4. 简述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答:(1)小肠内集中了许多重要的消化液和消化酶,如胰液、胆汁、小肠液等。其中的各种消化酶,对饲料(食物)的各种成分都能进行彻底的消化。饲料在小肠内经过充分消化后,已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2)小肠具有较大的吸收面积。马、牛、猪等动物的小肠较长,约为10~18米,且小肠粘膜上有环状皱褶,皱褶上又有大量的绒毛,这些结构可使小肠面积增加数百倍,很适合于营养物的吸收。

(3)饲料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作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5. 试述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特点及生理意义。

答:(1)过程如下图:

(2)特点:

①负反馈调节。

②对血压的快速变化起缓冲作用。

③经常起作用。

④可发生重调定。

(3)生理意义:通过负反馈调节双向缓冲血压的升降变化,维持血压相对稳定。

6. 下丘脑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答: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主要生理功能有:

(1)调节体温。下丘脑存在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当体内外温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或散热机能进行调节,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调节水平衡。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是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一方面通过控制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一方面控制饮水来调节水平衡。

(3)调节摄食活动。下丘脑存在着摄食中枢和饱中枢,两个中枢互相制约共同调节摄食活动。

(4)调节内分泌活动。下丘脑本身可以合成或释放多种激素,进入血液,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5)控制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是形成生物节律的重要结构。

(6)参与情绪反应等。

7. 试述肌肉收缩和舒张原理。

答:(1)肌肉收缩原理:

①兴奋传递

神经末梢去极化→钙离子内流→突触小泡释放Ach→Ach-受体复合物(接点后膜)→接点后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肌膜去极化→肌膜动作电位。

②兴奋-收缩(肌丝滑行)偶联

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Ca+通道开放,终池内Ca+进入肌浆→Ca+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即肌细胞收缩。

(2)肌肉舒张原理:

兴奋-收缩(肌丝滑行)偶联后→肌膜电位复极化→终池膜对Ca+通透性下降,肌浆网膜Ca+泵激活→肌浆网膜Ca+浓度下降→原肌凝蛋白复盖横桥结合位点→Ca+与肌钙蛋白解离→骨骼肌舒张。

8.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中抑制性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受苦离子通道开放,Cl-(主)K+通透性上升,Cl-内流、K+外流,形成IPSP。

9. 试述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

答:(1)前负荷: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对心室而言,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起前负荷的作用。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大;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每搏输出量减小。

(2)后负荷:后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后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对心室而言,动脉压起后负荷的作用。动脉压升高,每搏输出量减小;动脉压降低,每搏输出量增大。

(3)心肌收缩能力: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决定心肌收缩力量的心肌细胞本身的功能状态。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大;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每搏输出量减小。

10.简述心血管反射中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

答:(1)当血压上升,血管扩张使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的兴奋增强,向中枢发放冲动的频率增加。

(2)冲动传到延髓减压区使减压区兴奋增强,并通过交互抑制作用使升压区兴奋减弱。

(3)增强兴奋的减压区使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控制增强而使心脏功能减轻,心输出量减少;减弱兴奋的加压区使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而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升高了的血压回落。

11.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

答:(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

(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12.简述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1)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生成尿液,将机体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2)对机体的渗透压、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起重要作用。

(3)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4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答: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环节。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液经有孔的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细胞之间的裂隙3层分子筛样滤过膜,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和蛋白质大分子阻挡住,而让水、电解质、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形成超滤液,即原尿;原尿流经紧小管各段时,将99%的水、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绝大部分电解质等有用物质重吸收入血,而将无用的代谢终产物、药物和进入体内多余的物质留在小管液内;肾小管和集合管将上皮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H+、NH3和小管外的K+等物质主动分泌到小管液内。通过此3个连续的过程在乳头管形成终尿。

13.试述特异感觉(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感觉(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答:(1)特异投射系统是指通过丘脑的感觉接替核的有序排列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并引起特定感觉的投射系统。通过丘脑联络核投射到大脑皮层的部分,虽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但其在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区域,所以也属于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纤维大部分终止于大脑皮层的第4层,终止的区域狭窄。特异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将机体所感受到的环境变化的信息快送、准确地传送到相应的大脑皮层感觉区,引起各种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以实现其最高级中枢的调节功能。

(2)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各种感觉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的共同上行通路。特异性感觉纤维经过脑干时,都发出侧枝与脑干网状结构发生广泛的突触联系,并逐渐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所以非特异投射系统不具有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14.胃液中的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1)提供激活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2)使蛋白质变性,便于受胃蛋白酶消化;

(3)有一定杀菌作用;

(4)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15.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不同。

答: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具有的,为种族所特有,反射弧比较固定,刺激是有限的,反应是不变或极少变的。因此,非条件反射的适应性很小。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为个体所特有的,反射弧是灵活多变的,刺激是无限的,反应也是多变的。总之,条件反射在数量上几乎是无限的,在质量上具有极大的晚变性,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建立,也可以发生消退、分化、改造等等,因此使得条件反射具有广泛而完善的高度适应性。

16.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相比,前者的特点有哪些?

答:与突触后抑制相比,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1)主要分布于传入通路;

(2)潜伏期长、作用持续的时间长;

(3)轴突-轴突型突触是其结构基础。

17.简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

答:(1)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2)大剂量的ADH能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普遍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3)ADH能增强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有利于加强内髓集合管的渗透压梯度。

(4)ADH还可减少肾髓质的血流量。

18.简述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答:血浆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1)白蛋白的主要生理作用:一是组织修补和组织生长的材料。二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三是能与游离脂肪酸这样的脂类、类固醇激素结合,有利于这些物质的运输。

(2)球蛋白分为α、β和γ三类,γ球蛋白是抗体;补体中的C3、C4为β球蛋白。

(3)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

19.易化扩散的特点有哪些?

答: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或水溶性较高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等的顺浓度差扩散;另一种是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等的顺浓度差扩散。特点是:一是具有高度的结构特异性,二是表现饱和现象,三是存在竞争性抑制。

20.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概念及其生理作用。

答:(1)概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人体调节血压的重要内分泌系统。肾素为蛋白水解酶,主要由肾近球细胞合成和分泌,可水解血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其成为10肽且无生理活性的血管紧张素I(Ang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化成8肽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为强力升压物质,并促进肾上腺球状带分泌具有潴留水钠、增加血容量作用的醛固酮。正常情况下,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三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相互反馈和制约。

(2)生理作用:

①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使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②作用于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接头前的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

多。

③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些神经元的受体,使交感缩血管紧张加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④可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保Na+排K+。

⑤可引起或增强渴觉,并导致饮水行为。

21.简述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生理特点?

答:(1)虽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都参与呼吸和循环的调节,但颈动脉体主要调节呼吸运动;而主动脉体则主要调节循环。

(2)颈动脉体的传入冲动由舌咽神经进入延髓。

22.何谓终板电位?有何特点?

答: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便立即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使终板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这些离子在膜内外的移动导致终板膜的静息电位有所减少,这种终板膜的局部去极化电位,称为终板电位。其特点是:

(1)等级性反应电位幅度与乙酰胆碱释放量成正比。

(2)呈电紧张性扩布终板电位以电紧张性扩布的方式影响邻近的肌细胞膜,使后者发生去极化。

(3)无不应期。

(4)可表现总和现象。

23.简述唾液分泌的调节。

答:唾液分泌受神经反射性调节。摄食时唾液分泌是通过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引起。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引起口腔粘膜及舌部的感受器兴奋所发生的反射性分泌;采食时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采食的环境等各种信号,可建立条件反射而引起唾液分泌。

24.试述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原理。

答:抗利尿激素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膜内的腺甘酸环化酶被激活→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被激活→位于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到管腔膜上→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增大。

25.简述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

答:肾上腺素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它的释放经常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联系,它与去甲肾上腺素合称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主要作用是增强凡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促进糖和脂肪的分解代谢,提高骨骼肌血流量以及紧急动员体内的能量储备,用于加强肌肉活动。构成机体的应急或警戒系统,以保证自身的生存。

26.试述突触可塑性及突触传递的调节。

答:(1)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的形态和功能可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的特性。

(2)突触传递的调节:

①突触前抑制:通过突触前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触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性效应。

②突触后抑制:中枢神经元中存在许多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性效应,这一过程称为突触后抑制。根据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不同又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

a.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一条感觉传入纤维的冲动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其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其作用在于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b.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在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其轴突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后者兴奋沿其轴突返回来作用于原先发出冲动的神经元。回返性抑制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环式联系,它使神经元的兴奋能及时终止,起着负反馈的调节作用。

③突触前易化:与突触前抑制具有同样的结构基础。最终使运动神经元EPSP增大。

④突触后易化:表现为EPSP总和。由于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在此基础上的一次额外刺激,容易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

27.试述视杆细胞的感光作用和感光换能原理。

答:(1)视杆细胞的感光作用:视杆细胞和与它相联系的神经细胞组成视杆系统或暗光系统,该系统能在昏暗的环境中感受光的刺激,但对物体无色觉,只能区别明暗和轮廓。

(2)视杆细胞感光换能机制:

①视杆细胞外段是进行光-电换能的关键部位,其上含有一种感光色素称为视紫红质,是一种结合蛋白,由一分子的视蛋白和一分子的视黄醇组成。

②光照时,视黄醇分子发生构象改变,由11-顺型变为全反型,与视蛋白分离,全反型视黄醛激活G蛋白、磷酸二酯酶和第二信使(cGMP)系统产生一系列向中枢传递信号的过程。

③在亮出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以重新合成,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其平衡点取决于光照强度。视紫红质的再生必须依靠血液循环提供的维生素A来实现。

2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

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能动态地对肺泡容量起稳定作用。吸气时,可避免因吸气而使肺容量过分增大;呼气时,可防止因呼气而使肺泡容量过小。

(2)防止肺泡积液,保持肺泡内相对“干燥”的环境。

29.简述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

答:(1)物理溶解形式,溶于血浆运输的CO2比例较少,约占总运输量的5%。

(2)与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浆蛋白,但形成的量极少。

(3)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约占运输总量的7%。

(4)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是CO2运输的主要方式,约占运输总量的88%

30.以神经纤维为例,谈谈兴奋传导的原理和特征。

答:(1)兴奋传导的原理:

①局部电流学说:

静息部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内正外负→静息部位和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正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电位上升;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电位下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产生新的AP。

②无髓鞘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近距离局部电流(连续式);有髓鞘纤维的兴奋传导为远距离局部电流(跳跃式)。

(2)兴奋传导的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双向性

③相对不疲劳性

④绝缘性

⑤非递减性或“全或无”现象。

31.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答:(1)血液分布不匀;

(2)压力高低不同;

(3)流量大;

(4)在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保持稳定;

(5)髓旁肾单位的“U”形直小管。

32.CO2调节呼吸活动是通过何种途径实施的?

答:CO2调节呼吸运动的途径有两个,即:

(1)血中的CO2直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经化学感受性反射,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

(2)血中CO2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与水生成H2CO3,再解离出H+,刺激延髓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33.白细胞包括哪些种类?

答:白细胞按细胞质内有无嗜色颗粒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颗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另一类为有颗粒细胞,简称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特点是变形运动活跃,吞噬能力很强。对细菌产物的直接和间接趋化作用都很敏感。

(2)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能力,但吞噬作用不明显。其主要功能是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过敏作用及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它可释放PGE1、PGE2和组胺酶。

(3)嗜碱性粒细胞其结构与功能都与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相似。能释放组织胺、过敏性慢作用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肝素等活性物质。

(4)单核细胞能分裂增殖,能作变形运动,但吞噬能力很弱。当单核细胞进入肝、脾、肺、淋巴结和浆膜腔等部位时,转变成巨噬细胞,其特点是体积增大,溶酶体和溶菌酶增多,唯增殖能力丧失。又将二者合称为单核-巨噬系统。

(5)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免疫细胞,根据其功能不同又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34.试述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答:(1)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产生原理:

①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细胞安静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膜的极化。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膜的超极化。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膜的去极化。细胞受到刺激后先发生去极化,再恢复静息电位,称为膜的复极化。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高,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扩散。同时,细胞膜对蛋白质负离子(A-)无通透性,A-被阻止在膜内,从而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的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稳定,即形成静息电位。

(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①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扩布性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②去极化过程:当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细胞外的Na+向细胞内扩散,最终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度力量相等时,Na+的净内流停止,形成动作电位。

③复极化过程:当细胞膜去极化到峰值时,细胞膜的Na+通道关闭,对K+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向细胞外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增大,直至恢复静息电位。

35.试述突触传递的分类及原理。

答:(1)化学性突触的传递: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前膜上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进入前末梢的Ca2+促使突触小泡内递质经出胞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递质进入间隙后,经扩散抵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电突触的传递: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两个神经元接触紧密,两层膜的距离很近,膜的电阻很小,局部电流和EPSP能够以电紧张扩布的形式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

36.心肌细胞为什么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答: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收缩期加舒张早期。在此期间,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收缩。所以,每次收缩后必有舒张,使心脏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相互交替的节律性活动,不会产生类似于骨骼肌的强直收缩。

37.简述什么是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理?

答:类固醇激素分子小而有脂溶性,因此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之后经过两个步骤发挥作用。

(1)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复合物在37℃下变构而获得透过核膜的能力。

(2)与核内受体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而启动或抑制DNA的转录,从而促进或抑制mRNA的生成,并诱导或减少新蛋白质的生成。

类固醇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细胞膜而产生作用。

38.刺激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哪些?

答:促进小肠运动的化学物质有乙酰胆碱、5-羟色胺、促胃液素、缩胆囊素、胃动素和P物质等。其中以P物质和5-羟色胺等作用最强。

39.简述胃内盐酸的生理功能?

答:(1)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促进蛋白质的膨胀变性,加速胃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水解。

(3)使胃内维持适当的酸性环境,以利胃蛋白酶的活性。

(4)能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

(5)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40.试述含N激素、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

答:(1)含N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

含氮激素是第一信使,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膜内的Ac(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在Mg2+存在的条件下,Ac使细胞内的ATP转变为cAMP→cAMP是第二信使,激活细胞内的蛋白激酶系统(PKA)→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反应,引起细胞内多种生理效应。

(2)类固醇激素的作用原理(基因表达学说):

类固醇激素与胞浆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细胞核的能力→激素进入细胞核后,与核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形成激素—核受体复合物→激素—核受体复合物结合到染色质的非组蛋白的特异性位点上→启动或抑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细胞内多种生理效应。

41.试述近球小管中Na+﹑H2O﹑葡萄糖的重吸收原理。

答:(1)对Na+的重吸收(泵漏模式):

小管腔内的Na+易化扩散进入小管细胞→细胞侧膜的Na+泵将Na+泵入细胞间隙→水因渗膜压被吸引到间隙,造成间隙内静水压升高→静水压升高引起Na+和水通过基膜进入细胞间液和相邻毛细血管,并有回漏现象→在Na+被重吸收时,有相当量的负离子(HCO3-或Cl-)顺Na+被重吸收时造成的电位差而被重吸收。

(2)对H2O的重吸收(渗透作用):

在近球小管H2O是随溶质的吸收而被吸收的,水的重吸收量取决于溶质的重吸收量,与机体是否缺水无关。

(3)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以继发性主动重吸收的方式在近球小管完成的。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即存在肾糖阈。

42.最重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有几种?

答: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有三类:第一类是血管激活物,是在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血管内出现血纤维凝块时,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激活物。第二类是组织激活物,主要是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情况下,在血管外促进纤溶。如肾脏合成与分泌的尿激酶等。第三类为依赖于因子Ⅻ的激活物,如前激肽释放酶被Ⅻa激活后,生成的激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这一类激活物可能使血凝与纤溶互相配合并保持平衡。

43.简述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

答:(1)结构因素:各个心肌细胞之间传导性不同。

(2)生理因素:

①已兴奋部位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②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44.简述轴浆运输的特征。

答:(1)不断进行的过程轴突内的轴浆是经常在流动的。

(2)双向流动一部分轴浆由细胞体流向轴突末梢(顺向流);另一部分轴浆由轴突末梢流向细胞体(逆向流)。

(3)快、慢两种速度快速运输是指含有递质的囊泡等的运输;慢速运输是指由细胞体合成的蛋白质所构成的微管和微丝等不断向前延伸,轴浆的其它可溶性成分也随之向前运输。

45.简述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的作用。

答:维生素D3对钙磷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必须先后在肝、肾转变成具有活性的1,25-二羟钙化醇才能发挥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1)促进小肠吸收钙1,25-二羟钙化醇在上皮细胞核内可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而钙结合蛋白具有浓集钙的作用,从而促使钙由肠腔进入细胞内。

(2)动员骨钙入血当血中钙磷浓度降低时,1,25-二羟钙化醇可促进骨盐溶解,以补充血钙的不足。

(3)促进骨骼钙化当血中钙磷浓度升高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骨盐生成和骨骼的钙化。

46.试述胃期胃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答:(1)胃期胃液分泌的概念:胃期胃液分泌是指食物入胃后引起的胃液分泌。

(2)胃期胃液分泌的途径:

①扩张刺激胃底和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

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的感受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

(3)胃期胃液分泌的特点:胃液的分泌量和酸度很高,但胃蛋白酶含量低于头期。

47.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几类?各有什么作用?

答: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两类。它们又分别分为α1和α2、β1和β2亚型。

α肾上腺素能受体:α1受体位于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上。受体被激活后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胃肠及膀胱括约肌收缩、胃肠壁平滑肌松弛、瞳孔扩大等。α2受体位于突触前膜上,当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增高时,则α2受体被激动,对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起抑制作用,即以负反馈的调节方式,控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β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情况与α受体的分布基本相同。β1受体激动时,表现为心率加快、兴奋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和耗氧量增加、脂肪分解加速等。β2受体激动时,表现为冠状动脉和肌肉血管舒张、支气管和胆管平滑肌舒张、肌糖原分解增加等。

48.叙述动作电位沿细胞膜传播的机理。

答:局部电流学说:静息部位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这样在兴奋部位和静息部位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膜外的正电荷由静息部位向兴奋部位移动,膜内的负电荷由兴奋部位向静息部位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膜内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上升,膜外兴奋部位相邻的静息部位的电位下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触发邻近静息部位膜爆发新的AP。

49.举例解释正反馈与负反馈。

答:当输出变量或生理效应发生偏差,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时,即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负反馈具有双向性调节的特点,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途径。(体温调节)

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排便、分娩、血液凝固)

50.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2)滤过压。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51.试述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

答:下丘脑与垂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系统。此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

(1)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下丘脑和腺垂体是神经性、体液性联系。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所分泌的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转运到腺垂体,调节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而腺垂体的激素分泌对下丘脑的激素分泌进行反馈调节。

(2)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和神经垂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直接进入神经垂体,该神经纤维称为下丘脑垂体束。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下丘脑垂体束被运送至神经垂体贮藏,需要时由神经垂体释放。

52.精子获能的概念与机理。

答:精子获能是精子在母畜生殖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生某些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之后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

在附睾和精清中存在一种叫“去获能因子”的物质,它使精子的受精能力受到抑制,当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去获能因子”被解除,从而获得受精能力。

53.简述血液的功能?

答:(1)参与氧及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机体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各种废物的排除,都要通过血液来实现。

(2)参与机体理化因素平衡的调节由于血液内的水量和各种矿物质的量都是相对恒定的,所以对于温度及其它理化因素的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参与机体的功能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和组织代谢产物,都需要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

(4)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免疫物质能吞噬细菌、产生免疫作用。

54.简述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答:心输出量主要取决于心率及每搏输出量,因此,心率的改变以及能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心输出量的改变。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越大,心室肌的收缩能力也越强,每搏输出量也越多。

(2)心肌后负荷:即心室收缩、射血时面临的动脉压的阻力大小,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心室射血阻力增大,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速度减慢产,搏出量减少。

(3)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的增加能使心输出量随之增加。但如果心率过快,心舒期过短,造成心室在还没有被血液完全充盈的情况下收缩,每搏输出量减少,以致心输出量减少;反之,心率过慢,心舒期更长也不能相应提高充盈量,结果反而由于射血次数的减少而使心输出量下降。

55.简述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答: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1)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2)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3)吸收和运输脂肪。

(4)防御作用。

56.突触传递有哪些特点?

答:(1)单向传递突触传递冲动,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

(2)总和同一突触前神经末梢传来一系列冲动,或许多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冲动,都可引起较多的递质释放,使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逐渐积累,待达到一定阈值时,即能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而发生神经冲动。

(3)突触延搁神经冲动从突触前神经末梢传递至突触后神经元,必须经历化学递质的释放和弥散,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然后在总和作用的基础上,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冲动。所以突触传递需要较长时间。

(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神经元间的突触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5)对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突触对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57.简述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有何区别?

答: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逆化学梯度或电梯度进行物质转运,转运过程中要消耗能量;后者是顺化学梯度或电梯度进行转运的,转运过程中的动力主要依赖于有关物质的化学梯度或电梯度所贮存的势能,不需另外消耗能量。

58.简述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

答:小肠的分节运动由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形成。其作用主要有:

(1)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消化。

(2)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3)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59.减断双侧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会使呼吸变深变慢。

因为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干内,如果切断迷走神经,当肺扩张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兴奋冲动不能沿迷走神经传入纤维而传至延髓,故不能引起吸气切断机机制兴奋,使用权吸气入时转入呼气,便使吸气过深过慢。

60.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答:心室肌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分为0、1、2、3、4五个时相。

(1)除极化过程:

0期:膜电位由-90mV在1~2ms内上升到+40mV。产生机制是当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细胞外的Na+向细胞内扩散,最终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止Na+内流的电梯度力量相等时,Na+的净内流停止,形成动作电位。

(2)复极化过程:

1期:快速复极初期。膜电位由+4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产生机制是当细胞膜除极化到峰值时,细胞膜的Na+通道关闭,对K+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的K+顺浓度梯度向细胞外扩散,导致膜内负电位增大。

2期:平台期。此期复极过程缓慢,膜电位基本停滞于0mV。2期是心室肌细胞区别于神经细胞或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产生机制是Ca2+、Na+的内流和K+的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3期:快速复极末期。复极过程加速,膜电位由0mV迅速下降到-90mV。产生机制是Ca2+通道关闭,K+通透性增高,使复极化过程逐渐加快,直至膜电位下降到-90mV,复极化完成。

4期:静息期。膜电位复极完毕并稳定在-90mV的时期。该期膜电位已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但离子分布尚未恢复,此期通过膜上离子泵把内流的Na+和Ca2+转运到膜外,把外流的K+转运回膜内,使离子分布恢复到兴奋前的状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终板电位引起肌膜AP)
分享到: 更多 ( 0)